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伟金专利>正文

给水可控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92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和水利工程、桥涵配套使用的,用于防洪、防旱的给水可控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调节阀管体、调节阀盖构成,关键在于调节阀管体是工形圆柱空心管体,在管体一端通过销轴连接调节阀盖,使阀盖和管体相盖合。该装置能与水利工程中的桥、涵配套使用,利用水的流量大小,自动控制给水调节阀的开启和关闭,可防洪、排涝、防旱、蓄水、自动调节水量,其设计合理,制作工艺简单。(*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水利工程中用于蓄水、防洪、排涝、防旱的给水可控调节阀。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条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蓄水、防旱、排涝,国家大量兴修了水利工程,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挖井、修渠,建立调节坝,调节闸利用涵洞等设施,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即没有合理的系统的水利调节工程设施,工程蓄排单一,要么只蓄,要么只排,在出现足以造成旱灾或涝灾时,不能自动调节水量,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给水可控调节装置问世。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和水利工程桥、涵、坝配套使用的,用于蓄水、防洪、排涝、防旱的给水可控调节阀。本技术主要由调节阀管体(1),调节阀盖(2),肖轴(3),阀垫(4),肖子(5)构成,关键在于调节阀管体(1)是一工型园柱空心管体,在管体的一端通过肖轴(3),阀垫(4),肖子(5)连接调节阀盖(2),阀盖(2)和管体(1)相盖合,调节阀盖(2)是一园形盘体,其上有一园形凸台。本技术安装在防旱除涝水利调节工程中(桥、涵工程中间最下部位),各种地形的引水前端,也就是泄水区未端。根据范围的大小可用大、中、小型给水可控调节阀,来控制水的流向,只能是供水方,流向需水方向,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如需水方(干渠或支渠)内的水面低于供水方(主河或干渠)内的水面时,水就不断的由供方流向需水方向,而用于防旱,补源(地下水位)当需水方(农田灌区)因局部暴雨而导致其水面高于坝面时,足以造成涝灾时,本技术可自动关闭,控制部分水量,多余部分的水可流入主干渠或河道而防涝灾。当供水方水量极少,不能流入需水方,本技术自动关闭,当需水方降水时,水就蓄在渠涵内而不致流失,本技术在水利工程上具有引、排、蓄、补作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和水利工程中的渠、涵配套使用,利用水的流量大小,自动控制给水调节阀的开启和关闭,可蓄水防洪、排涝、防旱自动调节水量,其设计合理、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用途广,寿命长,广泛应用于全国广大农村的水利工程设施中,是一种新型的给水可控调节阀装置。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示意图图2本技术示意图(1)调节阀管体(2)调节阀盖(3)肖轴(4)阀垫(5)肖子实施例调节阀管体(1)由金属材料制成工型园空心管体,调节阀盖是用金属材料制成园形盘体,上有一园形凸台,管体(1)和阀盖(2)通过肖轴(3),阀垫(4)肖子(5)连接。管体(1)和阀盖(2)相盖合,给水可控调节阀,可制成不同尺寸的系列产品。本技术管体直径可制成1000mm,500mm,300mm。权利要求1.一种给水可控调节阀,由调节阀管体、调节阀盖构成,其特征在于调节阀管体(1)是工形园柱空心管体,在管体一端通过肖轴(3)连接调节阀盖(2),阀盖和管体(1)相盖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可控调节阀,其特征在于调节阀盖是一园形盘体,其上有一园形凸台。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和水利工程、桥涵配套使用的,用于防洪、防旱的给水可控调节阀。本技术主要由调节阀管体、调节阀盖构成,关键在于调节阀管体是工形圆柱空心管体,在管体一端通过销轴连接调节阀盖,使阀盖和管体相盖合。该装置能与水利工程中的桥、涵配套使用,利用水的流量大小,自动控制给水调节阀的开启和关闭,可防洪、排涝、防旱、蓄水、自动调节水量,其设计合理,制作工艺简单。文档编号F16K15/02GK2195672SQ94210480公开日1995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3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3日专利技术者王伟金, 李进臣, 赵承志, 李东振, 杨来福 申请人:王伟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给水可控调节阀,由调节阀管体、调节阀盖构成,其特征在于调节阀管体(1)是工形园柱空心管体,在管体一端通过肖轴(3)连接调节阀盖(2),阀盖和管体(1)相盖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金李进臣赵承志李东振杨来福
申请(专利权)人:王伟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