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485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装置。一种驱动装置包括窄脉冲信号电路、第一电阻、第一NPN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NPN管和被驱动设备。所述窄脉冲信号电路的输出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NPN管导通,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电压拉低导致所述第二NPN管不能正常工作,也就没有电流驱动所述被驱动设备。

A driv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iving device. A driving device includes a narrow pulse signal circuit, a first resistance, a first NPN tube, a second resistance, a third resistance, a second NPN tube and a driven device. The output of the narrow pulse signal circuit is high current level, the first NPN tube is on, the base voltage of the second NPN tube is pulled low, so that the second NPN tube can not work normally, and there is no current to drive the drive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到一种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线性驱动设备相对于开关模式驱动效率要低,浪费能源,同时还会发热,需要采取散热,这样就会导致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驱动装置。一种驱动装置,包括窄脉冲信号电路、第一电阻、第一NPN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NPN管和被驱动设备:所述窄脉冲信号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电源电压VCC,另一端接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窄脉冲信号电路的输出端,集电极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接所述第二NPN管的发射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集电极接所述被驱动设备的线圈部分的一端,发射极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被驱动设备的一端接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CC。所述窄脉冲信号电路的输出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NPN管不导通,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104通过分压建立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电压,进而得到集电极电流驱动所述被驱动设备;所述窄脉冲信号电路的输出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NPN管导通,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电压拉低导致所述第二NPN管不能正常工作,也就没有电流驱动所述被驱动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装置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一步说明。一种驱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窄脉冲信号电路101、第一电阻102、第一NPN管103、第二电阻104、第三电阻105、第二NPN管106和被驱动设备:所述窄脉冲信号电路101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一NPN管103的基极;所述第一电阻102的一端接电源电压VCC,另一端接所述第一NPN管103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电阻104的一端和所述第二NPN管106的基极;所述第一NPN管103的基极接所述窄脉冲信号电路101的输出端,集电极接所述第一电阻10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104的一端和所述第二NPN管106的基极,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104的一端接所述第一电阻102的一端和所述第一NPN管103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NPN管106的基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105的一端接所述第二NPN管106的发射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NPN管106的基极接所述第一电阻10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104的一端和所述第一NPN管103的集电极,集电极接所述被驱动设备的一端,发射极接所述第三电阻105的一端;所述被驱动设备的一端接所述第二NPN管106的集电极,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CC。所述窄脉冲信号电路101的输出为低电平时,所述第一NPN管103不导通,所述第一电阻102和所述第二电阻104通过分压建立所述第二NPN管106的基极电压,进而得到集电极电流驱动所述被驱动设备;所述窄脉冲信号电路101的输出为高电平时,所述第一NPN管103导通,所述第二NPN管106的基极电压拉低导致所述第二NPN管106不能正常工作,也就没有电流驱动所述被驱动设备。对上述所提供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对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能够根据以上说明进行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任何不超出本专利技术实质精神范围内的专利技术创造,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窄脉冲信号电路、第一电阻、第一NPN管、第二电/n阻、第三电阻、第二NPN管和被驱动设备;/n所述窄脉冲信号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电源电压VCC,另一端接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窄脉冲信号电路的输出端,集电极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接所述第二NPN管的发射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集电极接所述被驱动设备的线圈部分的一端,发射极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被驱动设备的一端接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另一端接电源电压VC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窄脉冲信号电路、第一电阻、第一NPN管、第二电
阻、第三电阻、第二NPN管和被驱动设备;
所述窄脉冲信号电路的输出端接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电源电压VCC,另一端接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接所述窄脉冲信号电路的输出端,集电极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N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曙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宽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