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平衡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267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自动控制沐浴水温的压力平衡阀,包括一壳体,于壳体内设有二平衡阀体,一弹性薄膜被置于平衡阀体内部中央;二受压板固锁在弹性薄膜二侧;二调整杆,具有锥形圆片头,被设置在平衡阀体的进水孔内,而杆体固定在受压板上;二静压环位于调整杆之外。(*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稳定控制水温的压力平衡阀。在沐浴过程中,由于正常人的体温通常是在摄氏37度左右,而且一般人的能忍受范围大约是在摄氏50度以内,所以最舒适的温度应控制在摄氏20度到摄氏48度之间;为了能够让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不只感到舒适,且能保护使用者免于在冷水失效或入水流量突然改变时受到热水烫伤,故在卫浴设备中发展出一种具压力平衡、控制水温功能的压力平衡阀,其基本之原理为调整冷、热水的水压,使二者保持压力相近,而当二者产生压力差时,即可利用入口面积的调整使冷、热水的水压改变,达到控制出水温度的目的。早期冷热水混合管路,如壁式莲蓬头管路,是分别引进冷、热水,而使其在预定的阀体空间内进行混合,藉此使冷热水混合成预定温度的热水以供使用;但实际使用时的难忘经验是每次开始使用时常会有全热水或是全冷水先冲出,而且使用过程中水温会忽冷、忽热,或者是因使用者不小心误开错开关而造成意外伤害,所以早期冷热水混合管路在使用上具有相当不稳定的出水温度与不可预期的危险性。目前习用的压力平衡阀,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见台湾专利公告第310019号案,此习用之压力平衡阀包括一本体、一平衡机构10、二进水孔道11与二出水孔道12,在此种压力平衡阀的平衡机构10二端设置有冷水进水挡块13热水进水档块(14),冷、热水可以由二进水挡块13、14在本体内的位置变化而控制二进水孔道11的进水流量,而透过中央的平衡膜片15受压与弹簧16的弹力会移动平衡阀10的原理,致使二进水孔道11与二进水挡块13、14间的间隙会随二侧的流量、压力而改变,冷、热水能藉由二出水孔道12流出,并且会使冷、热水流量与流速产生一定的比例,因此压力平衡阀是使用相当广泛的物品,在此不另外赘述;但是,此习用之压力平衡阀仍具有下列问题其一,此习用之压力平衡阀的冷、热水会在进水孔道11开启时,直接冲入平衡机构10之内,主要是缺乏弯曲路径的缓冲,使其无法减少流速,故进水仍会保持着很大的流速,因此,在冷、热水到达平衡机构10之平衡膜片15时,冷、热水会以高流速直接冲入平衡机构10内,以水压加上流速的双重力量推挤平衡膜片15,致使习用之压力平衡阀的基本压力差呈现不准确状态,而压力比值的准确度更大受影响,终将造成出水温度的不稳;其二,此习用的压力平衡阀的平衡机构10受压有盲点,该冷水进水挡块13与热水进水挡块14是以挡块侧面17承受进水压力,所以在进水孔道11被封闭后,进水孔道11完全被二进水挡块13、14封闭,产生受压盲点,使平衡机构10无法与冷、热水压力作相对位移的工作,且若冷、热水是同时压迫对向的平衡膜片15与二进水挡块13、14时,将会在二进水挡块13、14的各自凹入槽中形成相反向的二种力量,使此习用的压力平衡阀作动不稳定、不精确;其三,此种习用之压力平衡阀的二进水挡块13、14在被推动到任一边的尾端时,请参阅图1中所示,则相对边之进水孔道11会被进水挡块13完全封闭,而被推动到进水孔道11尾端的进水挡块13则会将进水孔道11完全开放,此时若开放之进水孔道11进入少量热水,但进水挡块13却需要一段行程与足够的静压力才能开放封闭之进水孔道11,换句话说,进水挡块13仍需要一段作动时间才能开放封闭之进水孔道11,而开放之进水孔道11早已流出热水,故习用之压力平衡阀会不断流出热水,直到封闭端的进水孔道11被开放,因此,习用之压力平衡阀会有受压盲点,而为了消除受压盲点,于是又设置二弹簧16,使习用之压力平衡阀在开放封闭之进水孔道11作动时共有水压力与弹力二种推动力量,但是,二弹簧16也相对使习用之压力平衡阀在推动到任一边的尾端时,需要较大的静压力,故相对边的进水孔道11会流入较多水量,而造成水温不稳定;此种习用之压力平衡阀具有多种作用力会使压力平衡作用复杂化,且二弹簧16会因弹性疲乏或老化而不精确,加上又具有无法改善的受压盲点,造成此种压力平衡阀的水温控制不精确;其四,此种习用之压力平衡阀的入水管是直接组设在压力平衡阀体上,所以在维修或清理时需要将全部零件拆卸,更会影响到压力平衡阀的密合度;是故,针对以上缺陷,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冷热水混合管路的压力平衡阀,可在冷水失效或流量突然改变时,自动稳定流量及水温,并可精确控制流出水的水温,维修清理容易。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平衡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壳体,为一中空壳体,且在其四周设置有二入水接头与二出水接头;置设于壳体内的二平衡阀体,各具有一对应壳体入水接头的进水孔与一对应壳体出水接头的出水孔,于出水孔内设有弹簧与伸缩管;一弹性薄膜,为一具弹性且不透水的圆片状薄膜,其上设有通孔,且被置于平衡阀体内部中央;二受压板,为二圆片状之薄板,于其上设有与该弹性薄膜对应之通孔,且利用此通孔左、右固锁在弹性薄膜二侧;二调整杆,为具有锥形圆片头的杆体,该锥形圆片头被设置在平衡阀体的进水孔内,而杆体固定在受压板上;二静压环,其外侧面设有凹陷的挡水槽,另一面设有对应调整杆锥形圆片头的凹陷减速槽,在中央穿设有一通孔,并配合止水垫圈固设在平衡阀体的进水孔内,位于调整杆之外;一位于壳体上方的混水机构,包括一块圆形调整片、一根混水调整杆、一导水块、一止水封盖与一上盖。所述的压力平衡阀,其特征在于该静压环上的挡水槽设有十字形中隔块。本技术的效果是提供一种可在冷水失效或流量突然改变时,可自动稳定流量及水温的冷、热水混合管路压力平衡阀,本技术是以一弹性薄膜分隔二个独立水室,并利用二独立水室内的压力差,进行自动调整入水口开启部位大小的工作,弹性薄膜二侧之挡片能以入水口间隙改变压力差,使二独立水室中的压力自行调整至精确平衡状态,故本技术确是一种可在冷水失效或入水流量突然改变时,自动稳定流量及水温的冷、热水混合管路压力平衡阀。本技术的压力平衡阀,让流出的水温能精确的控制在设定温度,本技术运用二片可以弯曲缓冲路径吸收水流速度的静压环,分别设置在二个独立水室的入水口外,令快速冲入压力平衡阀的水源失去流速,而且被转换成静压力,致使二个独立水室内的压力差稳定、精确,让流出的水温能精确的控制在设定温度,并可依照水压、流量自行调整。本技术的压力平衡阀,维修或清理容易,本技术组装在一壳体内,并不直接连接入水管,所以可直接由壳体内拆卸,进行更换、清理与维修的工作,是一种维修或清理容易的压力平衡阀。有关本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列举一较佳可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附图图面的说明如下图1为习用压力平衡阀组合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之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之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之静压环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之静压环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之平衡机构组合外观图。图7为本技术之整体组合外观图。首先,请参阅图2、3、6、7所示,本技术的压力平衡阀包括一平衡机构20、一静压环30、一混水机构40以及一壳体50;该平衡机构20,包括一圆片状具弹性与不透水的弹性薄膜23,在其上设有预设数目的通孔,置于平衡机构20中央,并被二圆片状之受压板21利用与弹性薄膜对应之通孔左、右固锁在弹性薄膜二侧,而且三者都设置在左、右相对应的二平衡阀体28内部,该二平衡阀体28各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平衡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壳体,为一中空壳体,且在其四周设置有二入水接头与二出水接头;置设于壳体内的二平衡阀体,各具有一对应壳体入水接头的进水孔与一对应壳体出水接头的出水孔,于出水孔内设有弹簧与伸缩管;一弹性薄膜,为一 具弹性且不透水的圆片状薄膜,其上设有通孔,且被置于平衡阀体内部中央;二受压板,为二圆片状之薄板,于其上设有与该弹性薄膜对应之通孔,且利用此通孔左、右固锁在弹性薄膜二侧;二调整杆,为具有锥形圆片头的杆体,该锥形圆片头被设置在平衡阀体的 进水孔内,而杆体固定在受压板上;二静压环,其外侧面设有凹陷的挡水槽,另一面设有对应调整杆锥形圆片头的凹陷减速槽,在中央穿设有一通孔,并配合止水垫圈固设在平衡阀体的进水孔内,位于调整杆之外;一位于壳体上方的混水机构,包括一块圆形调整片 、一根混水调整杆、一导水块、一止水封盖与一上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庭凯陈弘毅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