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安全供热比例控制用先导比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49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燃气安全供热比例控制用先导比例阀,属燃气的安全调节控制技术领域,主要由阀体(23),电磁线圈(6),置于电磁线圈内带顶针弹簧(7)和套管(1)的动铁芯(2),置于阀体内的隔腔套(13),置于隔腔套内与动铁芯(2)下部相连的带密封块(16)的密封连杆(11),置于隔腔套与密封连杆之间的膜片(8)和膜片弹簧(10)等构成。工作时,通过电磁线圈电压的增加,控制和调节密封块在阀口上的开口度,从而在电磁线圈电压逐步升高时,阀口的流量由0逐步升高,相反同步下降,达到比例控制的目的。适合于燃烧设备的火焰控制、锅炉控制、家用采暖及精确比例控制等领域中与燃气安全比例调节系统配套使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安全供热比例控制用先导比例阀,属燃气的安全调节控制

技术介绍
现有燃气安全供热比例控制系统中的先导比例阀采用永磁与线圈磁场相结合,主要由永磁块、膜片、线圈等组成,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流量。由于结构设计上的差异,现有的先导比例阀普遍存在着磁密度一致性难以精确控制、比例调节精度不高、故障较多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有效实现流向转换,自动调压,比例调节的燃气安全供热比例控制用先导比例阀。本技术为燃气安全供热比例控制用先导比例阀,包括阀体,电磁线圈,置于电磁线圈内带顶针弹簧的动铁芯,其特征在于阀体内设有隔腔套,隔腔套内设有与动铁芯下部相连带密封块的密封连杆,隔腔套与密封连杆之间设有膜片和膜片弹簧;所述隔腔套内自上而下开设有D气腔、C气腔、B气腔,隔腔套的下部开设有带进气口和A气腔的阀口;所述的阀体上开设有燃气通道,分别与隔腔套内的B气腔和D气腔相连通的可调直接出气道和放气道,与隔腔套内的C气腔相连通的进出通道和伺服调压器进气通道。工作时,通过电磁线圈电压的增加,控制和调节密封块在阀口上的开口度,从而在电磁线圈电压逐步升高时,阀口的流量由0逐步升高,相反同步下降,达到比例控制的目的。所述的动铁芯与电磁线圈之间还可设有上导磁套,隔磁套,下导磁套等。所述的动铁芯外还可设有套管,用于隔磁及作动铁芯上下滑动时的运动导向。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积极效果1、具有气流平稳、自我调压功能,通过调节电磁线圈电压及通道的大小,利用气压差打开阀口,自动调节气流波动与各气腔压力,使气流非常平稳,压力波动小,从而使流经阀口的燃气流量缓慢地由零渐至额定值。2、在比例调节上较好地利用流体力学的流道原理结合磁路特征采用电压控制,与现有的先导式永久磁铁电压控制的方式相比,避免了永久磁铁磁密度一致性难以精确控制的致命弱点,使控制精度有了很大提高,故障率亦大大降低。3、本技术适合于燃烧设备的火焰控制、锅炉控制、家用采暖及精确比例控制等领域中与燃气安全供热比例控制系统配套使用。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中1为套管,2为动铁芯,3为上导磁套,4为隔磁套,5为下导磁套,6为电磁线圈,7为顶针弹簧,8为膜片,9为D气腔,10为膜片弹簧,11为密封连杆,12为C气腔,13为隔腔套,14为B气腔,15为阀口,16为密封块,17为A气腔,18为燃气进气口,19为进出通道,20为可调直接出气道,21为放气道,22为伺服调压器进气通道,23为阀体,24为燃气通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主要由阀体23,电磁线圈6,置于电磁线圈6内带顶针弹簧7和套管1的动铁芯2,置于阀体23内的隔腔套13,置于隔腔套13内与动铁芯2下部相连的带密封块16的密封连杆11,置于隔腔套13与密封连杆11之间的膜片8和膜片弹簧10,置于动铁芯2与电磁线圈6之间的上导磁套3、隔磁套4、下导磁套5等构成。隔腔套13内自上而下开设有D气腔9、C气腔12、B气腔14,隔腔套13的下部开设有带进气口18和A气腔17的阀口15;阀体23上开设有燃气通道24,分别与隔腔套13内的B气腔14和D气腔9相连通的可调直接出气道20和放气道21,与隔腔套13内的C气腔12相连通的进出通道19和伺服调压器进气通道22。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描述工作时,在由套管1、动铁芯2、上导磁套3、隔磁套4、下导磁套5、电磁线圈6组成的电磁线圈组合中,根据电磁吸合原理,动铁芯2与下导磁套5的间隙最大,故在电磁线圈6通电后产生磁场,作用在导磁回路中,动铁芯2具有向下的吸合力。根据电磁力学原理,吸合力随着动铁芯2通入电压的增加而增加。由燃气通道24通过的燃气经进气口18进入A气腔17内,电磁线圈6通电使动铁芯2具有向下吸合力,通过顶针弹簧7及密封连杆11的传递,使阀口15打开,导致隔腔套13与A气腔17连通,燃气通过B气腔14经可调直接出气道20直接向出口流出。随着电磁线圈6电压的增加,向下吸合力增加,阀口15的开度不断增加,燃气除经可调直接出气道20排出外,亦同时通过C气腔12经放气道21排出至出口。当电压再增加时,阀口15的开度再增加,进入B气腔14、C气腔12内的气体压力大于经可调直接出气道20、放气道21通道排出的气体压力,导致燃气同时经进出通道19进入先导主阀内,并打开先导主阀,使燃气由燃气通道24直接排出至出口,终使阀体完全打开。反之当电磁线圈6通入电压下降,则出口流量减小。如此达到本技术的比例调节功能。在本技术正常工作后关闭时,电磁线圈6断电,动铁芯2向下吸合力消除,膜片弹簧10克服动铁芯2、顶针弹簧7、密封连杆11、密封块16的重力向上顶,使阀口15关闭。由于C气腔12上的进出通道19、饲服调压器进气通道22内气体有压力,而可调直接出气道20、放气道21连通出口的压力低,故隔腔套13内的气体经可调直接出气道20和放气道21向出口流出,从而关闭先导比例阀。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安全供热比例控制用先导比例阀,包括阀体(23),电磁线圈(6),置于电磁线圈(6)内带顶针弹簧(7)的动铁芯(2),其特征在于阀体(23)内设有隔腔套(13),隔腔套(13)内设有与动铁芯(2)下部相连带密封块(16)的密封连杆(11),隔腔套(13)与密封连杆(11)之间设有膜片(8)和膜片弹簧(10);所述隔腔套(13)内自上而下开设有D气腔(9)、C气腔(12)、B气腔(14),隔腔套(13)的下部开设有带进气口(18)和A气腔(17)的阀口(15);所述的阀体(23)上开设有燃气通道(24),分别与隔腔套(13)内的B气腔(14)和D气腔(9)相连通的可调直接出气道(20)和放气道(21),与隔腔套(13)内的C气腔(12)相连通的进出通道(19)和伺服调压器进气通道(22)。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安全供热比例控制用先导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铁芯(2)与电磁线圈(6)之间还设有上导磁套(3),隔磁套(4),下导磁套(5)。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安全供热比例控制用先导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铁芯(2)外还设有套管(1)。专利摘要一种燃气安全供热比例控制用先导比例阀,属燃气的安全调节控制
,主要由阀体(23),电磁线圈(6),置于电磁线圈内带顶针弹簧(7)和套管(1)的动铁芯(2),置于阀体内的隔腔套(13),置于隔腔套内与动铁芯(2)下部相连的带密封块(16)的密封连杆(11),置于隔腔套与密封连杆之间的膜片(8)和膜片弹簧(10)等构成。工作时,通过电磁线圈电压的增加,控制和调节密封块在阀口上的开口度,从而在电磁线圈电压逐步升高时,阀口的流量由0逐步升高,相反同步下降,达到比例控制的目的。适合于燃烧设备的火焰控制、锅炉控制、家用采暖及精确比例控制等领域中与燃气安全比例调节系统配套使用。文档编号F16K31/02GK2639641SQ03205019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梁宝来, 方志明, 任建刚, 杨能, 干加强 申请人: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安全供热比例控制用先导比例阀,包括阀体(23),电磁线圈(6),置于电磁线圈(6)内带顶针弹簧(7)的动铁芯(2),其特征在于阀体(23)内设有隔腔套(13),隔腔套(13)内设有与动铁芯(2)下部相连带密封块(16)的密封连杆(11),隔腔套(13)与密封连杆(11)之间设有膜片(8)和膜片弹簧(10);所述隔腔套(13)内自上而下开设有D气腔(9)、C气腔(12)、B气腔(14),隔腔套(13)的下部开设有带进气口(18)和A气腔(17)的阀口(15);所述的阀体(23)上开设有燃气通道(24),分别与隔腔套(13)内的B气腔(14)和D气腔(9)相连通的可调直接出气道(20)和放气道(21),与隔腔套(13)内的C气腔(12)相连通的进出通道(19)和伺服调压器进气通道(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宝来方志明任建刚杨能干加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