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秉玺专利>正文

快开压差式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569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快开压差式阀门,其阀体上部设有阀盖,活塞腔体内设有活塞介质入口的封密球,活塞上部经活塞排泄孔与阀瓣空腔连通,阀瓣空腔内设有经偏心轮与开阀手柄相连的阀瓣杆,阀瓣杆其上设有弹簧,其前端设有可密封阀瓣空腔底部排泄孔的阀瓣,速开吸管与阀瓣空腔排泄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开启、关闭迅速,省时、省力,密封压力可随介质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介质不会因压力增大而泄漏,适用面广,可适用于粘度较高及各种高低压气体、液体。(*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快速开启、闭合的压差式阀门。现有的阀门大多是通过手轮转动螺杆来实现阀口的开启、关闭,其关闭或开启需用较大的力,当阀门较大时,劳动强度大。阀门开启、关闭所需时间较长,使用不便。现有的阀门一般用途单一,高、低压阀门须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介质粘度稍大即需选用、更换相应的阀门,适用面较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快开压差式阀门,其开启、关闭迅速、简便;省时、省力;密封压力可随介质压力增加而增大;可代替所有采用手轮操纵阀门的场合;可通过粘度较高的介质及各种高、低压介质。本技术的设计方案如下一种快开压差式阀门,包括阀体(2),其上部设有开阀手柄(8),其空腔内设有开、关阀的活塞(4),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阀体(2)上部设有阀盖(6);所述活塞(4)腔体内设有密封腔体底部活塞介质入口(19)的密封球(3),活塞上部经活塞排泄孔(9)与阀瓣空腔(12)连通;所述阀瓣空腔(12)内设有经偏心轮与开阀手柄(8)相连的阀瓣杆(10),阀瓣杆(10)上设有弹簧(11),阀瓣杆(10)前端设有阀瓣(13),阀瓣空腔(12)底部的排泄孔(15)处设有一速开吸管(16)。本技术的活塞介质入口(19)的直径d1与活塞排泄孔(9)的直径d2及阀瓣空腔排泄孔(15)的直径d3分别为d2≥2d1、d3≥2d1。本技术活塞(4)腔体上部的直径大于其下部的直径。本技术阀盖(6)上可设有加压体(7),其与活塞(4)的腔体连通。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参见附图,本技术包括阀体2,其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介质入口1和介质出口17。阀体2的空腔内设有活塞4,通过活塞4在活塞套5内上下移动开启或密封介质入口1,可达到开启、关闭本技术的目的。活塞4底部设有密封垫18。活塞4底部设有一可与介质入口1连通的活塞介质入口19,活塞4的腔体内设有一可封住活塞介质入口19的密封球3。活塞4上部的直径大于其下部直径,活塞4上部侧面设有与阀瓣空腔12连通的活塞排泄孔9,其直径大于活塞入口19的直径。开阀手柄8经一偏心轮与阀瓣杆10相连,阀瓣杆10上设有弹簧11,阀瓣13设于阀瓣杆10下端与弹簧11相连,阀瓣13前端设有O型密封圈14。阀瓣空腔12底部设有阀瓣空腔排泄孔15,其直径大于活塞介质入口19的直径,排泄孔15由阀瓣13开启、关闭。排泄孔15经速开吸管16与介质出口17连通。使用时,介质最初由介质入口1进入本技术,其冲开密封球3迅速进入活塞4的腔体内,由于活塞4上部的面积大于其下部面积,当其上部、下部形成压力差时,活塞4将介质入口1的管道口封紧,本技术处于关闭状态。开阀时,操纵开阀手柄8,其带动偏心轮转动使阀瓣杆10提升,阀瓣13被提起,活塞4腔体内的介质经排泄孔15排出。因排泄孔9、15的直径均大于活塞介质入口19的直径,同时介质的排出在速开吸管16内形成负压,使活塞4腔体内介质迅速减少,活塞上部压力迅速下降,活塞4加速上升,将本技术打开,介质由介质入口1的入口管道经介质出口17的管道排出。关闭时,使开阀手柄8复位,在弹簧11作用下阀瓣13将排泄孔15密封,使活塞4腔体内介质只进不出,当活塞4上部总压力大于介质入口1管道内的总压力时,活塞4下落使阀门关闭。当介质入口1处管道压力增加时,推动密封球3使活塞4上部压力随之增加,则密封垫18压力亦增加,由此可防止管道压力增加时介质的泄漏。本技术活塞4上端的阀盖6上设有一加压体7,当不允许介质在本技术开启瞬间即排出时,可预先由加压体7处向活塞4加压,以保持活塞4的可靠密封,加压体7平素为密封状态。生产时,本技术的阀体2可采用铸钢、铸铁等铸件;活塞4可采用黄铜制造,当阀门尺寸较大时,可采用复合材料;密封圈14和18均采用软密封作用的一切材料;密封球3,在低压阀中采用硬橡胶即可,在高压阀中以不锈钢为宜;排泄孔9和15的直径以大于或等于二倍的活塞介质入口19的直径为最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2、开启、关闭迅速可靠,省时、省力。3、可通过除泥浆外的各种粘度的高低压气体、液体介质。4、密封压力随介质压力增加而增加,介质不会因压力增大而泄漏。5、可取代现有技术中所有采用手轮操纵的阀门,适用面广。权利要求1.一种快开压差式阀门,包括阀体(2),其上部设有开阀手柄(8),其空腔内设有开、关阀的活塞(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上部设有阀盖(6);所述活塞(4)腔体内设有密封腔体底部活塞介质入口(19)的密封球(3),活塞上部经活塞排泄孔(9)与阀瓣空腔(12)连通;所述阀瓣空腔(12)内设有经偏心轮与开阀手柄(8)相连的阀瓣杆(10),阀瓣杆(10)上设有弹簧(11),阀瓣杆(10)前端设有阀瓣(13),阀瓣空腔(12)底部的排泄孔(15)处设有一速开吸管(1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开压差式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介质入口(19)的直径d1与活塞排泄孔(9)的直径d2及阀瓣空腔排泄孔(15)的直径d3分别为d2≥2d1、d3≥2d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开压差式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腔体上部的直径大于其下部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开压差式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6)上设有加压体(7),其与活塞(4)的腔体连通。专利摘要一种快开压差式阀门,其阀体上部设有阀盖,活塞腔体内设有活塞介质入口的封密球,活塞上部经活塞排泄孔与阀瓣空腔连通,阀瓣空腔内设有经偏心轮与开阀手柄相连的阀瓣杆,阀瓣杆其上设有弹簧,其前端设有可密封阀瓣空腔底部排泄孔的阀瓣,速开吸管与阀瓣空腔排泄孔连通。本技术开启、关闭迅速,省时、省力,密封压力可随介质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介质不会因压力增大而泄漏,适用面广,可适用于粘度较高及各种高低压气体、液体。文档编号F16K1/00GK2178308SQ93243500公开日1994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4日专利技术者侯秉玺 申请人:侯秉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开压差式阀门,包括阀体(2),其上部设有开阀手柄(8),其空腔内设有开、关阀的活塞(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2)上部设有阀盖(6);所述活塞(4)腔体内设有密封腔体底部活塞介质入口(19)的密封球(3),活塞上部经活塞排泄孔(9)与阀瓣空腔(12)连通;所述阀瓣空腔(12)内设有经偏心轮与开阀手柄(8)相连的阀瓣杆(10),阀瓣杆(10)上设有弹簧(11),阀瓣杆(10)前端设有阀瓣(13),阀瓣空腔(12)底部的排泄孔(15)处设有一速开吸管(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秉玺
申请(专利权)人:侯秉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