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机车间内的挡车工用助力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71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编机车间内的挡车工用助力小车,数个经编机在车间内纵向排列,在经编机外围铺设环形的踏步板导轨,所述踏步板导轨包括内外侧的两条移动轨道和中间的踏步板槽,助力小车置于踏步板导轨上方,所述助力小车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平移小车、升降机构和座椅横移机构。该助力小车是在常规经编机摆放布局和设计模式的基础上设计的,结构小巧紧凑,挡车工坐在小车上巡视经编机,减小挡车工的体力消耗,使得挡车工可将有限的精力放在管控更多机台上,劳动效率显著提升;通过该助力小车的使用,企业可减少挡车工的聘用人数,降低人力成本,有益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wer car used for a car stopper in a warp knitting locomotive roo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wer assisted car for a vehicle stopper in a warp knitting locomotive room. Several warp knitting machines are arranged longitudinally in the workshop, and a circular step board guide rail is laid around the warp knitting machine. The step board guide rail includes two moving tracks at the inner and outer sides and a step board slot in the middle. The power assisted car is placed above the step board guide rail, and the power assisted car successively comprises a translation small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 Vehicle, lifting mechanism and seat traverse mechanism. The power car i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layout and design mode of the conventional warp knitting machine. The structure is small and compact. The car stopper sits on the car to patrol the warp knitting machine, reducing the physical consumption of the car stopper, so that the limited energy of the car stopper can be put on the control of more machines, and the labor efficienc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rough the use of the power car, the enterprise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people employed by the car stopper To reduce the cost of human resources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enterpri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编机车间内的挡车工用助力小车
本技术属于针织
,涉及一种经编机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经编机车间内的挡车工用助力小车。
技术介绍
挡车工是纺织行业操作织机的一类操作工,服务项目主要是检查机器有无异响、各纱路是否通畅、张力是否恒定、布面和卷取是否正常,解决经编机工作过程中一切可能出现的布面问题,对维护经编机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常规情况下,经编机放置在车间内,挡车工需要不停的在所管理的机台之间穿梭巡检,当接收到断纱等经编机故障报警消息时,需第一时间快速赶到发生故障的经编机旁边,及时的处置故障,从而保证经编机在车间内的正常生产。在大型的织造车间内,需要设置超百台的经编机,形成集群式大的经编机织造机器群,从而节约占地面积,因此需同时配备多个挡车工,人力成本比较高,且在现有技术下,挡车工在管控经编机时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挡车工对经编机进行管控时,需要不停的在所管控的机台之间穿梭,导致每日挡车工步行数超3万步,疲劳强度大,挡车工易疲劳,降低工作效率;2.现有经编机稳定性很高,一个挡车工操作的机台数量可以达10台,但在确保机器的稳定性和不超出人员的耐疲劳强度的情况下,每个挡车工在现实情况下大多只可以同时对3~4台经编机进行有效管控,制约了人力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单人工产能的进一步提升;3.从现有的织造车间看,依然是以劳动密集型技能型工作模式为主,无法进行智能自动化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经编机车间内的挡车工用助力小车,方便挡车工对机器的管控,减小挡车工的体力消耗,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本技术构思精巧,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涉及一种经编机车间内的挡车工用助力小车,数个经编机在车间内纵向排列,在经编机外围铺设环形的踏步板导轨,所述踏步板导轨包括内外侧的两条移动轨道和中间的踏步板槽,助力小车置于踏步板导轨上方,所述助力小车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平移小车、升降机构和座椅横移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平移小车包括车架、滚轮和伺服电机,所述滚轮通过销轴安装在车架的四角位置且置于相应一侧的移动轨道上方,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车架内侧、通过销轴与滚轮连接,在车架上靠近经编机的一侧设有踏步板,所述踏步板置于踏步板槽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平板、两组升降剪刀杆和升降伺服电缸,每组所述升降剪刀杆包括两块杆板且两块杆板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形成剪刀状,两组升降剪刀杆的中部通过升降中心轴搭成升降结构,组成升降剪刀杆的杆板的上端均通过升降角座与平板底部连接,其中一个杆板的底端通过升降角座与车架连接、另一个杆板的底端安装有升降滚轮,两组升降剪刀杆的升降滚轮间通过销轴一连接,所述升降伺服电缸安装在车架上,升降伺服电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升降拉杆,所述升降拉杆的另一端与销轴一上的连接套相连。作为优选,升降机构也可由平板和设在其底部的顶推油缸构成,平板底部与顶推油缸顶部的活动轴相连接,顶推油缸固定在车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横移机构包括座椅和设在座椅底部两侧且与平板顶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横移槽板,在固定横移槽板的上方设有端部闭口的横移槽,在横移槽内设有滑移块,在滑移块的上方固定连接横移板,所述滑移块由横移电缸控制沿横移槽移动。进一步地,在助力小车的外侧设有保护棚,保护棚顶部设有向经编机所在方向延伸的保护挡板。进一步地,在平移小车、升降机构和座椅横移机构的外部均设有保护壳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编机车间内的挡车工用助力小车,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等特点;该助力小车是在常规经编机摆放布局和设计模式的基础上设计的,结构小巧紧凑,挡车工坐在小车上巡视经编机,减小挡车工的体力消耗,使得挡车工可将有限的精力放在管控更多机台上,劳动效率显著提升;通过该助力小车的使用,企业可减少挡车工的聘用人数,降低人力成本,有益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安装了助力小车后的车间总览图;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助力小车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助力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的助力小车在去掉保护壳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的平移小车和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的平移小车和升降机构的平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公开的座椅横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公开的座椅横移机构在去掉座椅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经编机,2-踏步板导轨,3-助力小车,4-平移小车,5-升降机构,6-座椅横移机构,7-移动轨道,8-踏步板槽,9-保护棚;41-车架,42-滚轮,43-伺服电机,44-踏步板;51-平板,52-升降剪刀杆,53-升降伺服电缸,54-升降中心轴,55-升降角座,56-升降滚轮,57-销轴一,58-升降拉杆,59-连接套;61-座椅,62-固定横移槽板,63-滑移块,64-横移板,65-横移电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8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实际统计数据表明,一个挡车工管控四台经编机时,每天的步行数会超三万步,这完全超出人体的疲劳极限,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挡车工劳动强度大、监控经编机数量有限的问题,也为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本技术设计一种经编机车间内的挡车工用助力小车,数个经编机1在车间内纵向排列,在经编机1外围铺设环形的踏步板导轨2,所述踏步板导轨2包括内外侧的两条移动轨道7和中间的踏步板槽8,助力小车3置于踏步板导轨2上方,所述助力小车3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平移小车4、升降机构5和座椅横移机构6。所述平移小车4包括车架41、滚轮42和伺服电机43,所述滚轮42通过销轴安装在车架41的四角位置且置于相应一侧的移动轨道7上方,所述伺服电机43安装在车架41内侧、通过销轴与滚轮42连接,在车架41上靠近经编机1的一侧设有踏步板44,所述踏步板44置于踏步板槽8上。所述升降机构5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平板51、呈内外侧排布的两组升降剪刀杆52和升降伺服电缸53,每组升降剪刀杆52包括两块杆板且两块杆板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形成剪刀状,两组升降剪刀杆52的中部通过升降中心轴54搭成升降结构,组成升降剪刀杆52的杆板的上端均通过升降角座55与平板51底部连接,其中一个杆板的底端通过升降角座55与车架41连接、另一个杆板的底端安装有升降滚轮56,两组升降剪刀杆52的升降滚轮56间通过销轴一57连接,所述升降伺服电缸53安装在车架41上,升降伺服电缸53的输出端连接有升降拉杆58,所述升降拉杆58的另一端与销轴一57上的连接套59相连。所述座椅横移机构6包括座椅61和设在座椅61底部两侧且与平板51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编机车间内的挡车工用助力小车,其特征在于,数个经编机(1)在车间内纵向排列,在经编机(1)外围铺设环形的踏步板导轨(2),所述踏步板导轨(2)包括内外侧的两条移动轨道(7)和中间的踏步板槽(8),助力小车(3)置于踏步板导轨(2)上方,所述助力小车(3)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平移小车(4)、升降机构(5)和座椅横移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编机车间内的挡车工用助力小车,其特征在于,数个经编机(1)在车间内纵向排列,在经编机(1)外围铺设环形的踏步板导轨(2),所述踏步板导轨(2)包括内外侧的两条移动轨道(7)和中间的踏步板槽(8),助力小车(3)置于踏步板导轨(2)上方,所述助力小车(3)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平移小车(4)、升降机构(5)和座椅横移机构(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机车间内的挡车工用助力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小车(4)包括车架(41)、滚轮(42)和伺服电机(43),所述滚轮(42)通过销轴安装在车架(41)的四角位置且置于相应一侧的移动轨道(7)上方,所述伺服电机(43)安装在车架(41)内侧、通过销轴与滚轮(42)连接,在车架(41)上靠近经编机(1)的一侧设有踏步板(44),所述踏步板(44)置于踏步板槽(8)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编机车间内的挡车工用助力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平板(51)、呈内外侧排布的两组升降剪刀杆(52)和升降伺服电缸(53),每组升降剪刀杆(52)包括两块杆板且两块杆板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形成剪刀状,两组升降剪刀杆(52)的中部通过升降中心轴(54)搭成升降结构,组成升降剪刀杆(52)的杆板的上端均通过升降角座(55)与平板(51)底部连接,其中一个杆板的底端通过升降角座(55)与车架(41)连接、另一个杆板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其岳坤白奕巍赵家琪王菡珠王水石晶雨
申请(专利权)人:五洋纺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