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杆压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56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杆压紧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轴向压紧底座、沿轴向压紧底座的轴向可移动且可固定的导向轴以及可沿导向轴的轴向移动的压紧部;导向轴的一端与轴向压紧底座连接,另一端与压紧部弹性连接,压紧部设置有用于为连杆提供压紧力的弹性部件,压紧部相对于导向轴沿导向轴的轴向伸缩移动,以改变弹性部件对连杆的压紧力。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杆压紧机构可通过调整导向轴与轴向压紧底座的相对运动,对弹性部件的压紧力进行调整,并在获得合适的压紧力后将导向轴固定,从而可以使用合适的压紧力对连杆进行压紧,避免因连杆松动或过紧而影响加工质量或生产效率。

A kind of connecting rod press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ng rod press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axial pressing base, an axially movable and fixable guide shaft along the axial pressing base and a pressing part which can move axially along the guide shaft; one end of the guide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xial pressing base, the other end is elas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ing part, and the press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which is used to provide the pressing force for the connecting rod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ompression force of the elastic part on the connecting rod, the compression part moves along the axial expansion of the guiding shaft with respect to the guiding shaft.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connecting rod compression mechanism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compression force of the elastic parts by adjusting the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guide shaft and the axial compression base, and fix the guide shaft after obtaining the appropriate compression force, so that the connecting rod can be compressed with the appropriate compression force, so as to avoid affecting the processing quality or production efficiency due to the loosening or over tightening of the connecting rod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杆压紧机构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杆压紧机构。
技术介绍
在发动机制造行业,连杆盖与连杆是一一对应的,为了避免安装过程中出错,需要对连杆进行打码。现有技术中对连杆进行打码时,首先需要将连杆进行固定:将连杆放置于用于放置连杆的钢架上,用手摇动压紧机构使压紧套靠近连杆直至将连杆压紧。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连杆压紧机构采用运动非常缓慢的滚珠丝杠的传动方式,在压紧和松开时需要反复的进行手摇轮盘,这极大的增加了劳动强度同时也增加工作时间;另外,连杆的压紧力完全靠手摇,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不能保证连杆压紧力的准确性,存在压紧力不够或过紧的情况,影响打码质量和打码效率。综上所述,如何避免现有技术中连杆压紧机构压紧力不合适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杆压紧机构,可以为连杆提供合适的压紧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杆压紧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轴向压紧底座、沿所述轴向压紧底座的轴向可移动且可固定的导向轴以及可沿所述导向轴的轴向移动的压紧部;所述导向轴的一端与所述轴向压紧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紧部弹性连接,所述压紧部设置有用于为所述连杆提供压紧力的弹性部件,所述压紧部相对于所述导向轴沿所述导向轴的轴向伸缩移动,以改变所述弹性部件对所述连杆的压紧力。优选的,所述轴向压紧底座套装于所述导向轴的外周部,所述轴向压紧底座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导向轴移动距离和固定位置的通孔,球头手柄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向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通孔包括用于限制所述导向轴沿所述轴向压紧底座的移动距离的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用于使所述导向轴相对于所述轴向压紧底座固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轴向压紧底座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且垂直。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连接处设置有圆角结构。优选的,所述压紧部包括可沿所述导向轴的轴向移动的压杆以及用于压紧所述连杆的压紧套;所述压杆与所述压紧套固定连接,所述压杆相对于所述导向轴移动,以改变所述弹性部件对所述连杆的压紧力。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套装于所述压杆的外周部。优选的,所述压杆沿其轴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导向轴沿其径向固定设置有端部位于所述凹槽内、可沿所述凹槽长度方向活动的挡销,以使所述压杆在所述凹槽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挡销贴合至所述凹槽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挡销贴合的范围内相对于所述导向轴移动。优选的,所述压紧套为尼龙压紧套。优选的,所述轴向压紧底座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连杆型号的传感器。优选的,所述轴向压紧底座垂直于所述轴向方向设置有加强筋。本技术提供的连杆压紧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轴向压紧底座、沿轴向压紧底座的轴向可移动且可固定的导向轴以及可沿导向轴的轴向移动的压紧部;导向轴的一端与轴向压紧底座连接,另一端与压紧部弹性连接,压紧部设置有用于为连杆提供压紧力的弹性部件,压紧部相对于导向轴沿导向轴的轴向伸缩移动,以改变弹性部件对连杆的压紧力。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使导向轴相对于轴向压紧底座沿轴向移动,以使压紧部靠近连杆,直至压紧部与连杆接触;继续使导向轴相对于轴向压紧底座沿轴向移动靠近连杆,由于压紧部与导向轴之间弹性连接,且压紧部设置有用于对连杆提供压紧力的弹性部件,因此导向轴相对于轴向压紧底座沿轴向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压紧部相对于导向轴沿轴向移动,从而使弹性部件对连杆的压紧力增加,当压紧力到达合适数值之后,将导向轴相对于轴向压紧底座固定。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连杆压紧机构可通过调整导向轴与轴向压紧底座的相对运动,对弹性部件的压紧力进行调整,并在获得合适的压紧力后将导向轴固定,从而可以使用合适的压紧力对连杆进行压紧,避免因连杆松动或过紧而影响加工质量或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连杆压紧机构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正视图;图4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俯视图;图5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轴向压紧底座及导向轴的俯视图;图6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压紧套的侧视图;图7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压紧套的正视图;图8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导向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压紧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球头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挡销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传感器的侧视图。图1-13中:1为轴向压紧底座、2为压紧套、3为压杆、4为导向轴、5为压紧弹簧、6为球头手柄、7为挡销、8为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连杆压紧机构,可以为连杆提供合适的压紧力。请参考图1-13,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连杆压紧机构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正视图;图4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俯视图;图5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轴向压紧底座及导向轴的俯视图;图6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压紧套的侧视图;图7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压紧套的正视图;图8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导向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压紧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球头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挡销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所示连杆压紧机构的传感器的侧视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杆压紧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轴向压紧底座1、沿轴向压紧底座1的轴向可移动且可固定的导向轴4以及可沿导向轴4移动的压紧部;导向轴4的一端与轴向压紧底座1连接,另一端与压紧部弹性连接,压紧部包括用于为连杆提供压紧力的弹性部件,压紧部相对于导向轴4沿导向轴4的轴向伸缩移动,以改变弹性部件对连杆的压紧力。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压紧部可以包括对连杆进行压紧的压紧件,压紧件与导向轴4之间通过弹性部件弹性连接,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杆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的轴向压紧底座(1)、沿所述轴向压紧底座(1)的轴向可移动且可固定的导向轴(4)以及可沿所述导向轴(4)的轴向移动的压紧部;所述导向轴(4)的一端与所述轴向压紧底座(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紧部弹性连接,所述压紧部设置有用于为所述连杆提供压紧力的弹性部件,所述压紧部相对于所述导向轴(4)沿所述导向轴(4)的轴向伸缩移动,以改变所述弹性部件对所述连杆的压紧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的轴向压紧底座(1)、沿所述轴向压紧底座(1)的轴向可移动且可固定的导向轴(4)以及可沿所述导向轴(4)的轴向移动的压紧部;所述导向轴(4)的一端与所述轴向压紧底座(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紧部弹性连接,所述压紧部设置有用于为所述连杆提供压紧力的弹性部件,所述压紧部相对于所述导向轴(4)沿所述导向轴(4)的轴向伸缩移动,以改变所述弹性部件对所述连杆的压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压紧底座(1)套装于所述导向轴(4)的外周部,所述轴向压紧底座(1)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导向轴(4)移动距离和固定位置的通孔,球头手柄(6)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向轴(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用于限制所述导向轴(4)沿所述轴向压紧底座(1)的移动距离的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用于使所述导向轴(4)相对于所述轴向压紧底座(1)固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轴向压紧底座(1)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且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杆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连接处设置有圆角结构。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随运龙王标樊霄吴建松王露周智勇梁加刚万阳于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