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845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8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承载部、毫米波天线单元和壳体;毫米波天线单元设置在承载部上,毫米波天线单元的外表面与承载部的外表面共面,壳体包括非金属材料的第一曲面,承载部与第一曲面共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毫米波天线单元设置在承载部上,毫米波天线单元的外表面与承载部的外表面共面,承载部与终端设备壳体上的第一曲面共形。这样,毫米波天线与终端设备壳体间的间距,以及终端设备壳体相对于毫米波天线的厚度均匀,进而使终端设备壳体对毫米波天线性能的影响程度可以预判、量化,便于毫米波天线的设计,从而获得更好的通信性能。

A kind of terminal equipment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ermina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earing part, a millimeter wave antenna unit and a housing; the millimeter wave antenna unit is arranged on the bearing part,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illimeter wave antenna unit is coplanar with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earing part, the housing includes a first curved surfac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 and the bearing part is coplanar with the first curved surface. In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millimeter wave antenna unit is arranged on the bearing part,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illimeter wave antenna unit is coplanar with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bearing part, and the bearing part is coplanar with the first surface on the terminal equipment shell. In this wa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millimeter wave antenna and the terminal equipment shell, as well as the thickness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shell relative to the millimeter wave antenna are uniform, so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terminal equipment shell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illimeter wave antenna can be predicted and quantified,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design of the millimeter wave antenna, so as to obtain better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终端设备
本技术涉及终端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第五代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的发展,为达到更高的无线数据传输速率,毫米波天线的设计被引入到终端设备上。现有毫米波天线采用独立天线模块的形式,其形状为块状。以终端设备是手机为例,为提升手机的外观质量以及用户的使用手感,现有手机的壳体的周边区域往往会采用曲面设计,而该曲面部分通常与手机天线的位置对应。现有毫米波天线与手机壳体的间距,以及手机壳体相对于毫米波天线的辐射方向上的厚度都是不均匀的,使得手机壳体对多频或宽频毫米波天线的性能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度,难以量化,进而导致毫米波天线的实际通信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解决现有终端设备中毫米波天线与终端设备壳体共形性较差的问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承载部、毫米波天线单元和壳体;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的外表面与所述承载部的外表面共面,所述壳体包括非金属材料的第一曲面,所述承载部与所述第一曲面共形。本技术实施例中,将毫米波天线单元设置在承载部上,毫米波天线单元的外表面与承载部的外表面共面,承载部与终端设备壳体上的第一曲面共形。这样,毫米波天线与终端设备壳体间的间距,以及终端设备壳体相对于毫米波天线的厚度均匀,进而使终端设备壳体对毫米波天线性能的影响程度可以预判、量化,便于毫米波天线的设计,从而获得更好的通信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天线单元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天线单元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c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天线单元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d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天线单元结构示意图之四;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天线单元结构示意图之五;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天线单元所能覆盖的频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等,本技术实施例对终端设备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10,该终端设备10包括:承载部111、毫米波天线单元112和壳体12,毫米波天线单元112设置在该承载部111上,毫米波天线单元112的外表面与承载部111的外表面共面,壳体12包括非金属材料的第一曲面120,所述承载部与所述第一曲面共形。其中,图2为在图1的基础上隐去壳体12后的示意图。上述壳体12中第一曲面120部分的材料为非金属材料,以避免对毫米波天线的通信造成影响,该第一曲面120部分的材料可以为塑胶、玻璃、陶瓷等。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壳体12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壳体12整体的材料选用非金属材料;也可以仅对壳体12中第一曲面120部分的材料选用非金属材料,而壳体12的其它部分可以选用金属材料,以保证终端设备的使用手感。如图1和图2所示,终端设备10内设置有净空区13,该净空区13的位置与壳体12的第一曲面120的位置对应,承载部111设置在该净空区13。上述净空区13指的是在进行终端设备天线设计时,在终端设备10内预留的一块空间,以保证非毫米波天线获得较好的天线性能。该净空区13的设置应当满足远离金属元件,且还应隔离如:电池、振荡器、屏蔽罩、摄像头等与天线不相干的器件。本技术实施例中,毫米波天线单元112的外表面与承载部111的外表面共面,且承载部111与壳体12的第一曲面120共形,使毫米波天线与壳体12间的间距,以及壳体12相对于毫米波天线的厚度均匀。可选地,该第一曲面12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C形或U形等弧形,相应地承载部111的形状弯曲成与第一曲面120平行的C形或U形。本技术实施例对第一曲面120的截面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承载部111可以与第一曲面120紧密贴合,承载部111也可以与第一曲面120之间留有一定间距,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产品需求对承载部111与第一曲面12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图2示出了在承载部111上设置4个毫米波天线单元112的场景,可以理解的是,承载部111上也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毫米波天线单元112,例如:2个、3个、5个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承载部111上设置毫米波天线单元112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图1和图2仅示出了承载部111位于终端设备10底边缘的场景,可以理解的是,该承载部111也可以设置在终端设备10的其它任意位置。参见图3,以终端设备10是手机为例,图中示出了承载部111可选的多个放置区域,包括位于终端设备10X方向的端部的区域31、位于终端设备10Y方向的端部的区域32、以及位于终端设备10X方向的端部与终端设备10Y方向的端部相交的区域33。可以在终端设备10内的不同区域设置多个承载部111,使毫米波天线的辐射能够覆盖更多的空间,提高天线通信效果。由于承载部111与壳体12的第一曲面120共形,使毫米波天线能够适应壳体12上的各个区域,提高了毫米波天线的摆放自由度。可选地,将毫米波天线设置在终端设备10的侧面边缘位置。这样,当终端设备10放置在金属平面上时或其他物品的表面,可以避免毫米波天线的信号被金属平面遮挡或被较快衰减,从而保证终端设备10的通信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将毫米波天线单元设置在承载部上,毫米波天线单元的外表面与承载部的外表面共面,承载部与终端设备壳体上的第一曲面共形。这样,毫米波天线与终端设备壳体间的间距,以及终端设备壳体相对于毫米波天线的厚度均匀,进而使终端设备壳体对毫米波天线性能的影响程度可以预判、量化,便于毫米波天线的设计,从而获得更好的通信性能。进一步地,毫米波天线与终端设备壳体良好共形能够提高对终端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利于控制终端设备整体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部、毫米波天线单元和壳体;/n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的外表面与所述承载部的外表面共面,所述壳体包括非金属材料的第一曲面,所述承载部与所述第一曲面共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部、毫米波天线单元和壳体;
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的外表面与所述承载部的外表面共面,所述壳体包括非金属材料的第一曲面,所述承载部与所述第一曲面共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非毫米波天线;
所述承载部为所述非毫米波天线的辐射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为以下任意一项:
金属片;
柔性电路板FP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的凹槽,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非导电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奂衢王义金简宪静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