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型材加工中心用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04123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型材加工中心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框架,所述上料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套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上焊接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上套接有限位滑套,所述限位滑套的顶部焊接有夹板,两个所述限位滑套之间设置有承重块,两个所述限位滑套与承重块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所述承重块焊接有承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螺纹杆的转动,带动螺纹套进行移动,进而使得限位滑套能够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实现了自动上料的操作,避免操作人员受到伤害,两个夹板配合承重块和承重板,使得在加工过程中,随着承重板顶部的压力增大,两个夹板与铝型材之间的夹持力度也将增大,最终提高了铝型材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aluminum profile machining cen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an aluminum profile machining center, which comprises a feeding frame, the inner part of the feed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threaded rod, the threaded rod is sleeved with a threaded sleeve, the threaded sleeve is welded with a limited position sliding rod, the limited position sliding rod is sleeved with a limited position sliding sleeve, the top of the limited position sliding sleeve is welded with a splint, and the two limited position sliding sleeves are arranged between A bearing block is arranged, a tension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limit sliding sleeves and the bearing block, and the bearing block is welded with a bearing plate.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screw sleeve is driven to move by the rotation of the screw rod, so that the limit sliding sleeve can move forward and backward, so as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feeding operation, and avoid the injury of the operator. The two splints cooperate with the bearing block and the bearing plate, so that in the process of process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ressure on the top of the bearing plate, the clamping between the two splints and the aluminum profile is realized The strength will also increase, and final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aluminum profile in the process of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型材加工中心用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金属加工
,具体为一种铝型材加工中心用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铝型材镀钛金工艺,属于镀膜技术,它是在常规镀钛工艺基础上增加预镀和电镀工艺步骤,铝型材工艺是将活化后的镀件置于食盐和盐酸的水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电镀工艺的镀液成分包括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糖精、光亮剂。本工艺具有简单、实用、效果佳等优点,本工艺制得的钛金铝型材其膜层硬度HV≈1500、同等条件下比镀22K金耐磨150倍,可加工成各种形态的金色、彩色,黑色等光亮的多种系列铝型材产品。铝型材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上料,而现有的上料过程往往通过人工上料的方式进行上料,这样的上料方式速度较慢,且极易在加工过程中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现有的铝型材固定装置往往稳定性较差,当铝型材的顶部受到压力后,铝型材两侧的夹板往往难以保持铝型材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加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铝型材在上料过程中易对操作人员造成损害以及铝型材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铝型材加工中心用自动上料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铝型材加工中心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框架,所述上料框架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螺纹杆,另一侧焊接有矩形滑杆,其中螺纹杆的一端与上料框架的内表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上料框架,且延伸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上套接有螺纹套,所述矩形滑杆上套接有上料滑套,所述螺纹套与上料滑套之间焊接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上水平端两侧对称套接有限位滑套,所述限位滑套的顶部焊接有夹板,两个所述限位滑套之间中心处底部设置有承重块,两个所述限位滑套的底部与承重块的两端均设置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两端均通过销轴与连接底座弹性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底座中的一个与限位滑套的底部焊接,另一个与承重块的一端焊接,所述承重块的顶部通过连接杆焊接有承重板。其中,所述驱动电机与上料框架螺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上料滑套的横截面呈矩形结构,且上料滑套与矩形滑杆之间为过渡配合。其中,所述限位滑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位滑杆关于限位滑套水平中线对称设置。其中,两个所述夹板的内侧设置有软性垫片。其中,所述承重板的宽度大于两个限位滑杆的竖直端外间距。其中,两个所述拉伸弹簧与水平线的夹角均为45°。其中,所述承重板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凸块。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框架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螺纹杆,另一侧设置有矩形滑杆,通过螺纹杆上的螺纹套和矩形滑杆上的上料滑套,使得两个夹板能够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实现通过夹板对铝型材进行上料,上料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需靠近铝型材加工装置,从而避免了加工过程中对操作人员造成的损害。2、本技术中,两个夹板均通过限位滑套与限位滑杆滑动连接,而两个夹板之间的底部设置有承重块,承重块的顶部设置有承重板,当铝型材放置在承重板的顶部后,承重块将会下降,而下降的承重块将通过拉伸弹簧将两个夹板向中间靠拢,从而使得在加工过程中,随着铝型材顶部压力的增加,两个夹板的夹持力度越大,从而提高了铝型材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中上料框架的顶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限位滑套的侧视图。图中标记:1、螺纹杆;2、螺纹套;3、夹板;4、承重板;5、限位滑杆;6、限位滑套;7、上料滑套;8、矩形滑杆;9、连接底座;10、销轴;11、拉伸弹簧;12、连接杆;13、承重块;14、上料框架;15、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一种铝型材加工中心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框架14,上料框架14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螺纹杆1,另一侧焊接有矩形滑杆8,其中螺纹杆1的一端与上料框架14的内表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通过转轴使得螺纹杆1可与上料框架14相对转动,另一端贯穿上料框架14,且螺纹杆1与上料框架14贯穿部分通过轴承套转动连接,且延伸端与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螺纹杆1上套接有螺纹套2,矩形滑杆8上套接有上料滑套7,螺纹套2与上料滑套7之间焊接有限位滑杆5,限位滑杆5上水平端两侧对称套接有限位滑套6,限位滑套6的顶部焊接有夹板3,两个限位滑套6之间中心处底部设置有承重块13,两个限位滑套6的底部与承重块13的两端均设置有拉伸弹簧11,拉伸弹簧11的两端均通过销轴10与连接底座9弹性连接,两个连接底座9中的一个与限位滑套6的底部焊接,另一个与承重块13的一端焊接,承重块13的顶部通过连接杆12焊接有承重板4。进一步的,驱动电机15与上料框架14螺栓固定连接,提高驱动电机15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上料滑套7的横截面呈矩形结构,且上料滑套7与矩形滑杆8之间为过渡配合,通过矩形结构,防止上料滑套7在移动过程中自身发生转动,提高上料滑套7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的,限位滑杆5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限位滑杆5关于限位滑套6水平中线对称设置,通过两个限位滑杆5提高限位滑套6的稳定性。进一步的,两个夹板3的内侧设置有软性垫片,避免夹板3对铝型材的损伤。进一步的,承重板4的宽度大于两个限位滑杆5的竖直端外间距,防止承重板4由于承受压力过大而导致掉落的情况。进一步的,两个拉伸弹簧11与水平线的夹角均为45°,通过45°夹角,使得两个拉伸弹簧11具有更大的转动范围。进一步的,承重板4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凸块,防止铝型材在承重板4上滑动,提高铝型材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工作原理:首先,将铝型材放置在承重板4的顶部,承重板4的顶部在受到压力后将向下运动,且通过连接杆12将承重块13向下挤压,承重块13的向下运动,将带动两个拉伸弹簧11向中间靠拢,从而使得两个限位滑套6在限位滑杆5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进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型材加工中心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框架(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框架(14)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螺纹杆(1),另一侧焊接有矩形滑杆(8),其中螺纹杆(1)的一端与上料框架(14)的内表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上料框架(14),且延伸端与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上套接有螺纹套(2),所述矩形滑杆(8)上套接有上料滑套(7),所述螺纹套(2)与上料滑套(7)之间焊接有限位滑杆(5),所述限位滑杆(5)上水平端两侧对称套接有限位滑套(6),所述限位滑套(6)的顶部焊接有夹板(3),两个所述限位滑套(6)之间中心处底部设置有承重块(13),两个所述限位滑套(6)的底部与承重块(13)的两端均设置有拉伸弹簧(11),所述拉伸弹簧(11)的两端均通过销轴(10)与连接底座(9)弹性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底座(9)中的一个与限位滑套(6)的底部焊接,另一个与承重块(13)的一端焊接,所述承重块(13)的顶部通过连接杆(12)焊接有承重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型材加工中心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框架(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框架(14)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螺纹杆(1),另一侧焊接有矩形滑杆(8),其中螺纹杆(1)的一端与上料框架(14)的内表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贯穿上料框架(14),且延伸端与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上套接有螺纹套(2),所述矩形滑杆(8)上套接有上料滑套(7),所述螺纹套(2)与上料滑套(7)之间焊接有限位滑杆(5),所述限位滑杆(5)上水平端两侧对称套接有限位滑套(6),所述限位滑套(6)的顶部焊接有夹板(3),两个所述限位滑套(6)之间中心处底部设置有承重块(13),两个所述限位滑套(6)的底部与承重块(13)的两端均设置有拉伸弹簧(11),所述拉伸弹簧(11)的两端均通过销轴(10)与连接底座(9)弹性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底座(9)中的一个与限位滑套(6)的底部焊接,另一个与承重块(13)的一端焊接,所述承重块(13)的顶部通过连接杆(12)焊接有承重板(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型材加工中心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海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铭控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