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式煤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5455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力式煤仓系统,涉及煤矿生产系统领域。包括第一采区运输巷、第二采区运输巷、矿井主运输巷、斜巷、第一煤仓、第二煤仓、第一主运输皮带机、第二主运输皮带机、转载皮带机;所述第一采区运输巷(1)与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之间设有第一煤仓,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与所述矿井主运输巷之间设有第二煤仓;所述矿井主运输巷中设有第一主运输皮带机、第二主运输皮带机;所述斜巷中设有转载皮带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解决了采区运输巷与矿井主运输巷之间的垂直高度过大以及使不同采区的煤炭能够分装分运的问题,减少了运输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Relay bunke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lay type coal bunker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al mine production system. Including the first mining area transportation lane, the second mining area transportation lane, the mine main transportation lane, inclined lane, the first coal bunker, the second coal bunker, the first main transportation belt conveyor, the second main transportation belt conveyor and the transfer belt conveyor; the first coal bunk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mining area transportation lane (1) and the second mining area transportation lane, and the second coa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cond mining area transportation lane and the main transportation lane of the mine The main haulage lane of the min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ain haulage belt conveyor and a second main haulage belt conveyor, and the inclined lane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fer belt conveyo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vertical height between the transportation roadway in the mining area and the main transportation roadway in the mine is too large and the coal in different mining areas can be loaded and transported separately, reducing the transportation link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力式煤仓系统
本技术涉及煤矿生产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力式煤仓系统。
技术介绍
采区煤仓是煤矿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防止堵塞,垂直式煤仓的高度不宜过高。在煤矿实际生产中,由于受煤层赋存、主要运煤大巷的布置层位、煤炭运输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采区运输巷与矿井主运输巷之间的垂直高度经常过大。以往的解决方式是设置多个垂直式煤仓,一个煤仓只服务于1~2个开采煤层,以满足煤仓的高度要求,不同采区之间设有联系巷道,各煤仓之间通过设在联系巷道中的转载皮带机连接,形成煤仓—转载皮带机—煤仓的连续运输模式。这种方式使各采区生产的煤炭最终通个一个煤仓进入矿井煤炭主运系统,因为各采区生产的煤炭品质各有差别,所以不能有效控制矿井的煤质,而采用这种方式若要使不同采区的煤炭能够分装分运就需要利用多个联系巷道进行多次转运,运输环节多,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区运输巷与矿井主运输巷之间的垂直高度过大,如何分层设置垂直式煤仓且使不同采区的煤炭能够分装分运。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接力式煤仓系统,包括第一采区运输巷(1)、第二采区运输巷(2)、矿井主运输巷(3)、斜巷(4)、第一煤仓(5)、第二煤仓(6)、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转载皮带机(9);所述第一采区运输巷(1)、第二采区运输巷(2)、矿井主运输巷(3)从上到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2)通过所述斜巷(4)连接所述矿井主运输巷(3);所述第一采区运输巷(1)与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2)之间设有第一煤仓(5),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2)与所述矿井主运输巷(3)之间设有第二煤仓(6),所述第一煤仓(5)、第二煤仓(6)均为垂直式煤仓;所述矿井主运输巷(3)中设有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所述第二煤仓(6)的底部出口对应所述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所述斜巷(4)中设有转载皮带机(9),所述转载皮带机(9)衔接在所述第一煤仓(5)的底部出口与所述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之间。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煤仓(5)与所述第二煤仓(6)位于同一平面位置。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煤仓(5)的底部出口连接有第一给煤机(10),所述第一给煤机(10)的出口连接分煤器(11),所述分煤器(11)的两个出口分别对应所述转载皮带机(9)和所述第二煤仓(6)的顶部入口。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煤仓(6)的底部出口连接有第二给煤机(12),所述第二给煤机(12)的出口对应所述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采区运输巷(1)中设有第一采区运输皮带机(13),所述第一采区运输皮带机(13)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一煤仓(5)的顶部入口。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2)中设有第二采区运输皮带机(14),所述第二采区运输皮带机(14)的一端对应所述第二煤仓(6)的顶部入口。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煤仓(5)、第二煤仓(6)均为圆柱体,其圆形断面的直径均为2~5m。圆形断面过小不便于布置且容易堵塞,过大则会使施工困难且降低有效的煤仓容积,2~5m为较合适的断面直径。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煤仓(5)、第二煤仓(6)的高度均为20~30m。煤仓过高易使煤压实而形成拱形结构,20~30m为较合适的高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解决了采区运输巷与矿井主运输巷之间的垂直高度过大以及使不同采区的煤炭能够分装分运的问题,减少了运输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接力式煤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接力式煤仓系统,包括第一采区运输巷1、第二采区运输巷2、矿井主运输巷3、斜巷4、第一煤仓5、第二煤仓6、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转载皮带机9、第一给煤机10、分煤器11、第二给煤机12、第一采区运输皮带机13、第二采区运输皮带机14。第一采区运输巷1、第二采区运输巷2、矿井主运输巷3从上到下间隔设置,第二采区运输巷2通过斜巷4连接矿井主运输巷3。第一采区运输巷1与第二采区运输巷2之间设有第一煤仓5,第二采区运输巷2与矿井主运输巷3之间设有第二煤仓6,第一煤仓5、第二煤仓6均为垂直式煤仓,第一煤仓5与第二煤仓6位于同一平面位置。矿井主运输巷3中设有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第二煤仓6的底部出口对应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斜巷4中设有转载皮带机9,转载皮带机9衔接在第一煤仓5的底部出口与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之间。第一煤仓5的底部出口连接有第一给煤机10,第一给煤机10的出口连接分煤器11,分煤器11的两个出口分别对应转载皮带机9和第二煤仓6的顶部入口。第二煤仓6的底部出口连接有第二给煤机12,第二给煤机12的出口对应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第一采区运输巷1中设有第一采区运输皮带机13,第一采区运输皮带机13的一端对应第一煤仓5的顶部入口。第二采区运输巷2中设有第二采区运输皮带机14,第二采区运输皮带机14的一端对应第二煤仓6的顶部入口。第一煤仓5、第二煤仓6均为圆柱体,其圆形断面的直径均为2~5m,高度均为20~30m。第一采区的煤炭由第一采区运输皮带机13进入第一煤仓5中,然后由第一煤仓5的底部出口经第一给煤机10、分煤器11进入第二煤仓6中,再由第二煤仓6的底部出口经第二给煤机12进入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第二采区的煤炭由第二采区运输皮带机14进入转载皮带机9,再由转载皮带机9进入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或者第一采区的煤炭由第一采区运输皮带机13进入第一煤仓5中,然后由第一煤仓5的底部出口经第一给煤机10、分煤器11进入转载皮带机9,再由转载皮带机9进入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第二采区的煤炭由第二采区运输皮带机14进入第二煤仓6中,然后由第二煤仓6的底部出口经第二给煤机12进入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力式煤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采区运输巷(1)、第二采区运输巷(2)、矿井主运输巷(3)、斜巷(4)、第一煤仓(5)、第二煤仓(6)、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转载皮带机(9);所述第一采区运输巷(1)、第二采区运输巷(2)、矿井主运输巷(3)从上到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2)通过所述斜巷(4)连接所述矿井主运输巷(3);所述第一采区运输巷(1)与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2)之间设有第一煤仓(5),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2)与所述矿井主运输巷(3)之间设有第二煤仓(6),所述第一煤仓(5)、第二煤仓(6)均为垂直式煤仓;所述矿井主运输巷(3)中设有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所述第二煤仓(6)的底部出口对应所述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所述斜巷(4)中设有转载皮带机(9),所述转载皮带机(9)衔接在所述第一煤仓(5)的底部出口与所述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力式煤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采区运输巷(1)、第二采区运输巷(2)、矿井主运输巷(3)、斜巷(4)、第一煤仓(5)、第二煤仓(6)、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转载皮带机(9);所述第一采区运输巷(1)、第二采区运输巷(2)、矿井主运输巷(3)从上到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2)通过所述斜巷(4)连接所述矿井主运输巷(3);所述第一采区运输巷(1)与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2)之间设有第一煤仓(5),所述第二采区运输巷(2)与所述矿井主运输巷(3)之间设有第二煤仓(6),所述第一煤仓(5)、第二煤仓(6)均为垂直式煤仓;所述矿井主运输巷(3)中设有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所述第二煤仓(6)的底部出口对应所述第一主运输皮带机(7);所述斜巷(4)中设有转载皮带机(9),所述转载皮带机(9)衔接在所述第一煤仓(5)的底部出口与所述第二主运输皮带机(8)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式煤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煤仓(5)与所述第二煤仓(6)位于同一平面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力式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九洲王成博陈元新张海骄苏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