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767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车,涉及消防设备领域,用以优化消防车的结构。该消防车包括车体、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回转体以及调节装置。车体包括上车和下车,上车与下车铰接。第一管路安装于上车,第二管路安装于下车;回转体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均可转动连接且连通。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固定支座与下车固定相连;活动支座安装位置可调节地安装于固定支座。回转体安装于活动支座,且第一管路相对于回转体的转动中心线以及第二管路相对于回转体的转动中心线均与上车相对于下车的转动中心线同轴。上述技术方案,其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在转动工作过程中不易损坏。

Fire eng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re truck,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fire equipment and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fire truck. The fire truck comprises a vehicle body, a first pipeline, a second pipeline, a turning body and a regulating device. The car body includes getting on and getting off, and the getting on and getting off are hinged. The first pipeline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vehicle and the second pipeline is installed on the lower vehicle; the swivel body and the first pipeline and the second pipeline can be rotationally connected and communicated. The adjusting device includes a fixed support and a movable support; the fixed suppor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carriage;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of the movable support can be adjusted and installed on the fixed support. The rotating body is installed on the movable support, and the rotating center line of the first pipeline relative to the rotating body and the rotating center line of the second pipeline relative to the rotating body are coaxial with the rotating center line of the upper vehicle relative to the lower vehicle. The first pipeline and the second pipeline are not easy to be damaged in the process of ro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防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车。
技术介绍
举高消防车的消防管路用于输送消防物料,比如干粉或者水。其消防管路包括上车管路和下车管路,两者通过回转体连通。现有技术中,回转体采用下述两种安装方式:第一种是给回转体设置一个承载装置,回转体放置于承载装置上,但回转体与承载装置并不固定连接。第二种是直接在转台结构上设计焊接底座,然后将回转体固定在底座上。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当采用回转体连接时,由于回转体与管路之间为刚性连接,仅在旋转处可以做回转动作。回转体容易因受力不均而发生损坏,严重时可能会造成管路的损坏变形,甚至臂架结构损坏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消防车,用以优化消防车的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防车,包括:车体,包括上车和下车,所述上车与所述下车铰接;第一管路,安装于所述上车;第二管路,安装于所述下车;回转体,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均可转动连接且连通;以及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下车固定相连;所述活动支座安装位置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支座;所述回转体安装于所述活动支座,且所述第一管路相对于所述回转体的转动中心线以及所述第二管路相对于所述回转体的转动中心线均与所述上车相对于所述下车的转动中心线同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支座被构造为在垂直于所述回转体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上调节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支座被构造为相对于所述回转体的转动中心线在水平面和竖直面内的位置均可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下车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座通过第一长圆孔与所述车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回转体的转动中心线垂直且均位于水平面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支座通过第二长圆孔与所述固定支座连接,所述第二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回转体的转动中心线垂直且均位于竖直面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消防车还包括:定位件,安装于所述活动支座,且与所述固定支座抵顶;其中,所述定位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长圆孔的长度方向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包括螺杆。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支座包括:第一卡箍,与所述固定支座可拆卸连接,且包括第一内凹部;以及第二卡箍,与所述第一卡箍可拆卸连接,且包括第二内凹部;其中,所述第一内凹部和所述第二内凹部围成用于安装所述回转体的通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座包括: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下车;以及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垂直,且两者固定相连;所述活动支座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转体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下车或者所述上车;第一弯头,所述第一弯头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且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弯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以及第二弯头,所述第二弯头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且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弯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转体还包括:油杯,所述第一弯头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弯头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所述油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弯头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弯头连接;和/或,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弯头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弯头连接。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消防车,其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通过回转体连接在一起,以实现消防物质输送。并且调节装置能够调节回转体的安装位置,以使得回转体安装后,回转体的回转轴线(即转动中心线)与上车相对于所述下车的转动中心线同轴。这样也就使得第一管路相对于所述回转体的转动中心线、第二管路相对于所述回转体的转动中心线都与上文所述的上车相对于所述下车的转动中心线同轴,以避免上车和下车在臂架变幅动作时影响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与回转体连接的可靠性,有效降低了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出现损坏的几率,降低了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造成臂架损坏的几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车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车的另一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车活动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车活动支座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车活动支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车的回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车的调节组件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7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防车。举高消防车的消防管路包括上车消防管路和下车消防管路。上车消防管路固定于上车11的臂架,属于伸缩式管路结构。上车消防管路随着臂架的伸长而同步动作。下车消防管路固定于下车12的车架,下车消防管路由连接在水泵上的高压管路和带有外接进、出水口的低压管路组成。上车消防管路和下车消防管路通过回转体4连接成一体。回转体4的管路具备旋转的功能,从而实现上车11做回转运动的同时,上车消防管路和下车消防管路实现相对旋转并仍保持可靠的密封性。当上车11臂架做变幅运动时,位于转台上铰点处的上车11管路接头处也可以实现旋转动作,并保持可靠的密封性。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车包括车体1、第一管路2、第二管路3、回转体4以及调节装置5。车体1包括上车11和下车12,上车11相对于下车12铰接。第一管路2安装于上车11。第二管路3安装于下车12。回转体4与第一管路2和第二管路3均可转动连接。回转体4与第一管路2和第二管路3均连通。回转体4安装于下车12或者上车11。第一管路2相对于回转体4的转动中心线为L1、第二管路3相对于回转体4的转动中心线为L2。上车11相对于下车12的转动中心线为L3。L1、L2和L3同轴。调节装置5包括固定支座51和活动支座52;固定支座51与下车12固定相连;活动支座52安装位置可调节地安装于固定支座51;回转体4安装于活动支座52。参见图1和图2,车体1包括上车11和下车12。上车11主要包括可伸缩臂架,可伸缩臂架用于实现变幅,以将消防人员、消防物资输送至指定的位置。下车12主要包括车架、回转平台和行走装置。行走装置包括履带或者行走轮,以实现消防车行走。车架作为安装基础,其用于安装回转平台。回转平台上安装有上述的可伸缩臂架,回转平台可以带动可伸缩臂架回转,以实现向不同的方向变幅。第一管路2、第二管路3共同形成输送管道以将消防物资从下车12输送至上车11。消防物资包括灭火物资,比如干粉、水等。如果有多种消防物资,比如既有输送干粉的需求,又有输送水的需要,则包括两套第一管路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体(1),包括上车(11)和下车(12),所述上车(11)与所述下车(12)铰接;/n第一管路(2),安装于所述上车(11);/n第二管路(3),安装于所述下车(12);/n回转体(4),与所述第一管路(2)和所述第二管路(3)均可转动连接且连通;以及/n调节装置(5),包括固定支座(51)和活动支座(52);所述固定支座(51)与所述下车(12)固定相连;所述活动支座(52)安装位置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支座(51);所述回转体(4)安装于所述活动支座(52),且所述第一管路(2)相对于所述回转体(4)的转动中心线以及所述第二管路(3)相对于所述回转体(4)的转动中心线均与所述上车(11)相对于所述下车(12)的转动中心线同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1),包括上车(11)和下车(12),所述上车(11)与所述下车(12)铰接;
第一管路(2),安装于所述上车(11);
第二管路(3),安装于所述下车(12);
回转体(4),与所述第一管路(2)和所述第二管路(3)均可转动连接且连通;以及
调节装置(5),包括固定支座(51)和活动支座(52);所述固定支座(51)与所述下车(12)固定相连;所述活动支座(52)安装位置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支座(51);所述回转体(4)安装于所述活动支座(52),且所述第一管路(2)相对于所述回转体(4)的转动中心线以及所述第二管路(3)相对于所述回转体(4)的转动中心线均与所述上车(11)相对于所述下车(12)的转动中心线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座(52)被构造为在垂直于所述回转体(4)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上调节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座(52)被构造为相对于所述回转体(4)的转动中心线在水平面和竖直面内的位置均可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51)与所述下车(12)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51)通过第一长圆孔(53)与所述车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长圆孔(5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回转体(4)的转动中心线垂直且均位于水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座(52)通过第二长圆孔(54)与所述固定支座(51)连接,所述第二长圆孔(5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回转体(4)的转动中心线垂直且均位于竖直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件(6),安装于所述活动支座(52),且与所述固定支座(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田志坚冯瑜李银波周忍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