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剂焙烧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928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催化剂焙烧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箱体,箱体的内腔固接有导热筒体,箱体的左侧底部设置有出水管,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和注水管,注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箱体的内腔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水位传感器,箱体的内腔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二水位传感器,箱体的右侧壁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底座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连通有抽水管,抽水管的输出端连通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温控开关和出气管,底座的底部右侧设置有抽气泵,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对尾气中余热的回收利用,减少热量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热影响。

A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device of catalyst roaster tail ga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device of catalyst calciner tail gas,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box body is arranged at the top right side of the base, a heat conducting cylinder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box body, a water outlet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left side of the box body, an air inlet pipe and a water injection pipe are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box body, a third electromagnetic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 injection pipe, and a first water level transmission is arranged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ner cavity bottom of the box body The sensor is equipped with a second water level sensor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top of the inner chamber of the box body, a water inlet pipe on the top of the right wall of the box body, a water pump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top of the base, a water pumping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water pump through a conduit, a drainage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water pumping pipe, a first solenoid valve and a second solenoid valve on the drainage pipe, a temperature control switch and an air outlet on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The bottom right side of the pipe and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extraction pump.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s reasonabl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of the waste heat in the tail gas, and reduces the waste of the heat resource and the heat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剂焙烧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焙烧炉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催化剂焙烧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催化剂是一种改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总标准吉布斯自由能的物质,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涉及催化剂的反应称为催化反应,余热是指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可被利用的热能,在催化剂焙烧炉加工过程中,主要是指生产加工生成的高温尾气,催化剂在工业中大量使用促使其生产加工行业得到良好的发展。目前在对催化剂使用焙烧炉进行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尾气,并且这些尾气中含有很高的热量,这些热量直接随着尾气排放到空气环境中时,不仅对这些热量形成浪费,也会对环境产生热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催化剂焙烧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催化剂焙烧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便于对尾气中余热的回收利用,减少热量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热影响。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催化剂焙烧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脚柱,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中心处固接有导热筒体,所述导热筒体的内腔等间距固接有挡气隔板,所述导热筒体的内腔通过挡气隔板分隔有尾气预留室,所述挡气隔板的顶部开设有透气通孔;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和注水管,所述进气管位于注水管的右侧,且进气管的输出端与导热筒体的内腔顶部相连通,所述注水管的输出端和所述出水管的输入端均与箱体的内腔相连通,且注水管的进水端通过导管与外部输水设备相连通,所述注水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箱体的内腔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箱体的右侧壁顶部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输出端伸入箱体的内腔上端,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出水管相连通,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连通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输出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左侧输出端与进水管相连通,且排水管的右侧输出端通过导管与外界热水源存储池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且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位于抽水管输出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温控开关和出气管,所述温控开关位于出气管的左侧,且温控开关的顶部感应端伸入导热筒体的内腔底部,所述底座的底部左侧开设有与温控开关和出气管相配合的避让通孔,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所述底座的底部右侧设置有抽气泵,且抽气泵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出气管相连通;所述箱体的右侧壁设置有控制盒体,所述控制盒体的内腔左侧壁设置有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抽气泵电性输出连接,所述处理芯片分别与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和温控开关电性输入连接。优选地,上述用于催化剂焙烧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中,所述支撑脚柱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的缓震作用,可以对支撑地面进行保护作用。优选地,上述用于催化剂焙烧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中,所述箱体的侧壁内腔填充有气凝胶毡,气凝胶毡具有优良的隔热保温作用,减少箱体中吸收了热量的水源的热量的散失。优选地,上述用于催化剂焙烧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中,所述抽水管和排水管的外壁均套接有保温套,通过保温套对抽水管和排水管进行保温防护,减少水源在抽水管和排水管中输送时水源中热量的散失。优选地,上述用于催化剂焙烧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中,所述挡气隔板和透气通孔的数量均为三组,三组所述透气通孔分别在三组挡气隔板上自上而下错位排布,增加尾气在导热筒体中自上而下分布的尾气预留室中存留的时间,提高对尾气中余热的吸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第一:通过进气管、出气管和抽气泵的配合,通过流量调节阀调节尾气流速,使尾气在导热筒体中自上而下缓慢的流入和输出,通过挡气隔板和在挡气隔板上错位分布的透气通孔,提高尾气在导热筒体中停留的时间,便于尾气中的热量更好的向吸热水源中传递;第二:通过箱体储存吸热水源,并通过水泵、抽水管、进水管、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配合,使吸热水源在箱体中循环流动,便于吸热水源更加均匀的对尾气中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便于对尾气中余热的回收利用,减少热量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热影响。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原理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支撑脚柱,3-避让通孔,4-温控开关,5-出气管,6-流量调节阀,7-箱体,8-导热筒体,9-挡气隔板,10-尾气预留室,11-透气通孔,12-出水管,13-进气管,14-注水管,15-第三电磁阀,16-第一水位传感器,17-处理芯片,18-第二水位传感器,19-进水管,20-水泵,21-抽水管,22-排水管,23-第一电磁阀,24-第二电磁阀,25-抽气泵,26-控制盒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催化剂焙烧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脚柱2,支撑脚柱2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的缓震作用,可以对支撑地面进行保护作用,底座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箱体7,箱体7的侧壁内腔填充有气凝胶毡,气凝胶毡具有优良的隔热保温作用,减少箱体7中吸收了热量的水源的热量的散失,箱体7的内腔中心处固接有导热筒体8,导热筒体8的内腔等间距固接有挡气隔板9,导热筒体8的内腔通过挡气隔板9分隔有尾气预留室10,挡气隔板9的顶部开设有透气通孔11,挡气隔板9和透气通孔11的数量均为三组,三组透气通孔11分别在三组挡气隔板9上自上而下错位排布,增加尾气在导热筒体8中自上而下分布的尾气预留室10中存留的时间,提高对尾气中余热的吸收,箱体7的左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2,箱体7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13和注水管14,进气管13位于注水管14的右侧,且进气管13的输出端与导热筒体8的内腔顶部相连通,注水管14的输出端和出水管12的输入端均与箱体7的内腔相连通,且注水管14的进水端通过导管与外部输水设备相连通,注水管14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5,箱体7的内腔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水位传感器16,箱体7的内腔顶部右侧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催化剂焙烧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脚柱(2),所述底座(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箱体(7),所述箱体(7)的内腔中心处固接有导热筒体(8),所述导热筒体(8)的内腔等间距固接有挡气隔板(9),所述导热筒体(8)的内腔通过挡气隔板(9)分隔有尾气预留室(10),所述挡气隔板(9)的顶部开设有透气通孔(11);/n所述箱体(7)的左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2),所述箱体(7)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13)和注水管(14),所述进气管(13)位于注水管(14)的右侧,且进气管(13)的输出端与导热筒体(8)的内腔顶部相连通,所述注水管(14)的输出端和所述出水管(12)的输入端均与箱体(7)的内腔相连通,且注水管(14)的进水端通过导管与外部输水设备相连通,所述注水管(14)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5),所述箱体(7)的内腔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水位传感器(16),所述箱体(7)的内腔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二水位传感器(18),所述箱体(7)的右侧壁顶部设置有进水管(19),且进水管(19)的输出端伸入箱体(7)的内腔上端,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水泵(20),所述水泵(20)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出水管(12)相连通,所述水泵(20)的输出端通过导管连通有抽水管(21),所述抽水管(21)的输出端连通有排水管(22),所述排水管(22)的左侧输出端与进水管(19)相连通,且排水管(22)的右侧输出端通过导管与外界热水源存储池相连通,所述排水管(22)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3)和第二电磁阀(24),且第一电磁阀(23)和第二电磁阀(24)分别位于抽水管(21)输出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箱体(7)的底部设置有温控开关(4)和出气管(5),所述温控开关(4)位于出气管(5)的左侧,且温控开关(4)的顶部感应端伸入导热筒体(8)的内腔底部,所述底座(1)的底部左侧开设有与温控开关(4)和出气管(5)相配合的避让通孔(3),所述出气管(5)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6),所述底座(1)的底部右侧设置有抽气泵(25),且抽气泵(25)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出气管(5)相连通;/n所述箱体(7)的右侧壁设置有控制盒体(26),所述控制盒体(26)的内腔左侧壁设置有处理芯片(17),所述处理芯片(17)分别与第一电磁阀(23)、第二电磁阀(24)、第三电磁阀(15)和抽气泵(25)电性输出连接,所述处理芯片(17)分别与第一水位传感器(16)、第二水位传感器(18)和温控开关(4)电性输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剂焙烧炉尾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接有支撑脚柱(2),所述底座(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箱体(7),所述箱体(7)的内腔中心处固接有导热筒体(8),所述导热筒体(8)的内腔等间距固接有挡气隔板(9),所述导热筒体(8)的内腔通过挡气隔板(9)分隔有尾气预留室(10),所述挡气隔板(9)的顶部开设有透气通孔(11);
所述箱体(7)的左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2),所述箱体(7)的顶部设置有进气管(13)和注水管(14),所述进气管(13)位于注水管(14)的右侧,且进气管(13)的输出端与导热筒体(8)的内腔顶部相连通,所述注水管(14)的输出端和所述出水管(12)的输入端均与箱体(7)的内腔相连通,且注水管(14)的进水端通过导管与外部输水设备相连通,所述注水管(14)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5),所述箱体(7)的内腔底部右侧设置有第一水位传感器(16),所述箱体(7)的内腔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二水位传感器(18),所述箱体(7)的右侧壁顶部设置有进水管(19),且进水管(19)的输出端伸入箱体(7)的内腔上端,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水泵(20),所述水泵(20)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出水管(12)相连通,所述水泵(20)的输出端通过导管连通有抽水管(21),所述抽水管(21)的输出端连通有排水管(22),所述排水管(22)的左侧输出端与进水管(19)相连通,且排水管(22)的右侧输出端通过导管与外界热水源存储池相连通,所述排水管(22)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23)和第二电磁阀(24),且第一电磁阀(23)和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以村伊红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南京催化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