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凝给水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阀芯、阀杆和阀盖,阀杆下端伸入阀体内部并且与阀芯连接,阀杆上端伸出阀盖外与驱动机构连接,阀芯上套设有套筒,套筒的底部设置有迷宫盘,阀芯下部设置有一主平衡孔,阀芯上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与主平衡孔连通且向外倾斜的次平衡孔,次平衡孔的孔径大于主平衡孔孔径,阀体的进水流道上设置有双层减压盘,双层减压盘中间设置有减压间隙,每一层减压盘上均设置有若干减压孔,每一层减压盘上的减压孔上下相对交错设置,其中,靠近进水流道进水口的一层减压盘上的减压孔孔径小于另一层减压盘上的减压孔孔径,阀芯与阀座的密封面上设置有堆焊的硬质合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压效果显著,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凝给水调节阀
本技术涉及调节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凝给水调节阀。
技术介绍
给水泵在运行时其出口压力达到20Mpa以上,一般的锅炉无法承如此高的压力,故需要用给水调节阀来降压调节。目前使用的凝给水调节阀以闸阀的形式存在,只能实现阀芯与阀座一次降压,故压降水平只能完成50%。另外,目前的调节阀的阀芯和阀座密封处容易磨损,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且降压效果明显的凝给水调节阀,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凝给水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阀芯、阀杆和阀盖,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阀体内部阀腔连通的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所述阀盖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杆下端伸入所述阀体内部并且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阀杆上端伸出阀盖外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阀芯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迷宫盘,所述阀芯下部设置有一主平衡孔,所述阀芯上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主平衡孔连通且向外倾斜的次平衡孔,所述次平衡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主平衡孔孔径,所述阀体的进水流道上设置有双层减压盘,所述双层减压盘中间设置有减压间隙,每一层减压盘上均设置有若干减压孔,每一层减压盘上的减压孔上下相对交错设置,其中,靠近所述进水流道进水口的一层减压盘上的减压孔孔径小于另一层减压盘上的减压孔孔径,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的密封面上设置有堆焊的硬质合金。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迷宫盘中部的轴向通孔外围周向均布设置有若干迷宫盘进水口,所述轴向通孔外围至少设置有三圈迷宫通道,所述迷宫盘的外围周向均布设置有若干迷宫盘出水口,所述迷宫盘进水口通过迷宫通道与所述迷宫盘出水口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流道低于所述出水流道,形成一低进高出输水流道。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为薄膜式执行机构。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从进水流道进来的高压水依次经过双层减压盘、主平衡孔、次平衡孔、迷宫盘进行多次降压,采用双层减压盘前层减压孔孔径小于后层减压孔孔径的变径方法以及主平衡孔孔径小于次平衡孔孔径的变径方法使得高压水的减压效果更显著;另外,在阀芯与阀座的密封面上设置有堆焊的硬质合金,硬质合金具有很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可以延长调节阀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迷宫盘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所示的凝给水调节阀包括阀体100、阀座200、阀芯300、阀杆400、阀盖500和薄膜式执行机构800,阀体100上设置有与阀体内部阀腔103连通的进水流道101和出水流道102,进水流道101低于出水流道102,形成一低进高出输水通道,可有效降低流阻,减少冲蚀,延长阀体100的使用寿命。阀盖500通过螺栓紧固件510固定在阀体100上,阀杆400下端伸入阀体100内部并且与阀芯300连接,阀杆400上端伸出阀盖500外与薄膜式执行机构800连接,薄膜式执行机构800驱动阀杆400上下运动。在阀芯340上套设有套筒700,套筒700的底部设置有迷宫盘710,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迷宫盘710中部具有一轴向通孔711,轴向通孔711外围周向均布设置有若干进水口 713,轴向通孔711外围设置有四圈迷宫通道714,迷宫通道714由与轴向通孔711同轴且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隔块715所围成,迷宫盘710的外围周向均布设置有若干出水口 712,进水口 713通过迷宫通道714与出水口 712连通,所以水流从进水口 713进入迷宫盘710内,经过迷宫通道714的扰流作用,达到降压效果,从出水口 712送到出水流道102。阀芯300下部设置有一主平衡孔310,阀芯300上部均布设置有四个与主平衡孔310连通且向外倾斜的次平衡孔320,且次平衡孔320的孔径大于主平衡孔310的孔径,主平衡孔310和次平衡孔320进行降压,能够使水压经过主平衡孔310、次平衡孔320后达到降压目的,通过次平衡孔320的水流会给阀芯310向下的压力,促使阀芯300与阀座200密封。阀芯300外围设置有密封圈340,密封圈340上设置有挡环330,进一步提高阀芯300的密封性。阀体100的进水流道101上设置有双层减压盘600,双层减压盘600包括两个减压盘610、620,两个减压盘610、620中间留有减压间隙630,每一减压盘610、620上分别设置有若干减压孔611、721,减压盘610上的减压孔611和减压盘620上的减压孔621上下相对交错设置,且减压盘610上的减压孔611孔径小于减压盘620上的减压孔621孔径,所以水流从进水通道110进来后经过双层减压盘700达到预降压效果。阀芯300与阀座200的密封面上设置有堆焊的硬质合金350,硬质合金350具有很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可以延长调节阀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工作时,从进水流道101进来的高压水依次经过双层减压盘600、主平衡孔310、次平衡孔320、迷宫盘710进行多次降压,采用双层减压盘600前层减压孔611孔径小于后层减压孔621孔径的变径方法以及主平衡孔310孔径小于次平衡孔320孔径的变径方法使得高压水的减压效果更显著。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凝给水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阀芯、阀杆和阀盖,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阀体内部阀腔连通的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所述阀盖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杆下端伸入所述阀体内部并且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阀杆上端伸出阀盖外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阀芯上套设有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迷宫盘,所述阀芯下部设置有一主平衡孔,所述阀芯上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主平衡孔连通且向外倾斜的次平衡孔,所述次平衡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主平衡孔孔径,所述阀体的进水流道上设置有双层减压盘,所述双层减压盘中间设置有减压间隙,每一层减压盘上均设置有若干减压孔,每一层减压盘上的减压孔上下相对交错设置,其中,靠近所述进水流道进水口的一层减压盘上的减压孔孔径小于另一层减压盘上的减压孔孔径,所述阀芯与所述阀座的密封面上设置有堆焊的硬质合金。
【技术特征摘要】
1.凝给水调节阀,包括阀体、阀座、阀芯、阀杆和阀盖,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阀体内部阀腔连通的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所述阀盖固定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杆下端伸入所述阀体内部并且与所述阀芯连接,所述阀杆上端伸出阀盖外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阀芯上套设有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迷宫盘,所述阀芯下部设置有一主平衡孔,所述阀芯上部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主平衡孔连通且向外倾斜的次平衡孔,所述次平衡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主平衡孔孔径,所述阀体的进水流道上设置有双层减压盘,所述双层减压盘中间设置有减压间隙,每一层减压盘上均设置有若干减压孔,每一层减压盘上的减压孔上下相对交错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耀威,李飞燕,朱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平安高压调节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