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270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0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包括第一水性环氧树脂、第二水性环氧树脂、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氧化铁红、消光剂、分散剂和防滑剂;相比于传统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具有更高的强度、粘附能力和耐久性,从而能够应用于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沥青路面,以抵抗车辆荷载的冲击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夏季路面温度,减少车辙病害的产生,从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通过控制不同沥青路面级配类型下的涂层厚度来减少涂层对原有路面孔隙结构的降低,同时通过撒布防滑剂提供微观抗滑结构,抗滑性能良好,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Thermal reflective coating of asphalt pave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hermal reflective coating of asphalt pavement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thermal reflective coating of asphalt pavement includes a first water-based epoxy resin, a second water-based epoxy resin, nano titanium dioxide, nano silicon dioxide, iron oxide red, matting agent, dispersant and antiskid agen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hermal reflective coating of asphalt pavement, the thermal reflective coating of asphalt pavement of the invention has more It has high strength, adhesion ability and durability, so that it can be applied to the asphalt pavement of Urban Road intersection to resist the impact of vehicle loa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avement temperature in summer, reduce the generation of rut disease, and thus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asphalt pavement; the asphalt pavement thermal reflection coating of the invention can control the coating thickness under different asphalt pavement grading types Degree to reduce the reduction of the original pavement pore structure by coat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micro anti-skid structure is provided by spreading anti-skid agent, and the anti-skid performance is good, so as to ensure driving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沥青路面太阳热反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车辙、推移、拥包是交叉口区域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其根本原因在于沥青混凝土抗剪强度不能适应交叉口区域沥青路面特殊的工作条件。在交叉口区域,车辆运行与路面荷载特征与一般路面显著不同:严重渠化交通、频繁刹车和启动、车速慢、停车时间长。这种特殊的工作条件使得交叉口区域沥青路面承受极重交通荷载、较长的荷载作用时间和较大的水平剪切应力。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季节,路面持续60℃以上的高温导致沥青混凝土抗剪强度和抗车辙能力急剧下降,由此引发交叉口区域沥青路面产生车辙、推移、拥包、裂缝等病害。尽管国内外对交叉口区域沥青路面车辙病害问题十分关注,并已经开展相关研究,但是大多是通过提高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来控制车辙的产生,如采用改性沥青、硬质沥青、抗车辙剂等材料以采用SMA等沥青混凝土。尽管增强沥青混凝土抗车辙能力可抑制交叉口区域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与发展,但在夏季仍可能由于路面温度过高而显著降低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能力,进而引发车辙病害。沥青路面是热吸收率较高的材料(热吸收率达0.85-0.90)。夏季,在太阳持续热辐射作用下,沥青路面吸收并聚集了大量能量,这使得沥青路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夏季高温季节气温仅为35-40℃,但沥青路面温度高达60-65℃。作为一种典型的粘弹性材料,沥青混凝土抗剪切强度随温度增加显著衰减。这时沥青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仅为25℃条件下的20-30%。可见,高温是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能够增强沥青路面热反射效率、降低沥青路面热吸收率,沥青路面温度将得到一定程度上控制,沥青混凝土抗剪强度将得到有利保障。传统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无法承受道路交叉口车辆的频繁制动和启动带来的强烈冲击,因此,为了采用主动控制的方式解决城市道路交叉口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急需一种能够承受特殊的荷载冲击的高强度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的制备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其包括如下组分:优选地,第一水性环氧树脂和第二水性环氧树脂的比例为2:1。优选地,纳米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其粒径为20-50nm。优选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5-10μm。优选地,消光剂为水性消光剂。优选地,分散剂为适用于环氧胶水的水性分散剂。优选地,防滑剂为陶瓷玻璃微珠,其目数为40目。一种上述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纳米二氧化钛加入第一水性环氧树脂内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2)、将纳米二氧化硅加入第一混合物内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3)、将氧化铁红、分散剂和消光剂依次加入第二混合物内搅拌,得到第三混合物;(4)、将第二水性环氧树脂加入第三混合物内搅拌,得到水性环氧树脂涂料;(5)、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刷涂在沥青路面的表面,得到涂层,刷涂完成后10min内,将防滑剂撒布在涂层的表面并进行成型。优选地,步骤(1)中,搅拌的时间为2±0.5min。优选地,步骤(2)中,搅拌的时间为1±0.5min。优选地,步骤(3)中,搅拌的时间为2±0.5min。优选地,步骤(4)中,搅拌的时间为2±0.5min。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相比于传统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本专利技术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在满足施工和易性和涂层的热反射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环氧树脂固化剂的比例,从而提高其强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通过调整涂层材料配比和优化施工条件(即确定适宜的施工温度和施工时间),从而提高其粘附能力,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具有良好的强度、粘附能力和耐久性,从而能够应用于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沥青路面,以抵抗车辆荷载的冲击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夏季路面温度,减少车辙病害的产生,进一步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第二、本专利技术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通过控制不同沥青路面级配类型下的涂层厚度来减少涂层对原有路面孔隙结构的降低,同时通过撒布防滑剂提供微观抗滑结构,抗滑性能良好,从而保证行车安全。第三、本专利技术采用水性环氧树脂作为成膜物质,具有施工方便,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本专利技术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其包括如下组分:其中,第一水性环氧树脂和第二水性环氧树脂作为成膜物质,第一水性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乳液,第二水性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固化剂,其比例为2∶1。实际上,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和氧化铁红作为填料,涂料配制前将上述填料存放在通风干燥处,避免受潮发生结块。纳米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其粒径为20-50nm。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5-10μm。消光剂和分散剂作为助剂。消光剂为水性消光剂。分散剂为适用于环氧胶水的水性分散剂。防滑剂为陶瓷玻璃微珠,其目数为40目。<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纳米二氧化钛加入第一水性环氧树脂内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2)、将纳米二氧化硅加入第一混合物内搅拌,得到第二混合物;(3)、将氧化铁红、分散剂和消光剂依次加入第二混合物内搅拌,得到第三混合物;(4)、将第二水性环氧树脂加入第三混合物内搅拌,得到水性环氧树脂涂料;(5)、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刷涂在沥青路面的表面,得到涂层,刷涂完成后10min内,将防滑剂撒布在涂层的表面并进行成型。其中,在步骤(1)中,搅拌的时间可以为2±0.5min,优选为2min。在步骤(2)中,搅拌的时间可以为1±0.5min,优选为1min。在步骤(3)中,搅拌的时间可以为2±0.5min,优选为2min。在步骤(4)中,搅拌的时间可以为2±0.5min,优选为2min。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包括如下组分:本实施例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将94g纳米二氧化钛加入1000g第一水性环氧树脂内并充分搅拌2min,得到第一混合物;(2)、然后将47g纳米二氧化硅加入第一混合物内并充分搅拌1min,得到第二混合物;(3)、接着将94g氧化铁红、35.25g分散剂和23.5g消光剂依次加入第二混合物内并充分搅拌2min,得到第三混合物;(4)、最后将500g第二水性环氧树脂加入第三混合物内并充分搅拌2min,得到分散均匀的水性环氧树脂涂料;(5)、采用人工刷涂的方式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均匀刷涂在制备的AC-13沥青混合料车辙板上(车辙板尺寸为:长度为300mm,宽度为300mm,厚度为50mm),涂覆量为0.45kg/m2。涂层刷涂完成后10min内,将11.75g陶瓷玻璃微珠(作为防滑剂)均匀撒布在涂层的表面,并在30℃环境中养生5h成型。制备相同级配的AC-13车辙板试件作为对照组,与上述涂有热反射涂层的车辙板一起放在65℃环境箱中30min后测试两个试件表面的温度,分别记为T1-1和T1-2(对照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性环氧树脂和第二水性环氧树脂的比例为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其粒径为20-5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5-1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剂为水性消光剂;和/或,所述分散剂为适用于环氧胶水的水性分散剂;和/或,所述防滑剂为陶瓷玻璃微珠,其目数为40目。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沥青路面热反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纳米二氧化钛加入第一水性环氧树脂内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志刚孙军鞠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南信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