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078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及汽车,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包括防撞梁和拖车钩套筒,拖车钩套筒的两端分别为后端和用于与拖车钩连接的前端,防撞梁上设有安装通孔,拖车钩套筒贯穿安装在安装通孔中,拖车钩套筒伸出安装通孔的至少一端连接有加强连接板,各加强连接板与防撞梁连接。汽车包括行走底盘,行走底盘上设有该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撞梁不易变形和断裂、可承受牵引力大、结构简单、成本低、结构稳固性好、易于制造装配等优点。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railer hook and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n automobile trailer hook and an automobile.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automobile trailer hook includes a collision beam and a trailer hook sleeve. The two ends of the trailer hook sleeve are respectively the rear end and the front end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trailer hook. The collision beam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through hole, the trailer hook sleeve is penetrated and installed in the mounting through hole, and at least one end of the trailer hook sleeve extending out of the mounting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with Strengthen the connecting plates, and connect each reinforcing connecting plate with the anti-collision beam. The vehicle includes a walking chassis, on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trailer hook connect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at the anti-collision beam is not easy to deform and break, can bear large tractive force,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good structural stability, easy to manufacture and assemble,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交通工具,在发生故障无法继续前进时,一般会通过其他车辆拖拽的方式将车辆送入修理厂,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发生故障,无法利用救援拖车,所以最佳的处理方式是拖拽。拖拽所需拖车钩与防撞梁上的套筒相连,现有拖车钩套筒均是等半径圆筒结构,此类拖车钩套筒与防撞梁内外轮廓面采用保护焊连接,在使用时,整个套筒部分的应力分布不均,局部应力过高。一旦发生失效断裂,汽车将无法拖拽,且后期维修需要更换整个防撞梁,成本大。此外,随着汽车轻量化的需求,铝合金防撞梁日益普及,传统铝制防撞梁的拖车钩套筒形式,与钢制防撞梁对比,强度较弱,难以满足拖车钩的使用工况,容易发生塑性变形或者失效的情况。所以,设计一种质量轻,强度高且便于更换的拖车钩套筒连接结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有以下相关专利:一种适用于M1车辆的拖车钩(专利号:2012102600345,名称:拖车钩),该方法通过使拖车钩的固定端从外螺纹退刀槽的位置转移到过渡区,从而降低外螺纹退刀槽处的弯曲应力及剪应力,避免了外螺纹退刀槽处产生塑性变形或断裂,已解决拖车钩变形与断裂问题。一种拖车钩(专利号:2017215797190,名称:拖车钩),该方法通过指定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之间的直径比,使拖车钩的杆体部分不再是等直径的杆体,使受力较小的部分直径较小,这样的设置方式使拖车钩的整体重量降低,满足轻量化发展的目的。一种拖车钩(专利号:2014200690479,名称:拖车钩),该方法通过钩部相对基部的另一端朝远离基部的方向延伸形成限位部,限位部的曲率半径小于钩部任意部分的曲率半径,其内侧形成用于嵌设挂钩的凹槽,增大与挂钩的接触面,避免受力不均匀,以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及强度。由上可知,目前汽车的牵引装置结构探究主要集中在拖车钩主体以及拖车钩与套筒的匹配结构优化设计,对于拖车钩套筒与白车身的连接强度关注不多。2016年我国正式实施了法规GB32087-2015,即《轻型汽车牵引装置》,其对汽车牵引装置既有强度方面的要求,也有整车碰撞性能方面的要求。因此,处于防撞梁及吸能盒中的拖车钩套筒连接结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撞梁不易变形和断裂、可承受牵引力大、结构简单、成本低、结构稳固性好、易于制造装配的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还相应提供一种具有该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的汽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包括防撞梁和拖车钩套筒,所述拖车钩套筒的两端分别为后端和用于与拖车钩连接的前端,所述防撞梁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拖车钩套筒贯穿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中,所述拖车钩套筒伸出安装通孔的至少一端连接有加强连接板,各加强连接板与防撞梁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连接板中间设有通孔,所述拖车钩套筒穿设在加强连接板的通孔中并与加强连接板焊接,所述加强连接板通过多个第一紧固件与防撞梁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紧固件环绕拖车钩套筒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拖车钩套筒的中部设有抵挡部,所述防撞梁内部具有与抵挡部接触并阻止拖车钩套筒相对于防撞梁沿拖车钩套筒后端到前端的方向移动的阻挡结构。所述抵挡部为设于拖车钩套筒上的轴肩,所述轴肩与所述防撞梁的阻挡结构面接触,且轴肩与所述防撞梁的阻挡结构的接触面为环型面。所述防撞梁上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有一吸能盒,所述拖车钩套筒通过一个以上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吸能盒连接。所述吸能盒通过一个以上第三紧固件与防撞梁连接,所述吸能盒具有两个间隔布置的连接板部,所述防撞梁插设在两个连接板部之间,所述第三紧固件贯穿防撞梁和两个连接板部并将防撞梁和两个连接板部连接紧固;所述拖车钩套筒位于两个连接板部之间,至少一个第三紧固件还贯穿所述拖车钩套筒。所述吸能盒具有一个以上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防撞梁相抵并阻止吸能盒相对于防撞梁沿拖车钩套筒后端到前端的方向移动。每个第三紧固件外部套设有一个用于防止紧固时防撞梁变形的支撑套筒,各连接板部对应每个支撑套筒均设有连接孔,各支撑套筒以过盈配合方式安装在两个连接板部的连接孔中。所述吸能盒包括壳体和底板,所述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内腔,所述底板连接于壳体的开口端;所述底板上设有带定位槽的加强定位筋,所述壳体插设于所述定位槽中;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一条以上连接加强筋,所述连接加强筋与壳体焊接;所述壳体的内腔底部设有紧固件安装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紧固件安装孔连接紧固所述壳体和拖车钩套筒,所述底板上设有供工具穿过拆装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工具孔。一种汽车,包括行走底盘,所述行走底盘设有上述的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中,拖车钩套筒通过加强连接板与防撞梁连接,牵引时拖车钩套筒所受的力通过加强连接板均匀传到至防撞梁,改善了防撞梁的受力情况,可避免防撞梁局部应力过高而产生变形和断裂的风险;同时还能够提高牵引强度,使防撞梁能够承受更大的牵引力,降低了对防撞梁的材质等性能要求;此外,拖车钩套筒贯穿安装在防撞梁的安装通孔中,其安装方便、结构稳固性好。该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造装配的优点。本技术的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尤其适用于铝合金等易变形材质的防撞梁。本技术的汽车由于采用了本技术的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同样具备该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所具备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拖车钩套筒与防撞梁连接位置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拖车钩套筒与吸能盒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拖车钩套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拖车钩套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吸能盒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吸能盒的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传统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中拖车钩套筒的应力分布图。图9为传统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中防撞梁的应力分布图。图10为本技术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中拖车钩套筒的应力分布图。图11为本技术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中防撞梁的应力分布图。图例说明:1、防撞梁;11、安装通孔;2、拖车钩套筒;21、加强连接板;22、抵挡部;23、前端螺纹孔;24、后端螺纹孔;25、贯通孔;3、吸能盒;31、连接板部;311、连接孔;32、抵接部;33、壳体;331、紧固件安装孔;34、底板;341、工具孔;35、加强定位筋;36、定位槽;37、连接加强筋;101、第二紧固件;102、第三紧固件;103、支撑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包括防撞梁1和拖车钩套筒2,拖车钩套筒2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包括防撞梁(1)和拖车钩套筒(2),所述拖车钩套筒(2)的两端分别为后端和用于与拖车钩连接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1)上设有安装通孔(11),所述拖车钩套筒(2)贯穿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11)中,所述拖车钩套筒(2)伸出安装通孔(11)的至少一端连接有加强连接板(21),各加强连接板(21)与防撞梁(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包括防撞梁(1)和拖车钩套筒(2),所述拖车钩套筒(2)的两端分别为后端和用于与拖车钩连接的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1)上设有安装通孔(11),所述拖车钩套筒(2)贯穿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11)中,所述拖车钩套筒(2)伸出安装通孔(11)的至少一端连接有加强连接板(21),各加强连接板(21)与防撞梁(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连接板(21)中间设有通孔,所述拖车钩套筒(2)穿设在加强连接板(21)的通孔中并与加强连接板(21)焊接,所述加强连接板(21)通过多个第一紧固件与防撞梁(1)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紧固件环绕拖车钩套筒(2)均匀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钩套筒(2)的中部设有抵挡部(22),所述防撞梁(1)内部具有与抵挡部(22)接触并阻止拖车钩套筒(2)相对于防撞梁(1)沿拖车钩套筒(2)后端到前端的方向移动的阻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部(22)为设于拖车钩套筒(2)上的轴肩,所述轴肩与所述防撞梁(1)的阻挡结构面接触,且轴肩与所述防撞梁(1)的阻挡结构的接触面为环型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1)上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有一吸能盒(3),所述拖车钩套筒(2)通过一个以上第二紧固件(101)与所述吸能盒(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拖车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3)通过一个以上第三紧固件(102)与防撞梁(1)连接,所述吸能盒(3)具有两个间隔布置的连接板部(31),所述防撞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落星张欣欣王震虎薛志刚徐从昌何洪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仲腾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