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部件的丝杆平衡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215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转子部件的丝杆平衡孔结构,它包括有一与止动器相连的丝杆,其特征在于丝杆(2)的中间开设有一平衡通孔(3)。(*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子部件的丝杆平衡孔结构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电子膨胀阀或类似阀体的转子部件上下腔体压力平衡结构,属于阀的一种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电子膨胀阀的转子部件主要由止动器1和与之相连的丝杆2等组成,在丝杆2内上下腔体互不相通,成一隔绝状态,由于丝杆2中间没有通孔,电子膨胀阀工作过程中,阀体内充满液体,液体具有一定的粘性,而止动器1与丝杆2内壁间隙又很小,因此,止动器1运动不灵活;同时丝杆2中的盲孔结构对于丝杆2加工完后的清洗带来困难,见附图1。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丝杆内上下腔体能够相通的转子部件的丝杆平衡孔结构,它包括有一与止动器相连的丝杆,丝杆的中间开设有一平衡通孔。本技术由于在丝杆内开设了平衡通孔,它可以达到丝杆上下腔体的压力平衡,利于止动器上下运动灵活,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容易清洗杂质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图2所示,本技术的转子部件主要由止动器1及与之相连的丝杆2等组成,在丝杆2的中间上下腔之间开设有平衡通孔3,止动器1向下运动时,丝杆2内液体压力加大,液体流向阀座孔,而止动器1向上运动时,丝杆2内的压力又减小,阀体内部的液体又进入丝杆2,达到上下腔体压力平衡,利于止动器上下运动灵活,同时该通孔结构容易清洗杂质。 
转子部件的丝杆平衡孔结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转子部件的丝杆平衡孔结构,它包括有一与止动器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初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