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节水混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9737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节水混水阀,包括混水腔(1)、冷水阀接口(2)、热水阀接口(5)和混水出口接口(3),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混水腔(1)中设有一根小管(4),小管(4)的底端靠近混水腔(1)的腔体底部,小管(4)的上端伸出混水腔(1)后连接吸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单实用,可以有效地达到节水的目的,特别适合应用于如热水器上等一些用水设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与节水装置配套使用的混水阀。技术背景目前现有的混水阀通常用于混合冷热水,在混水腔周边有冷水阀、 热水阀和混水出口接管,用来调节冷、热水流量的大小,进而调节混 水出口的水温。但目前的混水阀在不用时,混水腔中的水就无法迸行 使用,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 单实用的新型节水混水阀。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新型节水混水阀,包括混水腔l、冷水阀接口 2、热水阀接口5和混水出口接口 3,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混水腔1中设有一根小管4, 小管4的底端靠近混水腔1的腔体底部,小管4的上端伸出混水腔1 后连接吸水装置。所述的小管4距离混水腔1的腔体底部1 10腿。本技术简单实用,可以有效地达到节水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是为配套节水装置而设计,该装置应用简单,原理很 简单而作用大。为实现节水的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 种新型节水混水阀,如图l所示,由冷水阀接口 2、热水阀接口 5、混水出口接口 3、混水腔1和小管4组成,小管4从上端进入延至混水腔1底端内侧底部,但小管4延至混水腔1内侧距底部1 10mm,与腔底端保留一 定的距离,此小管4用于吸收残留于混水腔中的水,以便能将绝大部 分残留水吸出并贮存起来,等正常使用后,再回到混水腔1中,以达 到节水的目的。本技术中涉及的未说明部份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 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节水混水阀,包括混水腔(1)、冷水阀接口(2)、热水阀接口(5)和混水出口接口(3),其特征是在所术的混水腔(1)中设有一根小管(4),小管(4)的底端靠近混水腔(1)的腔体底部,小管(4)的上端伸出混水腔(1)后连接吸水装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节水混水阀,其特征是所述的小管(4) 距离混水腔(1)的腔体底部1 10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节水混水阀,包括混水腔(1)、冷水阀接口(2)、热水阀接口(5)和混水出口接口(3),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混水腔(1)中设有一根小管(4),小管(4)的底端靠近混水腔(1)的腔体底部,小管(4)的上端伸出混水腔(1)后连接吸水装置。本技术简单实用,可以有效地达到节水的目的,特别适合应用于如热水器上等一些用水设备。文档编号F16K51/00GK201093098SQ20072004583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7日专利技术者黄佩强 申请人:河海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节水混水阀,包括混水腔(1)、冷水阀接口(2)、热水阀接口(5)和混水出口接口(3),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混水腔(1)中设有一根小管(4),小管(4)的底端靠近混水腔(1)的腔体底部,小管(4)的上端伸出混水腔(1)后连接吸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佩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