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胶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434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浸胶槽,涉及劳保手套生产线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外胶槽、内胶槽、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和升降板;外胶槽和内胶槽均为上端开口的槽体,外胶槽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并位于外胶槽的下方;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且内胶槽设置在外胶槽的内部,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通过升降板带动内胶槽在外胶槽内上下往复运动,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内胶槽运动至使内胶槽的顶面高度低于外胶槽的液面高度,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导致手套浸胶质量差和浪费能源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快速平整胶液液面,还能够保证手套的浸胶质量,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运行过程中节约能源。

A kind of dip tan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lue soaking groov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production line of labor protection gloves, including: a bracket, an outer glue groove, an inner glue groove, an inner glue groove lifting drive device and a lifting plate; the outer glue groove and the inner glue groove are both grooves with an opening at the upper end, the outer glue groove is fixed on the bracket, the inner glue groove lifting drive device is fixed on the bracket, and is under the outer glue groove; the inner glue groove The output end of the lifting drive devi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plate, and the inner rubber groov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outer rubber groove. The lifting drive device of the inner rubber groove drives the inner rubber groove to move up and down in the outer rubber groove through the lifting plate, and the lifting drive device of the inner rubber groove can drive the inner rubber groove to move to the height that the top surface of the inner rubber groove is lower than the liquid surface of the outer rubber groove, so as to overcome the glove caused by the prior art Due to the defects of poor impregnation quality and waste of energy, the utility model can not only quickly level the liquid level of glue, but also ensure the impregnation quality of gloves, and the utility model saves energy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浸胶槽
本技术涉及劳保手套生产线
,特别是涉及一种浸胶槽。
技术介绍
劳保手套生产线中手套浸胶使用的胶液具有流动性差的特点,在浸胶过程中,当完成上一个手套浸胶工作后,胶槽内胶液液面会留下手套浸胶的痕迹,且痕迹会停留一段时间后,液面才会重新平整,影响下一个手套的浸胶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在连续生产的手套浸胶工作中,完成上一个手套的浸胶工作后,需要将胶槽内胶液液面整理平整,以缩短胶液液面平整所需的时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的手套浸胶机的浸胶槽通常采用在浸胶槽内进行机械搅拌和胶液溢流循环的方法解决胶液液面平整的技术问题,在浸胶槽内进行机械搅拌需要在浸胶槽内安装搅拌机构,且搅拌后的胶液液面不平稳,影响手套的浸胶深度,进而影响手套的浸胶质量;采用胶液溢流循环的方法,则需要内胶槽、外胶槽和储胶槽,并安装循环泵从储胶槽中抽取胶液注满内胶槽,内胶槽内的胶液液面溢流流入外胶槽内,外胶槽中胶液循环流入储胶槽中,在手套浸胶工作中,循环系统需一直工作,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浸胶槽,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仅能够快速平整胶液液面,还能够保证手套的浸胶质量,并节约能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浸胶槽,包括支架、外胶槽、内胶槽、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和升降板;所述外胶槽和所述内胶槽均为上端开口的槽体,所述外胶槽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外胶槽的下方;所述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内胶槽设置在所述外胶槽的内部,所述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通过所述升降板带动所述内胶槽在所述外胶槽内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内胶槽运动至使所述内胶槽的顶面高度低于所述外胶槽的液面高度。优选的,所述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为气缸。优选的,所述浸胶槽还包括内胶槽连接板,所述内胶槽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内胶槽固定连接,所述内胶槽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架上垂直所述外胶槽底面的方向上固定设置有升降导杆,所述升降板与所述升降导杆滑动连接,所述气缸驱动所述升降板沿所述升降导杆上下往复运动。优选的,所述升降板上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升降导杆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内胶槽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内胶槽连接板均与所述内胶槽上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内胶槽和所述外胶槽均为长方体槽体。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支脚、底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脚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用于放置所述外胶槽,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下方并与所述支脚固定连接,所述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中心,所述升降导杆和所述升降板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之间。优选的,所述支脚的数量为四个。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底板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将外胶槽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并将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且内胶槽设置在外胶槽的内部,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通过升降板带动内胶槽在外胶槽内上下往复运动,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内胶槽运动至使内胶槽的顶面高度低于外胶槽的液面高度,在内胶槽从内胶槽顶面高度低于外胶槽液面高度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外胶槽中的胶液不断流入内胶槽,直至内胶槽中的胶液不断溢出,则内胶槽中胶液液面得以快速平整,平整的胶液液面能够保证手套的浸胶质量,并且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更加节约能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浸胶槽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浸胶槽的升降机构的结构图。其中:1-支架,2-内胶槽,3-外胶槽,4-升降机构,401-气缸,402-升降板,403-升降导杆,404-滑块,405-内胶槽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浸胶槽,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不仅能够快速平整胶液液面,还能够保证手套的浸胶质量,并节约能源。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浸胶槽,包括支架1、外胶槽3、内胶槽2、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和升降板402;外胶槽3和内胶槽2均为上端开口的槽体,外胶槽3固定设置在支架1上,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支架1上,并位于外胶槽3的下方;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升降板402固定连接,且内胶槽2设置在外胶槽3的内部,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通过升降板402带动内胶槽2在外胶槽3内上下往复运动,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内胶槽2运动至使内胶槽2的顶面高度低于外胶槽的液面高度,以保证内胶槽2完全浸没在外胶槽3盛放的胶液中,在内胶槽2下降的过程中,胶液填满内胶槽2,内胶槽2在上升过程中,胶液不断从内胶槽2中溢出至外胶槽3中,使得内胶槽2的胶液液面快速恢复平整,进而并保证手套的浸胶质量和节约能源。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为气缸401。浸胶槽还包括内胶槽连接板405,内胶槽连接板405的一端与内胶槽2固定连接,内胶槽连接板405的另一端与升降板402固定连接。支架1上垂直外胶槽3底面的方向上固定设置有升降导杆403,升降板402与升降导杆403滑动连接,气缸401驱动升降板402沿升降导杆403上下往复运动。升降板402上固定设置有滑块404,滑块404与升降导杆403滑动连接。内胶槽连接板4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内胶槽连接板405均与内胶槽2上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内胶槽2和外胶槽3均为长方体槽体。支架1包括支脚、底板和支撑板,支撑板与支脚固定连接,支撑板用于放置外胶槽3,底板设置于支撑板下方并与支脚固定连接,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中心,以保证支架受力均衡,使其自身被稳定放置。升降导杆403和升降板402设置于底板和支撑板之间。支脚的数量为四个。支撑板和底板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浸胶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外胶槽、内胶槽、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和升降板;所述外胶槽和所述内胶槽均为上端开口的槽体,所述外胶槽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外胶槽的下方;所述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内胶槽设置在所述外胶槽的内部,所述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通过所述升降板带动所述内胶槽在所述外胶槽内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内胶槽运动至使所述内胶槽的顶面高度低于所述外胶槽的液面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胶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外胶槽、内胶槽、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和升降板;所述外胶槽和所述内胶槽均为上端开口的槽体,所述外胶槽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外胶槽的下方;所述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内胶槽设置在所述外胶槽的内部,所述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通过所述升降板带动所述内胶槽在所述外胶槽内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内胶槽运动至使所述内胶槽的顶面高度低于所述外胶槽的液面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胶槽升降驱动装置为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胶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胶槽连接板,所述内胶槽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内胶槽固定连接,所述内胶槽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垂直所述外胶槽底面的方向上固定设置有升降导杆,所述升降板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建徐广标孔凡朋张斌邢子替王辉强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冠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