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350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淬火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包括工作箱、左转门、右转门、左把手、右把手、挡板、左支架、右支架、移动板、推杆、盛放箱、进液管、出液管和排液管;还包括左支板、右支板、连接轴、第一电机、固定板、挂板、定滑轮和拉绳;还包括支撑板、一组第一喷嘴、一组第二喷嘴、风管和鼓风机;还包括回流管和吸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方便上下移动挡板,缩短加热室与冷却室的相通时间,提高淬火效果;提高水基淬火液与耐磨钢棒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耐磨钢棒质量;循环使用水基淬火液,降低加工成本。

A rotary air mist quench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wear-resistant steel bar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accessory device for quenching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 rotary air mist quench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wear-resistant steel bars, which comprises a working box, a left turning door, a right turning door, a left handle, a right handle, a baffle plate, a left support, a right support, a moving plate, a push rod, a holding box, a liquid inlet pipe, a liquid outlet pipe and a liquid discharge pipe, and also comprises a left support plate, a right support plate, a connecting shaft and a first and second supporting plat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tor, a fixed plate, a hanging plate, a fixed pulley and a pull rope, also includes a support plate, a group of first nozzle, a group of second nozzle, an air pipe and a blower, also includes a return pipe and a suction pum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otary air mist quench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wear-resistant steel bars,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moving the baffle up and down, shortens the communication time between the heating chamber and the cooling chamber, improves the quenching effect, and improves the water-based quenching Th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fire liquid and the wear-resistant steel bar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wear-resistant steel bar, and the water-based quenching liquid can be recycled to reduce the process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淬火加工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是一种在将耐磨钢棒进行高温加工之后,用于将工件快速降温冷却,以提高工件强度、硬度及韧性的装置,其在淬火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包括工作箱、左转门、右转门、左把手、右把手、挡板、左支架、右支架、移动板、推杆、盛放箱、进液管、出液管和排液管,工作箱内部设置有第一储存腔,工作箱左侧壁上半区域和右侧壁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第一储存腔相通,左转门右端和右转门左端分别与第一开口内前侧壁和第二开口内后侧壁铰接,左把手后端和右把手后端分别与左转门前面左半区域和右转门前面右半区域连接,工作箱顶面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三开口,工作箱内底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矩形凹槽,挡板底端插入第三开口并插入第一矩形凹槽内并将工作箱分隔成左右两个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左支架底端和右支架底端分别与移动板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架上半区域和右支架上半区域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推杆右端穿过工作箱左侧壁下半区域与左支架左侧壁下半区域接触,盛放箱底端与工作箱顶面右半区域连接,盛放箱内部设置有第二储存腔,进液管底端输出端与盛放箱顶面右半区域连通,出液管顶端输入端与盛放箱底面左半区域连通,出液管输出端穿过工作箱顶面右半区域与工作箱相通,排液管顶端输入端与工作箱底面右半区域连接,进液管和排液管上均设置有进液阀和排液阀;现有的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使用时,打开左转门,将耐磨钢棒自第一开口放置于工作箱内,使得耐磨钢棒右端依次穿过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并放置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挡板将工作箱分隔成左右两个独立的腔室,挡板材质选用隔温材料,第一腔室为加热室,第二腔室为冷却室,关闭左转门,左转门将加热室与外界隔离,启动加热室的加热系统,加热室对耐磨钢棒进行高温加热,当加热至一定时间后,向上拉动挡板,使得挡板向上移动,迅速向右推动推杆,使得移动板移动至工作箱冷却室,向左抽动推杆,迅速将挡板放下,将加热室与冷却室隔离,同时,将出液管打开,盛放箱内盛放的水基淬火液自出液管流向耐磨钢棒表面,使得耐磨钢棒迅速冷却,待耐磨钢棒冷却后,将右转门打开,将耐磨钢棒自第二开口取出,打开排液管,将水基淬火液排出即可;现有的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使用中发现,需要工作人员手动上下移动挡板,速度较慢,降低淬火效果;出液管排出的水基淬火液直接浇在耐磨钢棒表面,会导致耐磨钢棒部分面积没有与水基淬火液接触,降低淬火效果,降低耐磨钢棒质量;水基淬火液使用后,水基淬火液直接自排液管排出,提高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方便上下移动挡板,缩短加热室与冷却室的相通时间,提高淬火效果;提高水基淬火液与耐磨钢棒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耐磨钢棒质量;循环使用水基淬火液,降低加工成本的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本技术的一种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包括工作箱、左转门、右转门、左把手、右把手、挡板、左支架、右支架、移动板、推杆、盛放箱、进液管、出液管和排液管,工作箱内部设置有第一储存腔,工作箱左侧壁上半区域和右侧壁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第一储存腔相通,左转门右端和右转门左端分别与第一开口内前侧壁和第二开口内后侧壁铰接,左把手后端和右把手后端分别与左转门前面左半区域和右转门前面右半区域连接,工作箱顶面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三开口,工作箱内底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矩形凹槽,挡板底端插入第三开口并插入第一矩形凹槽内并将工作箱分隔成左右两个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左支架底端和右支架底端分别与移动板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架上半区域和右支架上半区域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推杆右端穿过工作箱左侧壁下半区域与左支架左侧壁下半区域接触,盛放箱底端与工作箱顶面右半区域连接,盛放箱内部设置有第二储存腔,进液管底端输出端与盛放箱顶面右半区域连通,出液管顶端输入端与盛放箱底面左半区域连通,出液管输出端穿过工作箱顶面右半区域与工作箱相通,排液管顶端输入端与工作箱底面右半区域连接,进液管和排液管上均设置有进液阀和排液阀;还包括左支板、右支板、连接轴、第一电机、固定板、挂板、定滑轮和拉绳,所述左支板底端和右支板底端均与工作箱顶面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板和右支板中央区域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所述连接轴右端穿过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连接轴右端与第一电机左端输出端连接,固定板底端与工作箱顶面中央区域连接,固定板上半区域横向设置有第五圆孔,挡板上半区域前后方向设置有第六圆孔,固定板顶端与挂板底面左半区域连接,定滑轮顶端与挂板底面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拉绳一端缠绕固定在第六圆孔,拉绳另一端穿过第五圆孔并绕过定滑轮缠绕固定在连接轴外侧壁上;还包括支撑板、一组第一喷嘴、一组第二喷嘴、风管和鼓风机,所述支撑板右端与工作箱内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出液管上设置有多组输出端,一组第一喷嘴输入端均穿过支撑板底面边缘区域与出液管底端输出端连通,一组第二喷嘴输入端均穿过支撑板底面中央区域与出液管底端输出端连通,所述风管输入端与工作箱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风管输出端与工作箱右侧壁中央区域连通,所述鼓风机安装在风管上;还包括回流管和吸泵,所述回流管输入端与工作箱底面右半区域连通,回流管输出端与盛放箱右侧壁下半区域连通,所述吸泵安装在回流管上。本技术的一种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还包括限位板,所述连接轴左端与限位板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还包括一组第一万向轮,所述一组第一万向轮右端分别与左支板左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连接,一组第一万向轮左端分别与限位板右侧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接触。本技术的一种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还包括滤板、左螺钉和右螺钉,所述滤板放置工作箱内底壁右半区域,滤板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七圆孔和第八圆孔,工作箱内底壁右半区域设置有与第七圆孔和第八圆孔相对应的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与左螺钉和右螺钉相对应的内螺纹,所述左螺钉底端和右螺钉底端分别穿过第七圆孔和第八圆孔,左螺钉底端和右螺钉底端分别螺装固定在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内。本技术的一种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还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轴和第二电机,第一齿轮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第九圆孔,推杆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九圆孔内侧壁设置有与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推杆左端螺装穿过第九圆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完全啮合,转轴右端与第二齿轮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转轴左端与第二电机右端输出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还包括滚珠轴承、固定轴和一组挡块,工作箱左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三圆形凹槽,所述滚珠轴承安装在第三圆形凹槽内,固定轴右端插入滚珠轴承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固定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包括工作箱(1)、左转门(2)、右转门、左把手(3)、右把手、挡板(4)、左支架(5)、右支架、移动板(6)、推杆(7)、盛放箱(8)、进液管(9)、出液管(10)和排液管(11),工作箱(1)内部设置有第一储存腔,工作箱(1)左侧壁上半区域和右侧壁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第一储存腔相通,左转门(2)右端和右转门左端分别与第一开口内前侧壁和第二开口内后侧壁铰接,左把手(3)后端和右把手后端分别与左转门(2)前面左半区域和右转门前面右半区域连接,工作箱(1)顶面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三开口,工作箱(1)内底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矩形凹槽,挡板(4)底端插入第三开口并插入第一矩形凹槽内并将工作箱(1)分隔成左右两个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左支架(5)底端和右支架底端分别与移动板(6)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架(5)上半区域和右支架上半区域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推杆(7)右端穿过工作箱(1)左侧壁下半区域与左支架(5)左侧壁下半区域接触,盛放箱(8)底端与工作箱(1)顶面右半区域连接,盛放箱(8)内部设置有第二储存腔,进液管(9)底端输出端与盛放箱(8)顶面右半区域连通,出液管(10)顶端输入端与盛放箱(8)底面左半区域连通,出液管(10)输出端穿过工作箱(1)顶面右半区域与工作箱(1)相通,排液管(11)顶端输入端与工作箱(1)底面右半区域连接,进液管(9)和排液管(11)上均设置有进液阀和排液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支板(12)、右支板、连接轴(13)、第一电机(14)、固定板(15)、挂板(16)、定滑轮(17)和拉绳(18),所述左支板(12)底端和右支板底端均与工作箱(1)顶面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板(12)和右支板中央区域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所述连接轴(13)右端穿过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连接轴(13)右端与第一电机(14)左端输出端连接,固定板(15)底端与工作箱(1)顶面中央区域连接,固定板(15)上半区域横向设置有第五圆孔,挡板(4)上半区域前后方向设置有第六圆孔,固定板(15)顶端与挂板(16)底面左半区域连接,定滑轮(17)顶端与挂板(16)底面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拉绳(18)一端缠绕固定在第六圆孔,拉绳(18)另一端穿过第五圆孔并绕过定滑轮(17)缠绕固定在连接轴(13)外侧壁上;还包括支撑板(19)、一组第一喷嘴(20)、一组第二喷嘴(21)、风管(22)和鼓风机(23),所述支撑板(19)右端与工作箱(1)内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出液管(10)上设置有多组输出端,一组第一喷嘴(20)输入端均穿过支撑板(19)底面边缘区域与出液管(10)底端输出端连通,一组第二喷嘴(21)输入端均穿过支撑板(19)底面中央区域与出液管(10)底端输出端连通,所述风管(22)输入端与工作箱(1)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风管(22)输出端与工作箱(1)右侧壁中央区域连通,所述鼓风机(23)安装在风管(22)上;还包括回流管(24)和吸泵(25),所述回流管(24)输入端与工作箱(1)底面右半区域连通,回流管(24)输出端与盛放箱(8)右侧壁下半区域连通,所述吸泵(25)安装在回流管(2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钢棒生产用旋转风雾淬火装置,包括工作箱(1)、左转门(2)、右转门、左把手(3)、右把手、挡板(4)、左支架(5)、右支架、移动板(6)、推杆(7)、盛放箱(8)、进液管(9)、出液管(10)和排液管(11),工作箱(1)内部设置有第一储存腔,工作箱(1)左侧壁上半区域和右侧壁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第一储存腔相通,左转门(2)右端和右转门左端分别与第一开口内前侧壁和第二开口内后侧壁铰接,左把手(3)后端和右把手后端分别与左转门(2)前面左半区域和右转门前面右半区域连接,工作箱(1)顶面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三开口,工作箱(1)内底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一矩形凹槽,挡板(4)底端插入第三开口并插入第一矩形凹槽内并将工作箱(1)分隔成左右两个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左支架(5)底端和右支架底端分别与移动板(6)顶面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架(5)上半区域和右支架上半区域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推杆(7)右端穿过工作箱(1)左侧壁下半区域与左支架(5)左侧壁下半区域接触,盛放箱(8)底端与工作箱(1)顶面右半区域连接,盛放箱(8)内部设置有第二储存腔,进液管(9)底端输出端与盛放箱(8)顶面右半区域连通,出液管(10)顶端输入端与盛放箱(8)底面左半区域连通,出液管(10)输出端穿过工作箱(1)顶面右半区域与工作箱(1)相通,排液管(11)顶端输入端与工作箱(1)底面右半区域连接,进液管(9)和排液管(11)上均设置有进液阀和排液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支板(12)、右支板、连接轴(13)、第一电机(14)、固定板(15)、挂板(16)、定滑轮(17)和拉绳(18),所述左支板(12)底端和右支板底端均与工作箱(1)顶面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板(12)和右支板中央区域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所述连接轴(13)右端穿过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连接轴(13)右端与第一电机(14)左端输出端连接,固定板(15)底端与工作箱(1)顶面中央区域连接,固定板(15)上半区域横向设置有第五圆孔,挡板(4)上半区域前后方向设置有第六圆孔,固定板(15)顶端与挂板(16)底面左半区域连接,定滑轮(17)顶端与挂板(16)底面右半区域连接,所述拉绳(18)一端缠绕固定在第六圆孔,拉绳(18)另一端穿过第五圆孔并绕过定滑轮(17)缠绕固定在连接轴(13)外侧壁上;还包括支撑板(19)、一组第一喷嘴(20)、一组第二喷嘴(21)、风管(22)和鼓风机(23),所述支撑板(19)右端与工作箱(1)内右侧壁上半区域连接,出液管(10)上设置有多组输出端,一组第一喷嘴(20)输入端均穿过支撑板(19)底面边缘区域与出液管(10)底端输出端连通,一组第二喷嘴(21)输入端均穿过支撑板(19)底面中央区域与出液管(10)底端输出端连通,所述风管(22)输入端与工作箱(1)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风管(22)输出端与工作箱(1)右侧壁中央区域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增生东瑞平李志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熠昌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