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迷宫双密封副节流截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48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向迷宫双密封副节流截止阀,主要由轴向迷宫、阀体、阀杆、阀芯、笼型阀芯套和阀座组成。它的节流部位前级在轴向迷宫,后级在阀芯套开孔部位;它在阀芯与阀座上采取了硬密封软密封双重密封。具有密封可靠、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等优点,特别适合于高压石油、化工管道和装置中。(*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类,一种轴向迷宫双密封副节流截止阀。现有管道或装置上使用的节流截止阀基本都是针形阀,这种阀的节流部位正好是密封副。当阀门处于节流状态时,压差大、介质流速高对密封副冲刷磨损严重,往往一个新针形阀只能用数十个小时就损坏。因此,只好在高压节流部位再装一个备用阀以便更换。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节流截止阀,使其密封可靠、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本技术的目的通过轴向迷宫双密封副节流截止阀来实现,它主要由轴向迷宫、阀体、阀杆、阀芯、笼型阀芯套和阀座组成。其特征是节流部位由轴向迷宫和阀芯套开孔部位组成;密封为阀座与阀芯的硬密封,外加密封圈软密封。硬密封由阀芯硬密封副斜面紧压在阀座硬密封副斜面上形成;软密封由密封圈紧贴在阀芯圆柱面上形成。轴向迷宫由迷宫外套、迷宫齿圈组成,装在阀体下部,阀芯上装有压环、钢球和阀杆,阀杆与阀盖间装有填料和填料垫;为确保阀杆处的密封性,在阀盖上装有加注密封脂的注油器;阀盖与阀芯套、阀体之间以及阀座上,采用密封圈密封;阀杆与螺套间用螺纹连接,螺套安装在支架上并用定位螺钉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和摘要图。图2为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节流缝示意图。1.下盖,2.O型圈,3.法兰,4.阀体,5.阀座,6.阀芯,7.阀芯套,8.钢球,9.压环,10.注油器,11.阀盖,12.支架,13.螺套,14.手轮,15.定位螺钉,16.密封压帽,17.填料压环,18.填料、填料垫、衬环,19.阀杆,20.迷宫外套,21.迷宫齿圈,22.节流缝。附图也是本技术实施例,密封圈采用O型密封圈。其工作原理作如下说明1.关闭状态。此时阀芯6处在图2的C位。阀芯的硬密封副斜面紧压在阀座5的硬密封斜面上,形成硬质密封;同时O型圈2紧贴阀芯7的圆柱面上。如此,硬、软两道密封同时起作用,提高了阀门的密封能力。2.节流状态。此时阀芯处在B位,介质流首先被迷宫外套20与迷宫齿圈21间的齿形轴向迷宫降压,然后进入阀座内腔,从阀芯套7的开孔部位与阀芯端部圆柱面形成的节流缝排出。节流过程中的大部份压力降在轴向迷宫上,小部份降在节流缝上,硬质和软质密封都不是被直接冲刷的部位,因而得以大大延长使用寿命。3.全开状态。阀芯处于A位,阀门开度最大,介质受阻最小。本技术的优点是将节流部位与密封部位分开,提高了节流能力和阀门的密封可靠性,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轴向迷宫双密封副节流截止阀,由轴向迷宫、阀体、阀杆、阀芯、笼型阀芯套和阀座组成,其特征在于1)节流部位由轴向迷宫和阀芯套开孔处组成;2)在阀芯与阀座上采取硬密封和软密封双重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向迷宫双密封副节流截止阀,其特征在于阀芯与阀座的硬密封由阀芯硬密封副斜面紧压在阀座硬密封副斜面上形成;软密封由密封圈紧贴在阀芯圆柱面上形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轴向迷宫双密封副节流截止阀,其特征在于轴向迷宫由迷宫外套、迷宫齿圈组成,装在阀体下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向迷宫双密封副节流截止阀,主要由轴向迷宫、阀体、阀杆、阀芯、笼型阀芯套和阀座组成。它的节流部位前级在轴向迷宫,后级在阀芯套开孔部位;它在阀芯与阀座上采取了硬密封软密封双重密封。具有密封可靠、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等优点,特别适合于高压石油、化工管道和装置中。文档编号F16K1/00GK2144221SQ9222185公开日1993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米力田, 刘承昭, 王元清, 王硕明 申请人:乐山市长江仪表厂, 四川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向迷宫双密封副节流截止阀,由轴向迷宫、阀体、阀杆、阀芯、笼型阀芯套和阀座组成,其特征在于:1)节流部位由轴向迷宫和阀芯套开孔处组成;2)在阀芯与阀座上采取硬密封和软密封双重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力田刘承昭王元清王硕明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市长江仪表厂四川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