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险杠模具二级弹块内拉变形脱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877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险杠模具二级弹块内拉变形脱模结构,包括:斜顶块、反顶块、连接杆、导向块、弹簧、斜顶导向杆、第一锁紧螺钉,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斜顶块设有的第一型腔内部,所述反顶块和所述导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所述第一锁紧螺钉穿过所述斜顶块设有的第二型腔内部并拧入所述反顶块设置的第一连接孔内,所述弹簧套在所述第一锁紧螺钉上,整个结构位于模具后膜模板内部,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有效地简化了隐藏分型线模具结构,节约模具制作成本;采用内部小型斜顶的组合结构在模具开模的同时夹持住产品向内侧拉变形,实现隐藏分形线式汽车保险杠模具快速脱模的要求,大大缩短模具注塑生产周期。

A demoulding structure of two-stage elastic block of bumper moul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ull deformation demoulding structure of a second level spring block of a bumper mold, which comprises a slant top block, a reverse top block, a connecting rod, a guide block, a spring, a slant top guide rod and a first locking screw. The connecting rod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cavity provided by the slant top block, and the reverse top block and the guide block are fixedly connected at both ends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first locking screw The spring is sleeved on the first locking screw. The whole structure is located in the back membrane template of the mol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volume is small and the weight is light. It effectively simplifies the hidden parting line mold structure and saves the mold production cost. The combination structure of internal small inclined roof is adopted When the mold is opened, the product is clamped and deformed towards the inner side, so as to realize the requirement of rapid demoulding of hidden fractal line automobile bumper mold and greatly shorten the injection production cycle of the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险杠模具二级弹块内拉变形脱模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保险杠模具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险杠模具二级弹块内拉变形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汽车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产品外观区域不能有任何模具镶拼线等缺陷,这一要求特别是在汽车保险杠等外饰产品的模具设计上要求的尤为显著。目前,行业内常见的汽车保险杠汽车发动机盖板位置的隐藏分型线结构多采用内侧斜顶结构同时外侧设计大顶块,顶块上面固定一个大型滑块,滑块的分型线位置在装车后处于不可见位置,当模具注塑完成后,开始慢速打开前后模,此时大型顶块与前模型腔保持同步顶出,滑块在后补异形导轨的控制下向内侧推进使产品在型腔内的倒扣量从型腔脱离出来,之后型腔侧快速开模完成内分型区域脱模过程,之后后模大顶块快速顶出推动滑块在后补导轨的控制下快速后退,从而与产品脱离开,最终实现隐藏分型线结构的全部脱模过程。但是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因滑块和顶块结构需要较大的模具空间,从而导致模具尺寸增大150mm以上,导致模具重量增加部分超过4吨,不但会增加很多的模具成本也增加了模具重量导致注塑机在生产过程中惯性力增大而产生较大的损害,同时因为滑块重量达到2吨以上,所以需要在模具地侧设计两个很大的托板,造成模具结构复杂程度增加同时也导致生产周期增加5秒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险杠模具二级弹块内拉变形脱模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保险杠模具二级弹块内拉变形脱模结构,包括:斜顶块、反顶块、连接杆、导向块、弹簧、斜顶导向杆、第一锁紧螺钉,所述斜顶块固定安装于所述斜顶导向杆上,所述斜顶导向杆通过底座固定安装于模具顶针板上,所述斜顶块一侧设有与所述反顶块结构一致的凹槽,所述反顶块卡入所述凹槽中,所述斜顶块还设有贯穿其内部结构、且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型腔,且所述连接杆的一侧端部与所述导向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侧端部与所述反顶块固定连接,所述反顶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型腔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锁紧螺钉穿过所述第二型腔并拧入所述第一连接孔中,所述弹簧套在所述第一锁紧螺钉上,且所述弹簧和所述第一锁紧螺钉端部之间设有弹簧顶块,所述整体结构位于保险杠模具后模板中。其中,所述斜顶块的第一型腔中设有自润滑导套,所述连接杆套在自润滑导套中,以保证所述连接杆的顺畅滑动。其中,所述斜顶块的第一型腔侧边设置有连通的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通过第二锁紧螺钉将垫片安装在所述圆形凹槽的底部,且所述垫片的边缘超过所述自润滑导套的边缘,以对所述自润滑导套进行固定防止脱落。其中,所述反顶块两侧分别设有第三连接孔和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连通。其中,所述导向块为方形块,且两侧分别设有第四连接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四连接孔和第二定位孔连通。其中,所述连接杆为圆柱形,且两侧分别设有第五连接孔和第六连接孔,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插入所述反顶块的第一定位孔和所述导向块的第二定位孔,通过第三锁紧螺钉和第四锁紧螺钉将所述反顶块和所述导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其中,所述斜顶导向杆为圆柱形且顶端设置有卡槽,所述斜顶块底部设置有第七连接孔和与所述第七连接孔垂直相向、相互连通的方形槽,所述斜顶导向杆依此穿过所述第七连接孔和所述方形槽,通过导向杆压板将所述斜顶导向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斜顶块的下方。其中,所述导向杆压板的中间部分与所述卡槽结构一致以便卡扣紧密,通过螺钉将所述导向杆压板固定在所述斜顶块底部的方形槽内,防止所述斜顶导向杆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有效地简化了隐藏分型线模具结构;采用内部小型斜顶的组合结构在模具开模的同时夹持住产品向内侧拉变形,实现隐藏分形线式汽车保险杠模具快速脱模的要求,从而使模具宽度比原结构形式小、重量轻,大大降低了模具材料和制造成本,同时因顶出动作是与开模动作快速同步进行,有效地缩短了模具注塑生产周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第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第二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反顶块的立体结构第一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反顶块的立体结构第二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斜顶块的立体结构第一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斜顶块的立体结构第二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杆的立体结构第一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连接杆的立体结构第二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导向块的立体结构第一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导向块的立体结构第二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自润滑导套和第二锁紧螺钉的位置关系局部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斜顶导向杆的立体结构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斜顶导向杆和斜顶块连接的局部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与模具后模的位置关系局部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顶出制品时的状态图。图中:1-斜顶块、2-反顶块、3-连接杆、4-导向块、5-弹簧、6-斜顶导向杆、7-第一锁紧螺钉、8-第二锁紧螺钉、9-第三锁紧螺钉、10-第四锁紧螺钉、11-凹槽、12-第一型腔、13-第二型腔、14-圆形凹槽、15-第二连接孔、16-自润滑导套、17-垫片、18-第七连接孔、19-导向杆压板、20-弹簧顶块、21-第一连接孔、22-第三连接孔、23-第一定位孔、41-第四连接孔、42-第二定位孔、31-第五连接孔、32-第六连接孔、61-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保险杠模具二级弹块内拉变形脱模结构,包括:斜顶块1、反顶块2、连接杆3、导向块4、弹簧5、斜顶导向杆6、第一锁紧螺钉7,所述斜顶块1固定安装于所述斜顶导向杆6上,所述斜顶导向杆6通过底座固定安装于模具顶针板上,所述斜顶块1一侧设有与所述反顶块2结构一致的凹槽11,所述反顶块2卡入所述凹槽11中,所述斜顶块1还设有贯穿其内部结构、且与所述凹槽11连通的第一型腔12和第二型腔13,所述连接杆3穿过所述第一型腔12,且所述连接杆3的一侧端部与所述导向块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的另一侧端部与所述反顶块2固定连接,所述反顶块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型腔13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连接孔21,所述第一锁紧螺钉7穿过所述第二型腔13并拧入所述第一连接孔21中,所述弹簧5套在所述第一锁紧螺钉7上,且位于第二型腔13内,其提供弹力,使得反顶块2向凹槽11内贴合,第二型腔13内设置有台肩面,弹簧5的一端顶在台肩面上,整体结构位于保险杠模具后模板中。具体地,所述斜顶块1的第一型腔12中设有自润滑导套16,所述连接杆3套在自润滑导套16中,以保证所述连接杆3的顺畅滑动。更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险杠模具二级弹块内拉变形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斜顶块(1)、反顶块(2)、连接杆(3)、导向块(4)、弹簧(5)、斜顶导向杆(6)、第一锁紧螺钉(7),所述斜顶块(1)固定安装于所述斜顶导向杆(6)上,所述斜顶导向杆(6)通过底座固定安装于模具顶针板上,所述斜顶块(1)一侧设有与所述反顶块(2)结构一致的凹槽(11),所述反顶块(2)卡入所述凹槽(11)中,所述斜顶块(1)还设有贯穿其内部结构、且与所述凹槽(11)连通的第一型腔(12)和第二型腔(13),所述连接杆(3)穿过所述第一型腔(12),且所述连接杆(3)的一侧端部与所述导向块(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的另一侧端部与所述反顶块(2)固定连接,所述反顶块(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型腔(13)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连接孔(21),所述第一锁紧螺钉(7)穿过所述第二型腔(13)并拧入所述第一连接孔(21)中,所述弹簧(5)套在所述第一锁紧螺钉(7)上,且所述弹簧(5)和所述第一锁紧螺钉(7)端部之间设有弹簧顶块(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险杠模具二级弹块内拉变形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斜顶块(1)、反顶块(2)、连接杆(3)、导向块(4)、弹簧(5)、斜顶导向杆(6)、第一锁紧螺钉(7),所述斜顶块(1)固定安装于所述斜顶导向杆(6)上,所述斜顶导向杆(6)通过底座固定安装于模具顶针板上,所述斜顶块(1)一侧设有与所述反顶块(2)结构一致的凹槽(11),所述反顶块(2)卡入所述凹槽(11)中,所述斜顶块(1)还设有贯穿其内部结构、且与所述凹槽(11)连通的第一型腔(12)和第二型腔(13),所述连接杆(3)穿过所述第一型腔(12),且所述连接杆(3)的一侧端部与所述导向块(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的另一侧端部与所述反顶块(2)固定连接,所述反顶块(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型腔(13)相互配合使用的第一连接孔(21),所述第一锁紧螺钉(7)穿过所述第二型腔(13)并拧入所述第一连接孔(21)中,所述弹簧(5)套在所述第一锁紧螺钉(7)上,且所述弹簧(5)和所述第一锁紧螺钉(7)端部之间设有弹簧顶块(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险杠模具二级弹块内拉变形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块(1)的第一型腔(12)中设有自润滑导套(16),所述连接杆(3)套在自润滑导套(16)中,以保证所述连接杆(3)的顺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险杠模具二级弹块内拉变形脱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块(1)的第一型腔(12)侧边设置有连通的圆形凹槽(14),所述圆形凹槽(14)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5),通过第二锁紧螺钉(8)将垫片(17)安装在所述圆形凹槽(14)的底部,且所述垫片(17)的边缘超过所述自润滑导套(16)的边缘,以对所述自润滑导套(16)进行固定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月华杨海天
申请(专利权)人:常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