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1414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包模组结构,包括电芯模块总成、第一汇流排组件、第二汇流排组件、FPC总成、第一侧板组件、第二侧板组件、底板和罩壳,所述第一汇流排组件与所述电芯模块总成一端采用胶粘连接,所述第二汇流排组件与所述电芯模块总成另一端采用胶粘连接,所述FPC总成与第一汇流排组件和第二汇流排组件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组件与第一汇流排组件通过卡扣连接;通过将电池模组的各个部件模块化,使得电池模组的安装简单方便,在保证电芯正常使用的前提下,为电芯提供良好的保护和绝缘保护,同时又避免了电芯模组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极耳断裂的现象,同时采用全自动激光焊接技术,使得电芯模组组装方便高效。

A soft package modul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ft package modul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core module assembly, a first bus bar assembly, a second bus bar assembly, an FPC assembly, a first side plate assembly, a second side plate assembly, a bottom plate and a cover. The first bus bar assembly is glued to one end of the core module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bus bar assembly is glued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core module assembly The FPC 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us bar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bus bar assembly by snap, and the first side plate 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us bar assembly by snap;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battery module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by modularizing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battery module, which provides good protection and insulation protection for the battery cell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normal use of the battery cell, At the same time, it avoids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polar ear of the core module is broken in the process of use. At the same time, it adopts the full-automatic laser welding technology, which makes the assembly of the core modul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模组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芯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软包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作为存储和供应电源的电池模组是新能源车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模组的性能优良与否直接决定了整车的性能。现有的电池模组在组装时较为繁琐,且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极耳断裂的现象,使得电池模组的组装较为不便,同时现有的电池模组散热效果不佳,使得电池模组容易长时间高温运行,从而容易导致电池发生故障,无法保证模组电性能的稳定性及模组安全,给车辆的正常使用带来影响,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软包模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包模组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电池模组在组装时较为繁琐,且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极耳断裂的现象,使得电池模组的组装较为不便,同时现有的电池模组散热效果不佳,使得电池模组容易长时间高温运行,从而容易导致电池发生故障,无法保证模组电性能的稳定性及模组安全,给车辆的正常使用带来影响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包模组结构,包括电芯模块总成、第一汇流排组件、第二汇流排组件、FPC总成、第一侧板组件、第二侧板组件、底板和罩壳,所述电芯模块总成处于罩壳的内部,所述电芯模块总成的一端通过胶接固定有第一汇流排组件,所述电芯模块总成另一端通过胶接固定有第二汇流排组件,所述FPC总成固定在第一汇流排组件和第二汇流排组件的顶部,且FPC总成与第一汇流排组件和第二汇流排组件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排组件的外侧表面通过卡扣连接有第一侧板组件,所述第二汇流排组件的外侧表面通过卡扣连接有第二侧板组件,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侧板组件和第二侧板组件的底部表面,所述第一侧板组件和第二侧板组件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罩壳的内侧两端,所述底板通过焊接固定在罩壳的底部表面。优选的,所述电芯模块总成包括十二个电芯和四个泡棉,电芯的两端各设置有电芯极耳,所述电芯极耳为偏心结构,所述电芯按正负极同向相对依次叠放,所述泡棉两侧表面通过带背胶与电芯直接粘接,每个所述电芯之间通过结构胶固定粘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汇流排组件包括第一汇流排支架、总正汇流排、总负汇流排和第一串联汇流排,所述第一汇流排支架设有若干个极耳导向槽和若干个汇流排卡扣,所述总正汇流排和总负汇流排均设有有极耳焊接梁和安装定位孔,所述第一串联汇流排设有极耳焊接梁。优选的,所述第二汇流排组件包括第二汇流排支架和第二串联汇流排,所述第二汇流排支架设有若干个极耳导向槽、若干个汇流排卡扣,所述第二串联汇流排有极耳焊接梁。优选的,所述FPC总成包括FPC、低压接插件和安装支架,所述FPC包含低压采样线、热敏电阻、镍片和安装固定孔,所述安装支架包含走线槽和卡扣。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组件包括第一塑料侧板和第一金属侧板,所述第一塑料侧板设有两个长方形卡扣、第一预埋螺母和立柱,所述第一金属侧板包含两个拉杆安装孔、两个第一吊装孔、两个定位孔、两个第一低压走线安装孔和两个第二预埋螺母,第一塑料侧板和第一金属侧板通过安装立柱定位,且通过长方形卡扣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板组件包括第二塑料侧板和第二金属侧板,所述第二塑料侧板设有两个长方形卡扣、第三预埋螺母,所述第二金属侧板包含两个拉杆安装孔、两个第二吊装孔、两个定位孔、两个第二低压走线安装孔,第二塑料侧板和第二金属侧板通过安装立柱定位,且通过长方形卡扣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分别与第一侧板组件和第二侧板组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电芯模块总成之间通过导热结构胶固定连接并导热,所述底板内侧覆有导热绝缘材料。优选的,所述罩壳上包含四个凸台,所述电芯模块总成放入罩壳时通过四个凸台限位,所述罩壳与第一侧板组件和第二侧板组件通过激光焊接固定,所述罩壳与底板通过激光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罩壳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前表面均匀设有多个一体式的散热翅片,且散热板的两侧设有一体式的矩形滑块,所述罩壳的一侧表面设有两个与矩形滑块相对应的矩形块,且所述矩形块的内部开设有与矩形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矩形滑块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室,且弹簧室的一侧连接有三角卡块,所述滑槽的顶端内部开设有与矩形块外表面相通的矩形孔,且所述三角卡块的顶端处于矩形孔的内部,所述矩形孔的顶端内侧开设有一直延伸至滑槽的倾斜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电池模组的各个部件模块化,使得电池模组的安装简单方便,在保证电芯正常使用的前提下,为电芯提供良好的保护和绝缘保护,同时又避免了电芯模组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极耳断裂的现象,同时采用全自动激光焊接技术,使得电芯模组组装方便高效,模组具有散热效果好、成组效率高、串并联操作简便、结构稳定可靠和可半自动化操作等优点。2、通过设置散热板和散热翅片,使得罩壳表面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板和散热翅片进行有效的散发,从而进一步的提升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从而保证内部电芯的良好运行,而通过设置矩形滑块、矩形块、三角卡块、弹簧室和矩形孔,使得散热板和散热翅片可以快速的完成拆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芯模块总成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汇流排组件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汇流排组件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汇流排组件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汇流排组件后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FPC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一侧板组件正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第一侧板组件后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第二侧板组件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第二侧板组件正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罩壳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散热板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散热板与矩形块连接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矩形滑块与连接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芯模块总成;11、电芯;12、泡棉;13、电芯极耳;2、第一汇流排组件;21、第一汇流排支架;22、总正汇流排;23、总负汇流排;24、第一串联汇流排;3、第二汇流排组件;31、第二汇流排支架;32、第二串联汇流排;33、极耳导向槽;4、FPC总成;41、FPC;42、低压接插件;43、安装支架;44、热敏电阻;45、卡扣;5、第一侧板组件;51、第一塑料侧板;52、第一金属侧板;53、第一预埋螺母;54、拉杆安装孔;55、第一吊装孔;56、第一低压走线安装孔;57、第二预埋螺母;6、第二侧板组件;61、第二塑料侧板;62、第二金属侧板;63、第三预埋螺母;64、第二吊装孔;65、第二低压走线安装孔;7、底板;8、罩壳;81、凸台;82、矩形块;83、三角卡块;84、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模组结构,包括电芯模块总成(1)、第一汇流排组件(2)、第二汇流排组件(3)、FPC总成(4)、第一侧板组件(5)、第二侧板组件(6)、底板(7)和罩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块总成(1)处于罩壳(8)的内部,所述电芯模块总成(1)的一端通过胶接固定有第一汇流排组件(2),所述电芯模块总成(1)另一端通过胶接固定有第二汇流排组件(3),所述FPC总成(4)固定在第一汇流排组件(2)和第二汇流排组件(3)的顶部,且FPC总成(4)与第一汇流排组件(2)和第二汇流排组件(3)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排组件(2)的外侧表面通过卡扣连接有第一侧板组件(5),所述第二汇流排组件(3)的外侧表面通过卡扣连接有第二侧板组件(6),所述底板(7)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侧板组件(5)和第二侧板组件(6)的底部表面,所述第一侧板组件(5)和第二侧板组件(6)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罩壳(8)的内侧两端,所述底板(7)通过焊接固定在罩壳(8)的底部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模组结构,包括电芯模块总成(1)、第一汇流排组件(2)、第二汇流排组件(3)、FPC总成(4)、第一侧板组件(5)、第二侧板组件(6)、底板(7)和罩壳(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块总成(1)处于罩壳(8)的内部,所述电芯模块总成(1)的一端通过胶接固定有第一汇流排组件(2),所述电芯模块总成(1)另一端通过胶接固定有第二汇流排组件(3),所述FPC总成(4)固定在第一汇流排组件(2)和第二汇流排组件(3)的顶部,且FPC总成(4)与第一汇流排组件(2)和第二汇流排组件(3)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第一汇流排组件(2)的外侧表面通过卡扣连接有第一侧板组件(5),所述第二汇流排组件(3)的外侧表面通过卡扣连接有第二侧板组件(6),所述底板(7)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侧板组件(5)和第二侧板组件(6)的底部表面,所述第一侧板组件(5)和第二侧板组件(6)通过激光焊接固定在罩壳(8)的内侧两端,所述底板(7)通过焊接固定在罩壳(8)的底部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模块总成(1)包括十二个电芯(11)和四个泡棉(12),电芯(11)的两端各设置有电芯极耳(13),所述电芯极耳(13)为偏心结构,所述电芯(11)按正负极同向相对依次叠放,所述泡棉(12)两侧表面通过带背胶与电芯(11)直接粘接,每个所述电芯(11)之间通过结构胶固定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汇流排组件(2)包括第一汇流排支架(21)、总正汇流排(22)、总负汇流排(23)和第一串联汇流排(24),所述第一汇流排支架(21)设有若干个极耳导向槽(33)和若干个汇流排卡扣,所述总正汇流排(22)和总负汇流排(23)均设有极耳焊接梁和安装定位孔,所述第一串联汇流排(24)设有极耳焊接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汇流排组件(3)包括第二汇流排支架(31)和第二串联汇流排(32),所述第二汇流排支架(31)设有若干个极耳导向槽(33)、若干个汇流排卡扣,所述第二串联汇流排(32)有极耳焊接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总成(4)包括FPC(41)、低压接插件(42)和安装支架(43),所述FPC(41)包含低压采样线、热敏电阻(44)、镍片和安装固定孔,所述安装支架(43)包含走线槽和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咸龙张艳沈晓斌周文星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骏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