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轴承套圈外胀式整体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240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13 03:30
一种新型轴承套圈外胀式整体夹具。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过渡盘上设置有安装孔,过渡盘侧面相对应的设置有一组支撑板,一组支撑板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台,定位台与支撑板呈“L”形结构设置,定位台底部侧面均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均设置有滑块,滑块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头,夹头呈弧形设置且弧度与轴承内壁弧度相匹配,夹头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过渡盘上设置有开口,推杆穿过开口设置在一组支撑板之间,推杆的推动头与移动台的下底面固定连接,移动块底部呈倾斜结构设置且倾斜角度与移动台的侧面的倾斜角度相匹配,移动块底部设置有滚珠,滚珠与移动台侧面贴合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调试方便、装夹时间短、装夹时间短有益效果,其主要用于固定轴承。

A new type of external expanding integral fixture for bearing ring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ew type of external expansion integral clamp for bearing ring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that the transi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hole, the side of the transi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t of support plates, the other side of the support plates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ositioning platform, the positioning platform and the support plate are arranged in an L-shaped structure, the bottom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groove, the slid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block, one side of the sliding blo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ollet, the collet is arranged in an arc and has an arc It is matched with the camber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bearing, the bottom of the chuc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moving block, the transi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push rod passes through the opening and is arranged between a group of supporting plates, the push head of the push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bottom surface of the mobile platform, the bottom of the moving block is arranged in an inclined structure, and the inclined angle is matched with the inclined angle of the side of the mobile platform, the bottom of the mov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ball, and the ball is arranged Fit to the side of the mobile sta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debugging, short clamping time and short clamping time, and is mainly used for fixing bear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轴承套圈外胀式整体夹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轴承套圈外胀式整体夹具。
技术介绍
轴承套圈(bearingring)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它的生产步骤为,锻造,锻造过程中若产生过烧、过热、内裂成网状碳化物等都会降低套圈的韧性和强度,所以必须始终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循环加热和锻后散热条件(如喷雾冷却)等,特别是地较大品种套圈终锻后,温度在700℃以上的,不得堆积摆放;热处理,对热处理设备密切监控是车间一项重要工作,监测设备的可靠性,对仪表、热电偶等重要温控器具须密切监控,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对误差超标的要及时更换,严禁带病运行,磨削工序的监控,成品进口轴承套圈不允许有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存在,特别是内圈改锥度的配合面上不得有烧伤,套圈若酸洗后应进行全检,剔出烧伤产品,严重烧伤的不能返修或返修不合格的应予报废,不允许有磨削烧伤的套圈进入装配工序;标识管理,钢材入库后到套圈磨削前,各工序必须严格管理,严格区分GCR15和GCR15SIMN两种不同材质材料和产品,在进行磨削工序时,需要将轴承固定住,但现有的轴承套圈夹具结构比较复杂,设计比较繁琐,夹装时间长,并且调试复杂,夹头容易产生磨损,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所以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试方便、装夹时间短、装夹时间短的新型轴承套圈外胀式整体夹具,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现有的轴承套圈夹具结构比较复杂,设计比较繁琐,夹装时间长,并且调试复杂,夹头容易产生磨损,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轴承套圈外胀式整体夹具,包括过渡盘、支撑板、定位台、推杆、夹头、移动台,所述过渡盘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过渡盘侧面相对应的设置有一组支撑板,一组所述支撑板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台,所述定位台与所述支撑板呈“L”形结构设置,所述定位台与所述支撑板协同作用,实现对轴承进行定位,所述定位台底部侧面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均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夹头,所述滑槽、滑块、夹头三者之间协同作用,实现所述夹头通过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夹头上设置有防滑垫,所述夹头呈弧形设置且弧度与轴承内壁弧度相匹配,所述夹头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过渡盘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开口设置在一组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移动台呈四棱台结构设置,所述推杆的推动头与所述移动台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底部呈倾斜结构设置且倾斜角度与所述移动台的侧面的倾斜角度相匹配,所述移动块底部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移动台侧面贴合接触,所述移动块、移动台、推杆三者之间协同作用,实现所述移动块在所述移动台上移动。所述夹头与所述滑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为螺钉通过孔。所述定位台上粘合连接有护垫,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过渡盘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推动头与所述移动台的下底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夹头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移动台相匹配使用。所述滚珠与所述移动块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滚珠与所述移动块连接处喷涂有润滑油。所述移动台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过渡盘与机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上设置有连接口,所述推杆通过所述连接口与机床活塞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结构,过渡盘上设置有安装孔,过渡盘侧面相对应的设置有一组支撑板,一组支撑板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台,定位台与支撑板呈“L”形结构设置,定位台底部侧面均设置有滑槽,滑槽内均设置有滑块,滑块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头,夹头呈弧形设置且弧度与轴承内壁弧度相匹配,夹头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过渡盘上设置有开口,推杆穿过开口设置在一组支撑板之间,推杆的推动头与移动台的下底面固定连接,移动块底部呈倾斜结构设置且倾斜角度与移动台的侧面的倾斜角度相匹配,移动块底部设置有滚珠,滚珠与移动台侧面贴合接触,这一新型结构,能够大大减少制作成本;方便调试,在使用时如果发现夹头不能将轴承夹紧时,只需要更换合适的移动台,因为移动台和推杆的推动头是通过螺栓连接的,所以方便拆卸,并且移动块和移动台是相匹配使用的,所以将移动块进行更换后就可以继续使用,大大减少了调试时间;夹装时间短,使用夹具时,只需要控制机床活塞杆推动推杆,因为推杆的推动头和移动台是固定连接的,所以推杆会带动移动台向前推动,并且移动台是呈四棱台结构设置,并且移动台相对的侧面上贴合接触有移动块,并且移动块上的夹头与定位台上的滑块固定连接,所以台推动移动台的过程中,移动块底部的滚珠会沿移动台侧面滑动,从而带动夹头向两侧运动,将轴承夹住,从而能够大大缩短夹装时间;装夹时间短,安装时只需要将推杆和机床活塞杆连接,然后将过渡盘和机床通过安装孔通过螺栓连接就能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定位台和夹头连接剖视图。图中:1过渡盘、2支撑板、3定位台、4推杆、5夹头、6移动台、7安装孔、8滑槽、9滑块、10移动块、11滚珠、12连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一一种新型轴承套圈外胀式整体夹具,包括过渡盘1、支撑板2、定位台3、推杆4、夹头5、移动台6,过渡盘1上设置有安装孔7,过渡盘1侧面相对应的设置有一组支撑板2,一组支撑板2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台3,定位台3与支撑板2呈“L”形结构设置,定位台3与支撑板2协同作用,实现对轴承进行定位,定位台3底部侧面均设置有滑槽8,滑槽8内均设置有滑块9,滑块9均与滑槽8滑动连接,滑块9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头5,滑槽8、滑块9、夹头5三者之间协同作用,实现夹头5通过滑块9在滑槽8内滑动,夹头5上设置有防滑垫,夹头5呈弧形设置且弧度与轴承内壁弧度相匹配,夹头5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0;过渡盘1上设置有开口,推杆4穿过开口设置在一组支撑板2之间,移动台6呈四棱台结构设置,推杆4的推动头与移动台6的下底面固定连接;移动块10底部呈倾斜结构设置且倾斜角度与移动台6的侧面的倾斜角度相匹配,移动块10底部设置有滚珠11,滚珠11与移动台6侧面贴合接触,移动块10、移动台6、推杆4三者之间协同作用,实现移动块10在移动台6上移动。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中,夹头5与滑块9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螺钉固定结构稳定固定效果好,并且方便拆卸,安装孔7为螺钉通过孔,方便安装;定位台3上粘合连接有护垫,能够对轴承进行防护,支撑板2与过渡盘1固定连接,可以增加稳定性;推杆4的推动头与移动台6的下底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螺栓固定能方便拆卸更换移动台6;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轴承套圈外胀式整体夹具,包括过渡盘、支撑板、定位台、推杆、夹头、移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盘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过渡盘侧面相对应的设置有一组支撑板,一组所述支撑板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台,所述定位台与所述支撑板呈“L”形结构设置,所述定位台与所述支撑板协同作用,实现对轴承进行定位,所述定位台底部侧面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均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夹头,所述滑槽、滑块、夹头三者之间协同作用,实现所述夹头通过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夹头上设置有防滑垫,所述夹头呈弧形设置且弧度与轴承内壁弧度相匹配,所述夹头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过渡盘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开口设置在一组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移动台呈四棱台结构设置,所述推杆的推动头与所述移动台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底部呈倾斜结构设置且倾斜角度与所述移动台的侧面的倾斜角度相匹配,所述移动块底部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移动台侧面贴合接触,所述移动块、移动台、推杆三者之间协同作用,实现所述移动块在所述移动台上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轴承套圈外胀式整体夹具,包括过渡盘、支撑板、定位台、推杆、夹头、移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盘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过渡盘侧面相对应的设置有一组支撑板,一组所述支撑板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台,所述定位台与所述支撑板呈“L”形结构设置,所述定位台与所述支撑板协同作用,实现对轴承进行定位,所述定位台底部侧面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均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夹头,所述滑槽、滑块、夹头三者之间协同作用,实现所述夹头通过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夹头上设置有防滑垫,所述夹头呈弧形设置且弧度与轴承内壁弧度相匹配,所述夹头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过渡盘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开口设置在一组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移动台呈四棱台结构设置,所述推杆的推动头与所述移动台的下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底部呈倾斜结构设置且倾斜角度与所述移动台的侧面的倾斜角度相匹配,所述移动块底部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移动台侧面贴合接触,所述移动块、移动台、推杆三者之间协同作用,实现所述移动块在所述移动台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轴承套圈外胀式整体夹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仓马成辉李广徐卫责周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马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