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及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63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及无人机,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包括连接架、支撑架,支撑架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架上,便于快速装卸,支撑架上连接有若干独立工作的挂载组件,形成组合挂载机构,挂载组件用于承载或投放救生圈,从而实现多个救生圈的组合挂载,挂载组件独立运动,使得各个挂载机构上的救生圈的承载和投放互不影响,实现根据待救援人员和地点的不同进行适应性投放救生圈的目的。具有上述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的无人机,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A lifebuoy combined mounting mechanism and UAV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scue equipment, and provides a lifebuoy combined mounting mechanism and a UAV. The lifebuoy combined moun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connecting frame and a support frame, the support frame is detachable and installed on the connecting fram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quick loading and unloading. The support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number of independent working mounting components, forming a combined mounting mechanism, and the mounting components are used for carrying or releasing rescue So as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lifebuoys and the independent movement of the mounting components, so that the load and release of lifebuoys on each mounting mechanism do not affect each other,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daptive release of lifebuoy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ersonnel and locations to be rescued. The UAV with the lifebuoy combination mounting mechanism has the same beneficia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及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救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及无人机。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无人机代替人工进行作业,实现高效便捷的工作特点,目前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包括了军事行动、地质勘测、物流运输、农业应用、影视拍摄、消防抗灾以及救援巡查等诸多领域。例如,可利用无人机挂载救生圈到达相应地点进行抛投,从而实现水上的快速救援,现有的无人机通常在底部设置挂载机构,可挂载单个救生圈,或多个救生圈堆叠后统一挂载,运行到相应地点进行投放。其中,挂载单个救生圈的无人机一次救援仅能投放一个救生圈,当待救援人数较多且位置集中时,需要同时发出多个无人机进行救生圈的抛投,当无人机数量不足时,还需要进行往复运输,救援效率低;多个救生圈堆叠后统一挂载的无人机,如果进行单次抛投,则需要将多个救生圈进行统一固定后再挂载到无人机上,但抛投后不便于待救援者获取和使用,并且不适用于多个待救援人分散在不同位置的情况,适应性较差,不能根据待救援人数和地点的不同而进行相应数量救生圈的抛投,不利于快速救援。因此,需要提供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可对多个救生圈同时挂载、分次抛投。并提供具有该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的无人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包括连接架、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若干独立工作的挂载组件,所述挂载组件用于承载或投放救生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架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架周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连接架的中心呈中心对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载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载组件上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套设在上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挂载组件通过所述卡箍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载组件包括用于夹持救生圈的夹爪和用于驱动所述夹爪运动的驱动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爪包括若干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竖直段,所述第一活动杆铰接在所述竖直段上,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两端可沿该铰接点转动,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上端通过拉绳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拉绳可带动所述第一活动杆摆动;所述第二活动杆铰接在所述竖直段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下方,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两端可沿该铰接点转动,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下端分别与一联动杆两端铰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下端向外弯曲,用于承载救生圈;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上端,所述弹性件具有使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上端往内运动的趋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支架上还设置有抵持杆,所述抵持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竖直段的上端,并向外伸,用于抵持装在所述夹爪上的救生圈的上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元件和绕线盘,所述动力元件能驱动所述绕线盘正转或反转,所述绕线盘用于对所述拉线进行卷线或放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铰接座,每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有支撑杆可沿其铰接处向安装座的同一侧旋转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和上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挂载接口,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架连接在所述挂载接口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包括连接架、支撑架,支撑架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架上,便于快速装卸,支撑架上连接有若干独立工作的挂载组件,形成组合挂载机构,挂载组件用于承载或投放救生圈,从而实现多个救生圈的组合挂载,挂载组件独立运动,使得各个挂载机构上的救生圈的承载和投放互不影响,实现根据待救援人员和地点的不同进行适应性投放救生圈的目的。具有上述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的无人机,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图1为本技术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所示实施例的仰视图;图3为本实用中支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中支架组件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挂载救生圈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支撑架与安装座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支撑架向安装座折叠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等方位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图1为本技术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所示实施例的仰视图,参考图1、2,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包括连接架1、支撑架2,该支撑架2可拆卸地安装在该连接架1上,便于快速装卸,支撑架2上连接有若干独立工作的挂载组件3,形成组合挂载机构,挂载组件3用于承载或投放救生圈,从而实现多个救生圈的组合挂载,挂载组件3独立运动,使得各个挂载机构上的救生圈的承载和投放互不影响,实现根据待救援人员和地点的不同进行投放的目的。连接架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支撑架2的安装座11,安装座11对称设置在连接架1周围,支撑架2包括若干支撑杆21,支撑杆2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1上,挂载组件3固定安装在支撑杆21的另一端,支撑架2相对连接架1的中心呈中心对称。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包括两根支撑杆21,两根支撑杆21分别连接在连接架1两侧相对称的两个安装座11上。使得支撑架2整体相对连接架1的中心呈中心对称。便于均衡挂载重量,避免重量分布不均而影响挂载和飞行。支撑杆21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座11上,例如支撑杆21的端部设置外螺纹,安装座11上设置有与该支撑杆21的外螺纹配合连接的内螺纹孔,安装时,只需将支撑杆21旋入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若干独立工作的挂载组件,所述挂载组件用于承载或投放救生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支撑架上连接有若干独立工作的挂载组件,所述挂载组件用于承载或投放救生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支撑架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架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支撑架相对所述连接架的中心呈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组件上设置有卡箍,所述卡箍套设在上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挂载组件通过所述卡箍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组件包括用于夹持救生圈的夹爪和用于驱动所述夹爪运动的驱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救生圈组合挂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若干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第一活动杆、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保卫
申请(专利权)人:哈瓦国际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