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舱及多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621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单舱及多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的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连接困难的技术问题。主要采用波纹钢板实现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轴向的连接,采用承口部实现钢管廊径向的定位,具有良好的变形协调能力,同时能够有效地约束单舱钢管廊和混凝土管廊连接处的位移变形,最大程度上减小了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解决了现有单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连接困难的技术问题。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single tank and multi tank steel pipe gallery and concrete pipe galler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ivil engineering, in particular to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a single tank and a multi tank steel pipe gallery and a concrete pipe gallery, aiming at solving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difficul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xisting steel pipe gallery and the concrete pipe gallery. The corrugated steel plate is mainly used to realize the axi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teel pipe gallery and the concrete pipe gallery, and the socket part is used to realize the radial positioning of the steel pipe gallery, which has a good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 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displac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the joint between the single tank steel pipe gallery and the concrete pipe gallery, reduce the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the maximum extent, and solve the existing single tank steel pipe gallery and the concrete pipe gallery Technical problems with connection difficul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舱及多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单舱及多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便于管理且高效的管道铺设方式,在我国已经被广泛推广。预制装配式钢管廊作为一种新型的地下综合管廊,具有刚度大、造价低、工期短等优点,然而,目前我国建设完成的地下综合管廊大都为传统的混凝土管廊。新建的预制装配式钢管廊段与已有的混凝土管廊段应如何连接,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连接困难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单舱及多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的连接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的连接结构,由底板连接机构、侧墙连接机构和顶板连接机构组成;所述底板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波纹钢板和浇铸在混凝土管廊底部端面的第一承口部,所述第一承口部位于混凝土管廊底部端面的径向外部且轴向外凸,所述第一波纹钢板的一端与单舱钢管廊底部端面固连、另一端与混凝土管廊底部端面的径向内部固连,所述单舱钢管廊底部的外侧浇铸有第一混凝土层,单舱钢管廊底部的外侧通过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支承在第一承口部上;所述侧墙连接机构包括第二波纹钢板和浇铸在混凝土管廊侧部端面的第二承口部,所述第二承口部位于混凝土管廊侧部端面的径向外部且轴向外凸,所述第二波纹钢板的一端与单舱钢管廊侧部端面固连、另一端与混凝土管廊侧部端面的径向内部固连,所述单舱钢管廊侧部的外侧浇铸有第二混凝土层,单舱钢管廊的两个侧部的外侧皆通过所述第二混凝土层支承在第二承口部上;所述顶板连接机构包括第三波纹钢板和浇铸在混凝土管廊顶部端面的第三承口部,所述第三承口部位于混凝土管廊顶部端面的径向外部且轴向外凸,所述第三波纹钢板的一端与单舱钢管廊顶部端面固连、另一端与混凝土管廊顶部端面的径向内部固连,所述单舱钢管廊顶部的外侧浇铸有第三混凝土层,单舱钢管廊顶部的外侧通过所述第三混凝土层支承在第三承口部上。进一步的,所述单舱钢管廊底部的内侧浇铸有第四混凝土层,所述第四混凝土层的上表面设置为水平面、且与混凝土管廊的底部上表面齐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波纹钢板、第二波纹钢板、第三波纹钢板的两端皆折弯且通过螺栓分别拧装固定在单舱钢管廊端面和混凝土管廊端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波纹钢板、第二波纹钢板和第三波纹钢板的波纹高度皆小于12.5cm,波峰间距皆为小于37.5cm,钢板厚度皆为小于5cm。一种多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的连接结构,由底板连接机构、侧墙连接机构、中隔墙连接结构和顶板连接机构组成,多舱钢管廊的每个舱体皆采用上述的底板连接机构和顶板连接机构与混凝土管廊连接,多舱钢管廊的左右两侧部通过上述的侧墙连接机构与混凝土管廊连接,多舱钢管廊的相邻舱体之间的部分通过中隔墙连接结构与混凝土管廊连接,所述中隔墙连接结构包括两个分别用以连接相邻舱体壁的第四波纹钢板,所述第四波纹钢板一端固连多舱钢管廊端面、另一端固连混凝土管廊的中隔墙,多舱钢管廊的相邻舱体之间填充有第五混凝土层。进一步的,所述多舱钢管廊每个舱体的底部的内侧皆浇铸有第四混凝土层,所述第四混凝土层的上表面设置为水平面、且与混凝土管廊的底部上表面齐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波纹钢板、第二波纹钢板、第三波纹钢板的两端皆折弯且通过螺栓分别拧装固定在多舱钢管廊端面和混凝土管廊端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波纹钢板、第二波纹钢板、第三波纹钢板和第四波纹钢管的波纹高度皆小于12.5cm,波峰间距皆为小于37.5cm,钢板厚度皆小于5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单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的连接结构,具有良好的变形协调能力,同时能够有效地约束单舱钢管廊和混凝土管廊连接处的位移变形,最大程度上减小了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解决了现有单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连接困难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的连接结构,具有良好的变形协调能力,同时能够有效地约束多舱钢管廊和混凝土管廊连接处的位移变形,最大程度上减小了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解决了现有多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连接困难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不含混凝土管廊);图2是本技术的侧墙连接机构(A-A截面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板连接机构(B-B截面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顶板连接机构(C-C截面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中隔墙连接机构(D-D截面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的一种单舱及多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的连接结构,由底板连接机构1、侧墙连接机构2和顶板连接机构3组成;所述底板连接机构1包括第一波纹钢板11和浇铸在混凝土管廊5底部端面的第一承口部12,所述第一承口部12位于混凝土管廊5底部端面的径向外部且轴向外凸,所述第一波纹钢板11的一端与单舱钢管廊4底部端面固连、另一端与混凝土管廊5底部端面的径向内部固连,所述单舱钢管廊4底部的外侧浇铸有第一混凝土层13,单舱钢管廊4底部的外侧通过所述第一混凝土层13支承在第一承口部12上;所述侧墙连接机构2包括第二波纹钢板21和浇铸在混凝土管廊5侧部端面的第二承口部22,所述第二承口部22位于混凝土管廊5侧部端面的径向外部且轴向外凸,所述第二波纹钢板21的一端与单舱钢管廊4侧部端面固连、另一端与混凝土管廊5侧部端面的径向内部固连,所述单舱钢管廊4侧部的外侧浇铸有第二混凝土层23,单舱钢管廊4的两个侧部的外侧皆通过所述第二混凝土层23支承在第二承口部22上;所述顶板连接机构3包括第三波纹钢板31和浇铸在混凝土管廊5顶部端面的第三承口部32,所述第三承口部32位于混凝土管廊5顶部端面的径向外部且轴向外凸,所述第三波纹钢板31的一端与单舱钢管廊4顶部端面固连、另一端与混凝土管廊5顶部端面的径向内部固连,所述单舱钢管廊4顶部的外侧浇铸有第三混凝土层33,单舱钢管廊4顶部的外侧通过所述第三混凝土层33支承在第三承口部32上。这里混凝土管廊端面的径向内部即端面内圈,径向外部即端面外圈,将端面沿径向分为了径向外部和径向内部两部分。使用时,单舱钢管廊4的一个端部插入承口部内,通过波纹钢板实现单舱钢管廊4的一个端面与混凝土管廊5的端面的连接,然后在单舱钢管廊4的外壁浇铸混凝土层,使单舱钢管廊4的外壁支承在承口部上。承口部用以径向的限位,波纹钢板实现轴向上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的连接,且由于波纹钢板的结构特性,为两者的连接提供一定的变形协调能力,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单舱钢管廊4底部的内侧浇铸有第四混凝土层14,所述第四混凝土层14的上表面设置为水平面、且与混凝土管廊5的底部上表面齐平。第四混凝土层14降低了整个钢管廊的重心,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装置结构稳定性。水平面方便操作人员的行走。作为波纹钢板的一种优选固定方式,所述第一波纹钢板11、第二波纹钢板21、第三波纹钢板31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底板连接机构(1)、侧墙连接机构(2)和顶板连接机构(3)组成;/n所述底板连接机构(1)包括第一波纹钢板(11)和浇铸在混凝土管廊(5)底部端面的第一承口部(12),所述第一承口部(12)位于混凝土管廊(5)底部端面的径向外部且轴向外凸,所述第一波纹钢板(11)的一端与单舱钢管廊(4)底部端面固连、另一端与混凝土管廊(5)底部端面的径向内部固连,所述单舱钢管廊(4)底部的外侧浇铸有第一混凝土层(13),单舱钢管廊(4)底部的外侧通过所述第一混凝土层(13)支承在第一承口部(12)上;/n所述侧墙连接机构(2)包括第二波纹钢板(21)和浇铸在混凝土管廊(5)侧部端面的第二承口部(22),所述第二承口部(22)位于混凝土管廊(5)侧部端面的径向外部且轴向外凸,所述第二波纹钢板(21)的一端与单舱钢管廊(4)侧部端面固连、另一端与混凝土管廊(5)侧部端面的径向内部固连,所述单舱钢管廊(4)侧部的外侧浇铸有第二混凝土层(23),单舱钢管廊(4)的两个侧部的外侧皆通过所述第二混凝土层(23)支承在第二承口部(22)上;/n所述顶板连接机构(3)包括第三波纹钢板(31)和浇铸在混凝土管廊(5)顶部端面的第三承口部(32),所述第三承口部(32)位于混凝土管廊(5)顶部端面的径向外部且轴向外凸,所述第三波纹钢板(31)的一端与单舱钢管廊(4)顶部端面固连、另一端与混凝土管廊(5)顶部端面的径向内部固连,所述单舱钢管廊(4)顶部的外侧浇铸有第三混凝土层(33),单舱钢管廊(4)顶部的外侧通过所述第三混凝土层(33)支承在第三承口部(3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由底板连接机构(1)、侧墙连接机构(2)和顶板连接机构(3)组成;
所述底板连接机构(1)包括第一波纹钢板(11)和浇铸在混凝土管廊(5)底部端面的第一承口部(12),所述第一承口部(12)位于混凝土管廊(5)底部端面的径向外部且轴向外凸,所述第一波纹钢板(11)的一端与单舱钢管廊(4)底部端面固连、另一端与混凝土管廊(5)底部端面的径向内部固连,所述单舱钢管廊(4)底部的外侧浇铸有第一混凝土层(13),单舱钢管廊(4)底部的外侧通过所述第一混凝土层(13)支承在第一承口部(12)上;
所述侧墙连接机构(2)包括第二波纹钢板(21)和浇铸在混凝土管廊(5)侧部端面的第二承口部(22),所述第二承口部(22)位于混凝土管廊(5)侧部端面的径向外部且轴向外凸,所述第二波纹钢板(21)的一端与单舱钢管廊(4)侧部端面固连、另一端与混凝土管廊(5)侧部端面的径向内部固连,所述单舱钢管廊(4)侧部的外侧浇铸有第二混凝土层(23),单舱钢管廊(4)的两个侧部的外侧皆通过所述第二混凝土层(23)支承在第二承口部(22)上;
所述顶板连接机构(3)包括第三波纹钢板(31)和浇铸在混凝土管廊(5)顶部端面的第三承口部(32),所述第三承口部(32)位于混凝土管廊(5)顶部端面的径向外部且轴向外凸,所述第三波纹钢板(31)的一端与单舱钢管廊(4)顶部端面固连、另一端与混凝土管廊(5)顶部端面的径向内部固连,所述单舱钢管廊(4)顶部的外侧浇铸有第三混凝土层(33),单舱钢管廊(4)顶部的外侧通过所述第三混凝土层(33)支承在第三承口部(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舱钢管廊(4)底部的内侧浇铸有第四混凝土层(14),所述第四混凝土层(14)的上表面设置为水平面、且与混凝土管廊(5)的底部上表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舱钢管廊与混凝土管廊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纹钢板(11)、第二波纹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齐亮万磊周敏宁京马宁赵帅王金鹏张亚南郑鑫廖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上海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