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明专利>正文

三维可调式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87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三维可调式水龙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有水龙头基座(1),阀体(2),开关(3),以及位于基座和阀体之间的旋转环(4)和固定在旋转环上的出水管(5)结构基础上,将原出水管(5)的一段设置成由2-6节的管段通过铰接装置(7)进行铰连接的结构,在铰接装置(7)中设有带过水孔(6)的陶瓷阀芯(19)、(20),使水能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使出水管沿阀体轴心作圆周运动,又能使出水管的出水口作上下和伸缩运动,使用灵活、方便,也能满足高筒容器的接盛水,尤其是方便家庭厨房或盥洗间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水阀,尤其是出水管旋转可调式水阀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出水管旋转可调式水阀,是通过将出水管固定在位于基座和阀体之间的旋转环上,通过旋转环的旋转,从而使出水管可沿阀体轴心线作圆周运动,这种结构,虽然克服了老式水阀固定位置不动的缺陷,可以将出水管转到需要的地方出水,例如在两个水池的中间安装上这种水阀后,可利用出水管的转动,将水引至不同的水池内;但这种仅在以阀体轴心为圆心的圆周运动上,出水管选择落水点是十分受限制的,尤其是这种出水管的出水口高度是固定的,一旦使用比较高的盛水容器,则很难将容器正放在水池内接水,只能采用倾斜盛水容器的接水方式,结果一是盛水容器接不了多少水,还需要人手扶住倾斜的盛水容器,二是移走盛水容器时还会产生泼撒,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既能使出水管沿阀体轴心作圆周运动,又能使出水管的出水口作上下运动,使用灵活、方便,也能满足高筒容器的接盛水的三维可调试水龙头。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在原有基座、阀体、开关,以及位于基座和阀体之间的旋转环和固定在旋转环上的出水管的基础上,将出水管设置成由2-6节的管段,通过铰接装置,将一节末端与另一节头端连接,在铰接装置中设有带过水孔的陶瓷阀芯。本技术是在位于出水管第一节的回转管末端侧面开设有连接孔,在位于出水管中间段的铰接管的两对称侧面也开设有连接孔,在出水管的最末一节龙头管一端侧面开有连接孔,另一端设置为出水口。本技术铰接装置为在每两节出水管铰连接处分别对应设置有带螺纹的小套环管和大套环管,将固定套圈套入一节管段的小套环管,再用带内螺纹的固定环与小套环管螺纹配合,固定套圈的内螺纹段与另一节管段的大套环管螺纹配合;在小套环管和大套环管管内各设有一台阶用于分别嵌入两块带过水孔重合的陶瓷阀芯。由于阀体和基座之间的旋转环本身可使出水管绕阀体作圆周运动,再将出水管设置成几节相互侧面铰连接的结构,通过在铰接处安装的铰接装置,使相邻两节出水管可在任意夹角范围内形成结构,而由若干节出水管通过铰接构成的结构,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任意抬高或降低出水管的出水口,形成出水口在一定范围内在三维上都可调整,十分方便使用人使用,尤其是家庭厨房或盥洗间,安装上本技术后,不仅能使阀体两旁的水池都能使用该水阀,还利于清洗各类物体时拉近,推远,拉低,放高出水管的出水口,充分满足使用者需要。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
技术实现思路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铰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水阀阀体2、基座1、开关3均与原结构相同,原有的旋转环4结构也不变,出水管5一端仍固定在旋转环4上,本实施例选取出水管5由三节管段铰接组成,分别是回转管8,铰接管9和龙头管10,具体是回转管8的末端与铰接管9的头端通过采用一铰接装置7铰接而成,而铰接管9的末端又与龙头管10的头端通过采用铰接装置7铰接而成。为实现铰接管9能够具备上下功能,在第一节出水管的回转管8末端侧面开设有连接孔21,在位于出水管中间段的铰接管9对称的两侧面也分别开设有连接孔22,在出水管的最末一节即龙头管10,一端开有连接孔23,另一端设置为出水口12。本技术,用于安装在连接孔21、22、23的铰接装置7的结构为在每两节出水管铰接处分别对应设置有带螺纹的小套环管13和大套环管14,同时还设有固定套圈15,小套环管13,密封圈11在大小套环管14、13内设置有台阶17、18,用于放置两块过水孔重合的陶瓷阀芯19、20。具体安装图见图3,大小套环管14、13直接与出水管的连接孔21连接形成一体,上分别设有外螺纹段;固定套圈15呈一法兰状,固定环16的内螺纹与小套环管13的外螺纹段配合,而固定套圈15的内螺纹段又与大套环管14的外螺纹段配合,陶瓷阀芯19、20为两块形状相同,过水孔重合的结构,分别嵌在台阶17、18上,密封圈11用于进一步防止泄漏,起密封作用。其铰接原理是设置在固定套圈15内固定环16与小套环管13配合后,随小套环管一起旋转,而由于两块陶瓷阀芯19、20的过水孔6重合,使水流得以从中通过流经相邻铰接管,陶瓷阀芯本身的精度及光洁度加上密封圈,使铰接装置7在转动过程中不至于发生泄漏。权利要求1.三维可调式水龙头,包括有基座(1),阀体(2),开关(3),以及位于基座和阀体之间的旋转环(4)和固定在旋转环上的出水管(5),其特征是,将出水管(5)设置成由2-6节的管段通过铰接装置(7)进行铰接的结构,在铰接装置(7)中设有带过水孔(6)的陶瓷阀芯(19)、(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可调式水龙头,其特征是,在出水管(5)第一节的回转管(8)末端侧面开设有连接孔(21),在位于出水管中间段的铰接管(9)的两对称侧面也开设有连接孔(22),在出水管的最末一节龙头管(10)一端侧面开有连接孔(23),另一端设置为出水口(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可调式水龙头,其特征是,铰接装置(7)为在每两节出水管铰连接处分别对应设置有带螺纹的小套环管(13)和大套环管(14),将固定套圈(15)套入一节管段的小套环管(13),再用带内螺纹的固定环(16)与小套环管螺纹配合,固定套圈(15)的内螺纹段与另一节管段的大套环管(14)螺纹配合;在小套环管(13)和大套环管(14)管内各设有一台阶(17)、(18)用于分别嵌入两块带过水孔(6)重合的陶瓷阀芯(19)、(20)。专利摘要三维可调式水龙头,本技术在原有水龙头基座(1),阀体(2),开关(3),以及位于基座和阀体之间的旋转环(4)和固定在旋转环上的出水管(5)结构基础上,将原出水管(5)的一段设置成由2-6节的管段通过铰接装置(7)进行铰连接的结构,在铰接装置(7)中设有带过水孔(6)的陶瓷阀芯(19)、(20),使水能通过。本技术既能使出水管沿阀体轴心作圆周运动,又能使出水管的出水口作上下和伸缩运动,使用灵活、方便,也能满足高筒容器的接盛水,尤其是方便家庭厨房或盥洗间使用。文档编号F16K51/00GK2795598SQ200520022250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3日专利技术者钟明, 何梦溪 申请人:钟明, 何梦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三维可调式水龙头,包括有基座(1),阀体(2),开关(3),以及位于基座和阀体之间的旋转环(4)和固定在旋转环上的出水管(5),其特征是,将出水管(5)设置成由2-6节的管段通过铰接装置(7)进行铰接的结构,在铰接装置(7)中设有带过水孔(6)的陶瓷阀芯(19)、(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明何梦溪
申请(专利权)人:钟明何梦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