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TRO产水氨氮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078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TRO产水氨氮的系统,用于渗滤液处理工序DTRO后,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塔吸附DTRO产水中的氨氮,从而使DTRO出水氨氮达标;采用酸液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清洗,清洗液回流至调节池,形成循环,从而解决DTRO出水氨氮超标的问题。

An ion exchange resin adsorption system for DTRO water and ammonia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poses an ion exchange resin adsorption system for DTRO water and ammonia nitrogen, which is used to absorb the ammonia nitrogen in DTRO water after the percolate treatment process DTRO, so as to make the ammonia nitrogen in DTRO water reach the standard; the ion exchange resin is regenerated and cleaned with acid solution, and the cleaning solution flows back to the regulating pool to form a circulation,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xcessive ammonia nitrogen in DTRO water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TRO产水氨氮的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TRO产水氨氮的系统。
技术介绍
渗滤液水质受原生垃圾性质、填埋年限、填埋方式等多个因素影响,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COD/氨氮含量高、重金属含量高、水质水量变化大的特点,同时垃圾渗滤液水质水量受填埋年限影响较大,对于一些老龄化的垃圾渗滤液,氨氮含量高,可生化性差。随着垃圾填埋年数增加,可以高达3000mg/L~4000mg/L,渗透滤液中的氨多以氨氮形式存在,约占TN的70%~80%。随着环保政策的严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中转站的排水要求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COD排放限值100mg/L;氨氮排放限值25mg/L;总氮排放限值40mg/L。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中转站的渗滤液产水量小,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一般采用车载移动式两级DTRO膜法设备处理渗滤液。DTRO膜技术是专门针对高浓度、高盐度废水的特点而进行研发的,对水中COD、氨氮的截留率在90%-95%之间。以某填埋厂水质“COD:6200mg/L,氨氮2870mg/L”,为例,经过两级DTRO处理后,产水中COD:80mg/L,氨氮:42mg/L。产水氨氮超标,其余指标达标。中国专利CN105836936A公开了一种基于膜电吸附和离子交换的氨氮回收方法,该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膜电吸附和离子交换的氨氮回收方法,包括膜电吸附脱盐预处理去除废水中钙、镁等二价阳离子、离子交换吸附氨氮和离子交换柱解吸再生回收氨氮等三个步骤。该方法利用膜电吸附脱盐预处理能有效解决有阳离子存在的低氨氮废水中氨氮的回收问题,使污水达标排放的同时对氨氮进行回收,大大降低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频率、离子交换柱吸附回收氨氮的能力提高了一倍以上。但该工艺不适用于产业化处理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DTRO产水中氨氮含量超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去除产水中的氨氮,使出水达标排放,解决了DTRO出水氨氮超标的问题的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TRO产水氨氮的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TRO产水氨氮的系统,包括原水罐、提升泵、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产水箱、废液箱、酸储罐和酸液泵,所述原水罐通过提升泵与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的进液口相互连通,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的出液口与产水箱相互连通,所述酸储罐通过酸液泵与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的反洗入口相互连通,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的反洗出口与废液箱相互连通。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输送泵和调节池,所述废液箱通过输送泵与调节池相互连通。本技术的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TRO产水氨氮的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系统,可以解决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经过DTRO处理后氨氮超标的问题;(2)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做成一体化装置,尤其适用于小型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TRO产水氨氮系统的设备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原水罐、2-提升泵、3-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4-产水箱、5-废液箱、6-酸储罐、7-酸液泵、8-输送泵、9-调节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TRO产水氨氮的系统,其包括原水罐1、提升泵2、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3、产水箱4、废液箱5、酸储罐6和酸液泵7,所述原水罐1通过提升泵2与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3的进液口相互连通,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3的出液口与产水箱4相互连通,所述酸储罐6通过酸液泵7与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3的反洗入口相互连通,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3的反洗出口与废液箱5相互连通。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输送泵8和调节池9,所述废液箱5通过输送泵8与调节池9相互连通。以上实施方式中,来自DTRO处理系统的高氨氮原水在原水罐1内贮存,通过升泵2将高氨氮原水输送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3内,通过吸附塔进行氨氮吸附,吸附完毕产出氨氮值合格的产水,产水进入产水箱内贮存并外排,经过一定周期的吸附后,酸液泵7将酸液罐6内的酸液泵送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内,通过反洗入口送入,对吸附塔内的杂质进行反冲洗,冲洗废液通过反洗出口排往废液箱5,废液箱5短暂贮存冲洗废液,经过输送泵8将废液箱5内的废液泵送至调节池9内,调节池9还用于贮存待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冲洗废液与垃圾渗滤废液一起进入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内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则再次进入本专利技术的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系统中进行吸附脱除氨氮。通过以上实施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DTRO排出原水中的氨氮水平,而且实现系统物料的闭环循环,基本无污染物排出,且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TRO产水氨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罐(1)、提升泵(2)、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3)、产水箱(4)、废液箱(5)、酸储罐(6)和酸液泵(7),所述原水罐(1)通过提升泵(2)与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3)的进液口相互连通,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3)的出液口与产水箱(4)相互连通,所述酸储罐(6)通过酸液泵(7)与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3)的反洗入口相互连通,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3)的反洗出口与废液箱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吸附DTRO产水氨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水罐(1)、提升泵(2)、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3)、产水箱(4)、废液箱(5)、酸储罐(6)和酸液泵(7),所述原水罐(1)通过提升泵(2)与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3)的进液口相互连通,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塔(3)的出液口与产水箱(4)相互连通,所述酸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昭玮丁凤友许淑珍肖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