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日金专利>正文

无阻缓闭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27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阻缓闭止回阀,在现有微阻缓闭止回阀的基础上,改变配重锤结构,使其重量能随水泵启停而变化,通过配重锤重力矩与阀门重力矩之间的差值及水头作用力启闭阀板。该止回阀完全消除了阀板重力对流体产生的阻力,节能效果好。(*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所述的是一种无阻缓闭止回阀。CN89205900.1提供的“微阻缓闭止回阀”由于采用缓闭系统,在消除水锤、减震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其上设置的配重锤对减轻开启时因阀板重力而对水流体产生的阻力有一定的作用,较旋启式止回阀节能效果好。但该阀的配重锤重量为定值,因此不能完全克服阀板重量对流体产生的阻力,节能效果受到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上述止回阀的基础上,仅改变配重部件结构彻底消除止回阀板重力对水流体产生的阻力的止回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止回阀保持现有阀体和缓闭机构的结构,将现有配重锤变为其配重重量随水泵启停而变化的配重结构。利用配重重力矩与阀板重力矩之间的差值及水头作用力启闭阀板。配重锤由配重球壳,一端与配重球壳相连通,另一端固装在阀板转轴上的空心配重杆,与配重杆相连通的导流软管和导流阀,位于配重球壳内的耐压充气气球构成,导流阀通过导流孔与阀体相连通。配重锤依然如现有技术一样位于阀体外并固定在阀板转轴上,且与阀板在转轴横截投影面上形成一钝角。停泵时,配重重力矩略小于阀板重力矩,耐压充气气球内的气体压力略低于止回阀流体工作压力。当水泵运行达到一定工作压力时,配重球壳内进入一定量的水,气球被逐渐压缩,体积缩小,气压增高,配重锤的重量逐渐增大,配重重力矩逐渐大于阀板重力矩,当耐压气球中的气压与水压平衡时,配重球壳内不再进水,配重锤重量达到设计最大值,于是在配重锤重力矩及水头作用力的作用下,带动转轴旋转,固定在其上的阀板亦随之开启。当停泵时,阀体内流体压力陡降,配重球壳内水被气球压力压迫快速排出,使配重锤重力矩逐渐小于阀板重力矩,再加倒流体作用,阀板自动达到关闭状态。由上可知,阀板的启闭是通过配重力矩与阀板重力矩之间的差值及水头作用力实现的,因而阀板重量对流体不产生阻力作用。本技术由于将配重锤改为其配重重量随水泵启停而变化的配重结构,阀板启闭通过配重力矩与阀板重力矩之间的差值及水头作用力实现,因而完全消除了止回阀重力对流体产生的阻力,节能效果好。本技术有如下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剖视图。图3为图1的配重锤结构示意图。如图示,阀体(1)、安装在阀体(1)进水侧下方的缓闭活塞(2)及上方的转轴(5)、固装在转轴(5)上的阀板(10)均为现有技术中微阻缓闭止回阀的结构,配重锤的安装与位置亦保留现有结构,即配重锤固装在转轴(5)上且位于阀体(1)外,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配重锤位于第二象限,阀板位于第四象限,二者之间成一钝角。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该实施例配重锤由配重球壳(6),一端与配重球壳(6)相连通,另一端固装在转轴(5)上的空心配重杆(8),位于球壳(6)内的耐压充气气球(7),固装在配重杆(8)上且与之相通的管件三通(9),与阀体(1)上进水侧开有导流孔(3)连通的导流阀(11),及连通管件三通(9)和导流阀(11)的导流软管(4)组成。在阀板(10)全开状态,即如图2所示的位置,阀板(10)与水平轴之间的最小夹角为5°~8°,配重杆(8)与水平轴之间的最小夹角为20°~30°。阀板(10)与配重杆(8)之间的钝角α可在140°~170°之间选择。设计中,在水泵正常运行时,使配重重力矩最好大于阀板重力矩0.1~0.3Kg.M,停泵时,使配重重力矩最好小于阀板重力矩0.3~1.0Kg.M。权利要求1.一种无阻缓闭止回阀,包括阀体(1)、安装在阀体(1)进水侧下方的缓闭活塞(2)及上方的转轴(5),固装在转轴(5)上的阀板(10),与阀板(10)在转轴(5)横截面投影面上成一钝角、位于阀体(1)外且固装在转轴(5)上的配重锤,其特征在于配重锤由配重球壳(6),一端与配重球壳(6)相连通,另一端固装在转轴(5)上的空心配重杆(8),位于球壳(6)内的耐压充气气球(7),固装在配重杆(8)上且与之相通的管件三通(9),与阀体(1)上进水侧开的导流孔(3)连通的导流阀(11)及连通管件三通(9)和导流阀(11)的导流软管(4)组成;运行前,耐压充气气球(7)内的气体压力略低于止回阀流体工作压力,配重重力矩略小于阀板重力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配重杆(8)与阀板(10)之间的夹角α最好为140°~170°,阀板全开状态,阀板(10)与水平轴之间的最小夹角为5°~8°,配重杆(8)与水平轴之间的最小夹角为20°~3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在于水泵正常运行时,配重重力矩大于阀板重力矩0.1~0.3Kg.M;停泵时,配重重力矩小于阀板重力矩0.3~1.0Kg.M。专利摘要一种无阻缓闭止回阀,在现有微阻缓闭止回阀的基础上,改变配重锤结构,使其重量能随水泵启停而变化,通过配重锤重力矩与阀门重力矩之间的差值及水头作用力启闭阀板。该止回阀完全消除了阀板重力对流体产生的阻力,节能效果好。文档编号F16K15/02GK2110123SQ91219749公开日1992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1年8月5日 优先权日1991年8月5日专利技术者王日金 申请人:王日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阻缓闭止回阀,包括阀体(1)、安装在阀体(1)进水侧下方的缓闭活塞(2)及上方的转轴(5),固装在转轴(5)上的阀板(10),与阀板(10)在转轴(5)横截面投影面上成一钝角、位于阀体(1)外且固装在转轴(5)上的配重锤,其特征在于:配重锤由配重球壳(6),一端与配重球壳(6)相连通,另一端固装在转轴(5)上的空心配重杆(8),位于球壳(6)内的耐压充气气球(7),固装在配重杆(8)上且与之相通的管件三通(9),与阀体(1)上进水侧开的导流孔(3)连通的导流阀(11)及连通管件三通(9)和导流阀(11)的导流软管(4)组成;运行前,耐压充气气球(7)内的气体压力略低于止回阀流体工作压力,配重重力矩略小于阀板重力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日金
申请(专利权)人:王日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3[中国|青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