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湿法混合制粒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023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制粒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湿法混合制粒器,包括机身和锅体,所述机身顶部设置有锅体,所述锅体顶部设置有第一锅盖,所述第一锅盖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进料口、水管、排气口和进液口,且水管底端与球形喷头相通连接,所述球形喷头设置在锅体的内部,所述第一锅盖前侧通过合页与第二锅盖铰接,所述第二锅盖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机身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的倾斜方向不同,从而使得搅拌时产生不同方向的力,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物料搅拌混合均匀,效率更高,通过设置有凸块,可以物料搅拌混合地更加均匀,通过设置有球形喷头,方便清洗锅体,方便以后制粒使用。

An efficient wet mixed gran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ranulator and discloses an efficient wet mixed granulator,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nd a pot body, the top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ot body, the top of the po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ot cover, the top of the first pot cover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feed inlet, a water pipe, an exhaust port and a liquid inlet from left to right,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wat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pherical nozzle, and the spherical nozzle The front side of the first pot cover is hinged with the second pot cover through a hinge, the top of the second pot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and the interior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motor. The first blade, the second blade and the third blad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ve different tilt directions, so that the force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are generated during mixing, and the materials can be mixed evenly and efficiently in a short time. By setting convex blocks, the materials can be mixed more evenly. By setting a spherical nozzle, the boiler body can be cleaned easily and the granulation can be used l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湿法混合制粒器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湿法混合制粒器,属于制粒器

技术介绍
湿法制粒是在药物粉末中加入黏合剂,靠黏合剂的桥架或黏结作用使粉末聚结在一起而制备颗粒的方法。它包括挤压制粒、转动制粒、流化制粒和搅拌制粒等。湿法制成的颗粒经过表面润湿,具有颗粒质量好,外形美观、耐磨性较强、压缩成型性好等优点,在医药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现有的湿法混合制粒器混合效果不好,制粒效率较低,且使用后清洗起来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湿法混合制粒器,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的倾斜方向不同,从而使得搅拌时产生不同方向的力,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物料搅拌混合均匀,效率更高,通过设置有凸块,可以物料搅拌混合地更加均匀,通过设置有球形喷头,方便清洗锅体,方便以后制粒使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湿法混合制粒器,包括机身和锅体,所述机身顶部设置有锅体,所述锅体顶部设置有第一锅盖,所述第一锅盖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进料口、水管、排气口和进液口,且水管底端与球形喷头相通连接,所述球形喷头设置在锅体的内部,所述第一锅盖前侧通过合页与第二锅盖铰接,所述第二锅盖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机身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顶部与搅拌轴转动连接,且搅拌轴设置在锅体的内部底端,所述搅拌轴外部与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均焊接,所述机身顶部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左端与切割轴转动连接,且切割轴设置在锅体的内部右壁上,所述切割轴上设置有刀片,所述机身顶部右端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输出端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电性连接,所述锅体左侧底端与出料筒连接,所述出料筒左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与活塞杆连接,且活塞杆设置在出料筒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箱顶部设置有散热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锅体内部底端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半圆形的凸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的倾斜方向各不相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缸两端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的倾斜方向不同,从而使得搅拌时产生不同方向的力,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物料搅拌混合均匀,效率更高,通过设置有凸块,可以物料搅拌混合地更加均匀,通过设置有球形喷头,方便清洗锅体,方便以后制粒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效湿法混合制粒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效湿法混合制粒器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效湿法混合制粒器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效湿法混合制粒器锅体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机身;2、锅体;3、第一锅盖;4、第二锅盖;5、进料口;6、进液口;7、把手;8、机箱;9、散热罩;10、控制箱;11、出料筒;12、气缸;13、第一电机;14、凸块;15、第二电机;16、搅拌轴;17、第一叶片;18、第二叶片;19、第三叶片;20、活塞杆;21、切割轴;22、刀片;23、排气口;24、球形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一种高效湿法混合制粒器,包括机身1和锅体2,所述机身1顶部设置有锅体2,所述锅体2顶部设置有第一锅盖3,所述第一锅盖3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进料口5、水管、排气口23和进液口6,且水管底端与球形喷头24相通连接,所述球形喷头24设置在锅体2的内部,方便清洗锅体2,所述第一锅盖3前侧通过合页与第二锅盖4铰接,所述第二锅盖4顶部设置有把手7,所述机身1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顶部与搅拌轴16转动连接,且搅拌轴16设置在锅体2的内部底端,所述搅拌轴16外部与第一叶片17、第二叶片18和第三叶片19均焊接,所述第一叶片17、第二叶片18和第三叶片19的倾斜方向各不相同,从而使得搅拌时产生不同方向的力,可以在短时间内使物料搅拌混合均匀,效率更高,所述锅体2内部底端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半圆形的凸块14,使得搅拌更加均匀,所述机身1顶部设置有机箱8,所述机箱8顶部设置有散热罩9,起到散热的效果,所述机箱8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左端与切割轴21转动连接,且切割轴21设置在锅体2的内部右壁上,所述切割轴21上设置有刀片22,所述机身1顶部右端设置有控制箱10,所述控制箱10输出端与第一电机13和第二电机15均电性连接,所述锅体2左侧底端与出料筒11连接,所述出料筒11左端设置有气缸12,所述气缸12两端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所述气缸12与活塞杆20连接,且活塞杆20设置在出料筒11的内部,活塞杆20在出料筒11内部向左运动,从而使得制好的粒子通过出料筒11排出。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高效湿法混合制粒器,使用时,通过进料口5加入物料,通过控制箱10启动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带动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转动,通过进液口6加入粘合剂,通过控制箱10启动第一电机13,使得切割轴21转动,从而带动刀片22对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切割,气缸12带动活塞杆20运动,从而使切割后的颗粒通过出料筒11排出,通过球形喷头24对锅体2进行清洗,方便下次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湿法混合制粒器,包括机身(1)和锅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顶部设置有锅体(2),所述锅体(2)顶部设置有第一锅盖(3),所述第一锅盖(3)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进料口(5)、水管、排气口(23)和进液口(6),且水管底端与球形喷头(24)相通连接,所述球形喷头(24)设置在锅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锅盖(3)前侧通过合页与第二锅盖(4)铰接,所述第二锅盖(4)顶部设置有把手(7),所述机身(1)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顶部与搅拌轴(16)转动连接,且搅拌轴(16)设置在锅体(2)的内部底端,所述搅拌轴(16)外部与第一叶片(17)、第二叶片(18)和第三叶片(19)均焊接,所述机身(1)顶部设置有机箱(8),所述机箱(8)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左端与切割轴(21)转动连接,且切割轴(21)设置在锅体(2)的内部右壁上,所述切割轴(21)上设置有刀片(22),所述机身(1)顶部右端设置有控制箱(10),所述控制箱(10)输出端与第一电机(13)和第二电机(15)均电性连接,所述锅体(2)左侧底端与出料筒(11)连接,所述出料筒(11)左端设置有气缸(12),所述气缸(12)与活塞杆(20)连接,且活塞杆(20)设置在出料筒(11)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湿法混合制粒器,包括机身(1)和锅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顶部设置有锅体(2),所述锅体(2)顶部设置有第一锅盖(3),所述第一锅盖(3)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进料口(5)、水管、排气口(23)和进液口(6),且水管底端与球形喷头(24)相通连接,所述球形喷头(24)设置在锅体(2)的内部,所述第一锅盖(3)前侧通过合页与第二锅盖(4)铰接,所述第二锅盖(4)顶部设置有把手(7),所述机身(1)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顶部与搅拌轴(16)转动连接,且搅拌轴(16)设置在锅体(2)的内部底端,所述搅拌轴(16)外部与第一叶片(17)、第二叶片(18)和第三叶片(19)均焊接,所述机身(1)顶部设置有机箱(8),所述机箱(8)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左端与切割轴(21)转动连接,且切割轴(21)设置在锅体(2)的内部右壁上,所述切割轴(21)上设置有刀片(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证明王克祥贺峰
申请(专利权)人:绿健园新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