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孝蛟专利>正文

可换阀座式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906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换阀座式闸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闸阀一旦泄漏则必须检修或将整个闸阀更换掉,费时、费力,浪费原材料,影响生产的不足。其特征是:在阀体1的底部制有一内六角盲孔5。螺栓7置于其中。销板6套于螺栓7上置于内六角盲孔5内并旋转90度。压板4和螺帽3依次与螺栓7相连。可换阀座2的一端与压板4的边缘相接触。可换阀座2的另一端与阀体连接。使用一段时间后,若可换阀座2损坏,则可卸下更换之,而不必更换整个闸阀。缩短检修时间,减少整个阀门更换费用。固定阀座不易损坏,与管道可焊接连接。减少了介质外泄,节约了法兰、螺纹连接的加工成本。可供控制管路中的介质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特别是一种可换阀座式闸阀。现有技术中的闸阀,其目的是控制管路中的介质流通。其构造是阀座内设置一阀芯,阀座的两端与管路相连。其不足之处是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介质腐蚀、冲刷等使密封面破损而发生泄漏。为了减少泄漏,密封面一般选用磨性、热硬性、耐腐蚀好的合金材料,但绝对不损坏的材料是不存在的。所以因密封面损坏而导致闸阀泄漏是不可避免的。而一旦泄漏则必须检修或将整个闸阀更换掉,费时、费力,浪费原材料,影响生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换阀座式闸阀。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阀体1的底部制有一内六角盲孔5。螺栓7置于其中。销板6套于螺栓7上置于内六角盲孔5内并旋转90度。压板4和螺帽3依次与螺栓7相连。可换阀座2的一端与压板4的边缘相接触。可换阀座2的另一端与阀体连接。使用一段时间后,若可换阀座2损坏,则可卸下更换之,而不必更换整个闸阀。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点是1、缩短检修时间,减少整个阀门更换费用。2、固定阀座不易损坏,与管道可焊接连接。减少了介质外泄,节约了法兰、螺纹连接的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加局部剖视示意图。其中的8为一凹窝。图2为可换阀座2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销板6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压板4的主视加剖视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未装入销板6、压板4等附件时的主视加剖视示意图。其中的9为导向槽。图9为图8的俯视图。其中的10为固定阀座密封面,11为定位槽,12为固定孔。本技术下面给出实施例在阀体1的底部制有一内六角盲孔5。螺栓7置于其中。销板6套于螺栓7上置于内六角盲孔5内并旋转90度。压板4和螺帽3依次与螺栓7相连。可换阀座2的一端与压板4的边缘相接触。可换阀座2的另一端与阀体连接。使用一段时间后,若可换阀座2损坏,则可卸下更换之,而不必更换整个闸阀。可供控制管路中的介质用。权利要求1.一种可换阀座式闸阀,阀体(1)与管道连接,其特征是在阀体1的底部制有一内六角盲孔(5),螺栓(7)置于其中,销板(6)套于螺栓(7)上置于内六角盲孔(5)内并旋转90度,压板(4)和螺帽(3)依次与螺栓(7)相连,可换阀座(2)的一端与压板(4)的边缘相接触,可换阀座(2)的另一端与阀体连接。专利摘要一种可换阀座式闸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闸阀一旦泄漏则必须检修或将整个闸阀更换掉,费时、费力,浪费原材料,影响生产的不足。其特征是:在阀体1的底部制有一内六角盲孔5。螺栓7置于其中。销板6套于螺栓7上置于内六角盲孔5内并旋转90度。压板4和螺帽3依次与螺栓7相连。可换阀座2的一端与压板4的边缘相接触。可换阀座2的另一端与阀体连接。使用一段时间后,若可换阀座2损坏,则可卸下更换之,而不必更换整个闸阀。缩短检修时间,减少整个阀门更换费用。固定阀座不易损坏,与管道可焊接连接。减少了介质外泄,节约了法兰、螺纹连接的加工成本。可供控制管路中的介质用。文档编号F16K3/02GK2519069SQ01234138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谭孝蛟 申请人:谭孝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换阀座式闸阀,阀体(1)与管道连接,其特征是在阀体1的底部制有一内六角盲孔(5),螺栓(7)置于其中,销板(6)套于螺栓(7)上置于内六角盲孔(5)内并旋转90度,压板(4)和螺帽(3)依次与螺栓(7)相连,可换阀座(2)的一端与压板(4)的边缘相接触,可换阀座(2)的另一端与阀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孝蛟
申请(专利权)人:谭孝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