一种烤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20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7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烤箱结构,包括内胆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内胆上方并与内胆上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内胆顶部开设有能与安装板的顶部空间相连通的透风口,透风口开设于内胆顶壁的前部并靠近内胆前侧开口的边角处布置,所述安装板上开有与透风口相对应的开口,该开口与所述透风口之间通过透风管组件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烤箱内胆上的透风口设置在内胆顶壁的前部并靠近内胆前侧开口的边角处布置,从而尽可能远离烤箱后侧的加热结构及进出风结构,在保证烤箱内胆中压强和湿度的平衡的前提下,将透风口对烤箱内循坏的影响减到最小,改善了热风在烤箱内胆中的内循环情况,进而提高了烘烤效果。

A kind of oven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oven structure, including an inner liner and a mounting plate, the mounting plate is arranged above the inner liner and forms a gap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inner liner, the top of the inner liner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vent which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top space of the mounting plate, the air vent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part of the top wall of the inner liner and near the corner of the front opening of the inner liner, and the moun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vent The corresponding open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vent through the air duct assembly. The air vent on the oven liner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part of the liner top wall and near the corner of the opening at the front side of the liner, so as to be as far away from the heating structure and the air inlet and outlet structure at the back side of the oven as possible.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balance of pressure and humidity in the oven liner, the influence of the air vent on the circulation in the oven is minimized, and the internal circulation of hot air in the oven liner is improved And then improve the bak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烤箱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烤箱
,尤其是一种使烤箱内胆中压强及湿度相平衡、适应的烤箱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高端烤箱一般在烤箱内胆上方设置一个透风口,并通过透风管实现内胆与导风板之间的连通,实现烤箱内胆中压强和湿度的平衡。例如,申请公开号为CN106063680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烤箱内胆结构》(申请号:201610604898.2)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用于围成烘烤腔的内胆壳,设置在内胆壳内的加热器,内胆壳内壁的左侧、右侧、后测分别设有左挡板、右挡板、后挡板,左挡板、右挡板、后挡板的中部与内胆壳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左挡板、右挡板、后挡板板的四周紧贴内胆壳内壁设置,左挡板、右挡板、后挡板与内胆壳内壁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热风机、第二热风机和第三热风机;左挡板、右挡板和后挡板中部均设有进风口,左挡板、右挡板和后挡板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出风口。上述现有的烤箱透风口一般开设在上安装板的中部,透风管为一个结构较为简单的直通式圆柱形管。由于烤箱内胆的后侧具有加热管,被加热的空气通过设于热风挡板后侧的风机吹入内胆中,透风口距离热风挡板较近容易导致热风未经充分循环就自透风口排出,导致烤箱中下部温度及压强较高,而烤箱上部靠近透风口处温度及压强较低,影响了热风在烤箱内的内循环,这样当烤箱在上下火模式烘烤食物时,食物容易出现中间已经发焦,而四周并未上色的问题,影响烘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改善烤箱内胆中的内循环情况从而提高烘烤效果的烤箱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烤箱结构,包括内胆及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内胆上方并与内胆上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内胆顶部开设有能与安装板的顶部空间相连通的透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风口开设于内胆顶壁的前部并靠近内胆前侧开口的边角处布置,所述安装板上开有与透风口相对应的开口,该开口与所述透风口之间通过透风管组件相连接。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透风管组件包括透风管、透风板及承液板,所述透风管的下端口与透风口相连通,所述透风管的上端口位于安装板下方,所述透风板、承液板上下交叠的设于安装板的开口上,且所述透风板与承液板之间形成有承液腔,所述承液板上开有与透风管的上端口相连通的第一口部,所述透风板上开有供气体通过的第二口部。采用上述结构,在携带有大量水蒸气的热风通过透风管进入安装板上方空间的过程中,水蒸气在进入承液腔中之后液化停留,多余的气体则在经过承液腔之后穿过第二口部进入安装板上方,透风板、承液板本身的交叠结构一方面可避免热风排出速度过快而影响内胆中的热量累积,另一方面,在承液腔停留的水可避免内胆中大量水汽排出而导致内胆中湿度过低的问题,从而保持内胆中热循环及湿度稳定,提高烘烤效果。优选地,所述承液板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一下凹部,该第一下凹部穿过所述开口布置;所述透风板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二下凹部,该第二下凹部位于第一下凹部的凹腔中,所述第二下凹部的外径小于第一下凹部的内径从而使第二下凹部的外表面与第一下凹部的内表面共同围合成所述的承液腔。所述第一口部开设于第一下凹部的底壁上,所述第二口部开设于第二下凹部的周壁上。上述结构一方面确保了承液板、透风板连接处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形成了便于积累水汽而不影响气体排出的承液腔结构。为了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所述承液板的边缘搭设在安装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透风板的边缘搭设在承液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透风管的上端具有顶板,该顶板上开有第三口部,且该第三口部的边缘具有能伸入所述第一口部中的导流圈。所述安装板的开口边缘具有向下延伸并包围第一下凹部布置的围边。为了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所述内胆顶壁上成形有向上凸出并伸入透风管的下端口中的凸出部,所述的透风口为至少两个并间隔布置在凸出部上。所述透风管的下端边缘具有能搭设在内胆上表面并围绕凸出部布置的装配圈。优选地,所述内胆后侧设置有热风挡板,该热风挡板的中部开设有进风口,该热风挡板的边缘开设有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边缘具有向后弯折的导风板。该结构有利于加强烤箱出风口的出风效率,进而提高烤箱内循环,保证烤箱温场的均匀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将烤箱内胆上的透风口设置在内胆顶壁的前部并靠近内胆前侧开口的边角处布置,从而尽可能远离烤箱后侧的加热结构及进出风结构,在保证烤箱内胆中压强和湿度的平衡的前提下,将透风口对烤箱内循坏的影响减到最小,改善了热风在烤箱内胆中的内循环情况,进而提高了烘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烤箱结构包括内胆1及安装板2,安装板2通过一安装架4设于内胆1上方并与内胆1上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10,该间隙10中可填充保温棉。内胆1顶部开设有能与安装板2的顶部空间相连通的透风口11,该透风口11开设于内胆1顶壁的前部并靠近内胆1前侧开口12的边角处布置,安装板2上开有与透风口11相对应的开口21,该开口21与透风口11之间通过透风管组件3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透风管组件3包括透风管31、透风板32及承液板33,本实施例的透风管31顶部截面面积小于透风管31的底部截面面积从而使透风管31呈锥形结构。透风管31的下端口311与透风口11相连通,透风管31的上端口位于安装板2下方,透风板32、承液板33上下交叠的设于安装板2的开口21上并将开口21覆盖,且透风板32与承液板33之间形成有承液腔30,承液板33上开有与透风管31的上端口相连通的第一口部331,透风板32上开有供气体通过的第二口部321。在携带有大量水蒸气的热风通过透风管31进入安装板2上方空间的过程中,水蒸气在进入承液腔30中之后液化停留,多余的气体则在经过承液腔30之后穿过第二口部321进入安装板2上方,透风板32、承液板33本身的交叠结构一方面可避免热风排出速度过快而影响内胆1中的热量累积,另一方面,在承液腔30停留的水可避免内胆1中大量水汽排出而导致内胆1中湿度过低的问题,从而保持内胆1中热循环及湿度稳定,提高烘烤效果。本实施例承液板33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一下凹部330,该第一下凹部330穿过开口21布置;透风板32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二下凹部320,该第二下凹部320位于第一下凹部330的凹腔中,第二下凹部320的外径小于第一下凹部330的内径从而使第二下凹部320的外表面与第一下凹部330的内表面共同围合成承液腔30。第一口部331开设于第一下凹部330的底壁上,第二口部321开设于第二下凹部320的周壁上。上述结构一方面确保了承液板33、透风板32连接处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形成了便于积累水汽而不影响气体排出的承液腔30结构。为了确保连接处密封良好,承液板33的边缘搭设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烤箱结构,包括内胆(1)及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设于内胆(1)上方并与内胆(1)上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10),所述内胆(1)顶部开设有能与安装板(2)的顶部空间相连通的透风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风口(11)开设于内胆(1)顶壁的前部并靠近内胆(1)前侧开口(12)的边角处布置,所述安装板(2)上开有与透风口(11)相对应的开口(21),该开口(21)与所述透风口(11)之间通过透风管组件(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烤箱结构,包括内胆(1)及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设于内胆(1)上方并与内胆(1)上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10),所述内胆(1)顶部开设有能与安装板(2)的顶部空间相连通的透风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风口(11)开设于内胆(1)顶壁的前部并靠近内胆(1)前侧开口(12)的边角处布置,所述安装板(2)上开有与透风口(11)相对应的开口(21),该开口(21)与所述透风口(11)之间通过透风管组件(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风管组件(3)包括透风管(31)、透风板(32)及承液板(33),所述透风管(31)的下端口(311)与透风口(11)相连通,所述透风管(31)的上端口位于安装板(2)下方,所述透风板(32)、承液板(33)上下交叠的设于安装板(2)的开口(21)上,且所述透风板(32)与承液板(33)之间形成有承液腔(30),所述承液板(33)上开有与透风管(31)的上端口相连通的第一口部(331),所述透风板(32)上开有供气体通过的第二口部(3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烤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液板(33)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一下凹部(330),该第一下凹部(330)穿过所述开口(21)布置;所述透风板(32)的中部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二下凹部(320),该第二下凹部(320)位于第一下凹部(330)的凹腔中,所述第二下凹部(320)的外径小于第一下凹部(330)的内径从而使第二下凹部(320)的外表面与第一下凹部(330)的内表面共同围合成所述的承液腔(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烤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黎喆杨均曹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