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5873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0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包括机器人、灌装机构和两排煎煮机构,两排煎煮机构之间形成煎煮机构部作业通道,一排煎煮机构对接有第一煎锅输送线、另一排煎煮机构对接有第二煎锅输送线,机器人能够在两排煎煮机构之间已经第一煎煮输送线和第二煎锅输送线之间行走,第一煎锅输送线的远离煎煮机构的一端设有待煎锅上料位,第二煎锅输送线远离煎煮机构的一端设有空锅下线位,灌装机构设置在第一煎锅输送线远离所述输送线部作业通道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高一种通过机器人来进行转移的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解决了煎煮过程中人工转移煎锅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

Intelligent decocting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Decoction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comprises a robot, a filling mechanism and two rows of decoction mechanisms. The two rows of decoction mechanisms form a working channel of the decoction mechanism part. One row of decoction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frying pan conveying line, and the other row of decoction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frying pan conveying line. The robot is able to have the first and second Decoction conveying lines between the two rows of decoction mechanisms One end of the first frying pan conveying line far away from the fry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loading position for the frying pan,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frying pan conveying line far away from the fry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an empty pot downline position, and the fill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frying pan conveying line far away from the operation passage of the conveying line. The first purpose of the invention is to improve an intelligent Decoction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is transferred by robot,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intelligent degree of artificial transfer frying pan in the process of deco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
技术介绍
中药煎煮过程中,将煎锅转移给煎煮机构、从煎煮机构转移到灌装机构以及从罐装机构将空锅转移下料都是人工完成的,人工完成智能化程度差,费力。另外中药煎煮过程中是通过煎药锅装着来进行煎的,现有的煎药锅煎药时是通过将煎药锅搁置在电炉或电磁炉上对煎药锅的底壁进行加热来完成煎药的,该方式由于不少热量辐射到药锅外部,故存在热量利用不充分的不足。实现煎过的中药饮片的过滤即固液分离最初的方法为倾倒煎药锅而将液体倒出、固定留在煎药锅内,该方法存在药液不能够完全倒出而导致浪费且倒出的药液中混有药片的不足、而且对于大锅煎药时倾倒分离的方法是否不便,为此改进为通过用纱布包着中药饮片形成药片包进行煎,然后将药片包提起而实现过滤的,但是纱布包这中药饮片进行煎存在纱布污染或影响药效的风险;还有由于中药饮片会浮于液体的表面,从而导致煎药过程中,位于液体上的中药饮片上的中药饮片为蒸药,从而影响中药饮片有效成分的流出和影响煎药效率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通过机器人来进行转移的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解决了煎煮过程中人工转移煎锅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旨在进一步提供一种煎锅能够避免产生蒸药现象、热利用效果好、进行方便的过滤时不存在污染风险、内锅和外锅之间能够方便地连接在一起而形成下腔的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解决了现有的煎煮系统的煎药锅煎药时有很多中药饮片浮于水面上而不能够被煎到而影响药效、热利用效率低和通过纱布包裹中药煎药以方便过滤所存在的可能导致被污染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煎锅的对流效果好的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以提高中药煎药时的煎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煎锅维持在过滤状态时方便的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以提高过煎煮过程中过滤时的方便性。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包括煎煮机构和灌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煮机构有两排,两排煎煮机构之间形成煎煮机构部作业通道,一排煎煮机构对接有第一煎锅输送线、另一排煎煮机构对接有第二煎锅输送线,所述第一煎煮输送线和第二煎锅输送线之间形成输送线部作业通道,第一煎锅输送线的远离煎煮机构的一端设有待煎锅上料位,第二煎锅输送线远离煎煮机构的一端设有空锅下线位,所述灌装机构设置在第一煎锅输送线远离所述输送线部作业通道的一侧,所述煎煮机构部作业通道内设有上下煎锅用的机器人,所述输送线部作业通道同所述煎煮机构部作业通道连通且所述机器人能够进入所述输送线部作业通道。通过机器人来在煎煮机构、罐装机构和煎锅输送线之间转移煎锅,智能化程度高。本技术方案部件进行双排布局,能够降低机器人数量。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煎锅清洁区,所述煎锅清洁区通过煎锅回流输送线同空锅下线位对接。将空锅转移到煎锅清洁区时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煎锅清洁区设置在所述第二煎锅输送线远离输送线部作业通道的一侧。布局合理,不容易产生交叉污染。作为优选,所述煎锅回流输送线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同所述第二煎锅输送线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同所述煎锅清洁区对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所述第二段的一端对接在一起,第二段的另一端同所述空锅下线位对接在一起。紧凑性好。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药渣处理区,所述药渣处理区位于第一段远离煎锅输送线的一侧,所述药渣处理区位于煎锅清洁区同第一段连接的一侧。进行药渣处理时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煎锅输送线上设有加水机构。能够使得煎桶转移到待煎锅上料位时省力。作为优选,所述煎锅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包括外锅和能够升降地穿设在外锅内的内锅,所述内锅的底壁为导电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外锅的底壁为绝缘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外锅上设有外锅部支撑台阶,所述内锅设有内锅部支撑台阶,所述内锅通过所述内锅部支撑台阶支撑在所述外锅部支撑台阶上而搁置在所述外锅内,所述内锅的下端和外锅的下端之间形成位于内锅部支撑台阶下方的下腔,所述内锅底壁设有若干连通下腔和内锅的内部空间的滤孔,所述筒盖通过伸缩杆连接有按压位于内锅体的中药饮片使得内锅内的液体淹没中药饮片的压板,所述伸缩杆包括上管和下管,上管的上端同锅盖连接在一起,下管的上端密封滑动穿设在上管的下端内,下管的下端同压板连接在一起,所述下管的上端内设有由上挡环和下挡环围成的卡槽,所述上管的内周面上设有螺纹,所述上管内穿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设有螺纹连接在所述上管的内周面上的螺纹段,所述驱动杆的下端设有卡接在所述卡槽内的卡头。使用时,将煎锅搁置在电磁炉上进行加热,本技术方案通过将煎药锅设计为内锅和外锅且形成下腔,将内锅的底壁采用导体制作而外锅的底壁采用绝缘体制作,从而使得搁置在电磁炉上时发热的为内锅、已即相当于容易位于外锅内部,使得电热器产生的从四面八方散出的热量都能够被煎药用的液体吸收,从而起到提高对热量利用效果的作用。内锅底壁上设计滤孔,能够通过抬起内锅而进行中药过滤,使得过滤时方便而且无需纱布包裹,没有纱布包裹则不存在被污染的风险。设置支撑台阶进行连接,使得内锅固定在外锅内时方便而且形成下腔时方便。使用时通过转动驱动杆去驱动下管升降从而实现将驱动压板将中药饮片按压到液体内而避免产生蒸药现象。作为优选,所述内锅部支撑台阶和外锅部支撑台阶密封抵接在一起而将外锅和内锅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内锅的锅壁上设有通过连通下腔和内锅内部空间的连通孔。下腔里的水沸腾时能够从连通孔内流入内锅内而促进内锅内的液体的对流,从而提高热流动效果以提高煎药效果。实现了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如果不密封则下腔内的液体沸腾时热量以液体蒸发而从内锅和外锅之间散失掉,从而不利于热量的利用。作为优选,所述内锅部支撑台阶和外锅部支撑台阶面配合密封抵接在一起。能够通过在内锅部支撑台阶和外锅部支撑台的密封面上铺水而进行吸附,从而借助大气压来提高密封连接时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杆为管形,所述下管的下端向下伸出压板,所述下管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浮子,所述下管的下端设有位于浮子下方的止脱板,所述下管位于压板下方的部分上设有连通下管内部空间的气孔,所述浮子支撑在所述止脱板上时所述气孔位于所述浮板的上方。在煎药过程中,如果由于液体的蒸发而导致压板位于液面上而不能够起到防止蒸药现象产生时,此时气孔同上管连通会有气体冒出,通过气体的冒出或者压板需要进一步下降,已即发现上管有气体冒出时,则转动驱动杆去驱动压板进一步下降到没有气体冒出、则表示压板又将中药饮片按压到液体内了。煎药过程中判断是否产生蒸药现象时方便。作为优选,还包括两个升降气缸,所述内锅的上端设有内锅部外翻边,所述两个升降气缸分布在所述外锅的径向两侧,所述升降气缸的缸体连接在所述外锅的外表面上,所述升降气缸伸长时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支撑在所述内锅部外翻边上而将所述内锅从外锅内升起。设置升降气缸将内锅抬起,内锅维持在过滤状态时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内锅部外翻边的边缘朝下卷而形成内锅部外卷边,所述内锅部外卷边和内锅之间形成沿内锅周向延伸的环形限位槽,所述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包括煎煮机构和灌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煮机构有两排,两排煎煮机构之间形成煎煮机构部作业通道,一排煎煮机构对接有第一煎锅输送线、另一排煎煮机构对接有第二煎锅输送线,所述第一煎煮输送线和第二煎锅输送线之间形成输送线部作业通道,第一煎锅输送线的远离煎煮机构的一端设有待煎锅上料位,第二煎锅输送线远离煎煮机构的一端设有空锅下线位,所述灌装机构设置在第一煎锅输送线远离所述输送线部作业通道的一侧,所述煎煮机构部作业通道内设有上下煎锅用的机器人,所述输送线部作业通道同所述煎煮机构部作业通道连通且所述机器人能够进入所述输送线部作业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24 CN 20181124491511.一种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包括煎煮机构和灌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煮机构有两排,两排煎煮机构之间形成煎煮机构部作业通道,一排煎煮机构对接有第一煎锅输送线、另一排煎煮机构对接有第二煎锅输送线,所述第一煎煮输送线和第二煎锅输送线之间形成输送线部作业通道,第一煎锅输送线的远离煎煮机构的一端设有待煎锅上料位,第二煎锅输送线远离煎煮机构的一端设有空锅下线位,所述灌装机构设置在第一煎锅输送线远离所述输送线部作业通道的一侧,所述煎煮机构部作业通道内设有上下煎锅用的机器人,所述输送线部作业通道同所述煎煮机构部作业通道连通且所述机器人能够进入所述输送线部作业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煎锅清洁区,所述煎锅清洁区通过煎锅回流输送线同空锅下线位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煎锅清洁区设置在所述第二煎锅输送线远离输送线部作业通道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智能化煎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煎锅回流输送线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同所述第二煎锅输送线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同所述煎锅清洁区对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所述第二段的一端对接在一起,第二段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永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