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检测用氮含量测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51867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9:40
一种食品检测用氮含量测定系统,包括冷凝装置,冷凝装置包括壳体和竖直设置在壳体内的冷凝管,壳体内水平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分隔为上下分布的第一冷凝腔和第二冷凝腔,冷凝管的顶端伸出壳体顶部并与氨气分离单元连接,底端向下延伸至壳体外并与氨气测量单元连接;位于第二冷凝腔内的冷凝管上连接有均匀分布且向上倾斜的支管,冷凝管底端设有第一阀门;第一冷凝腔内的冷凝管外套设有隔离筒,以使第一冷凝腔和隔离筒之间形成降温腔,隔离筒内形成预冷腔;降温腔内设有导管,导管一端与第一冷凝腔连通,另一端与预冷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冷凝管底端形成液封,保证氨气全部冷凝为液体,显著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A determination system of nitrogen content for food det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itrogen content determination system for food detection, which comprises a condensing device, a condensing device comprising a shell and a condensing tube arranged vertically in the shell, a diaphragm arranged horizontally in the shell, the diaphragm separating the shell into a first condensing chamber and a second condensing chamber distributed up and down, the top end of the condensing tube extends out of the top of the shell and is connected with an ammonia separation unit, and the bottom end extends down to the outside of the shell and is connected with ammonia The gas measuring unit is connected; the condensing pipe in the second condensing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a branch pipe evenly distributed and inclined upward,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ndens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valve; the condensing pipe in the first condensing chamber is sheathed with an isolating cylinder to form a cooling chamber between the first condensing chamber and the isolating cylinder, and a precooling chamber is formed in the isolating cylinder; the cool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conduit, and one end of the condu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densing chamber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cooling chamber. By forming a liquid seal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densation pip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sure that all ammonia gas is condensed into liquid,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measurement resu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检测用氮含量测定系统
本技术属于食品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食品检测用氮含量测定系统。
技术介绍
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现有氮含量测定系统一般包括进样单元、氨气分离单元和氨气测量单元,食品消解后经进样单元送入氨气分离单元,通过通入大量蒸汽将氨分离出来,然后将氨冷凝成液体后送入氨气测量单元进行吸收、测量,因此,冷凝装置是氮含量测定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装置,冷凝效果直接影响氨气测量单元的吸收量以及最终的测定结果,而现有冷凝装置仅简单使氨气通过位于冷却水中的冷凝管冷凝成液体后直接送入氨气测量单元的吸收瓶,存在的问题是,氨气在通过冷凝管时尚未冷凝成液体即被送入吸收瓶,导致吸收瓶吸收的氨含量误差较大,从而降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氮含量测定系统中因冷凝装置无法保证氨气全部冷凝为液体,导致吸收瓶吸收的氨含量存在误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食品检测用氮含量测定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品检测用氮含量测定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样单元、氨气分离单元和氨气测量单元,氨气分离单元和氨气测量单元之间设有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壳体和竖直设置在壳体内的冷凝管,壳体内水平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分隔为上下分布的第一冷凝腔和第二冷凝腔,冷凝管的顶端伸出壳体顶部并与氨气分离单元连接,底端向下延伸至壳体外并与氨气测量单元连接;位于第二冷凝腔内的冷凝管上连接有均匀分布且向上倾斜的支管,冷凝管底端设有第一阀门;第一冷凝腔内的冷凝管外套设有隔离筒,以使第一冷凝腔和隔离筒之间形成降温腔,隔离筒内形成预冷腔;第二冷凝腔下端设有冷却水进口,降温腔内设有导管,导管一端穿过隔板与第一冷凝腔连通,另一端与预冷腔连通,预冷腔顶部设有冷却水出口。本技术工作时,将消解后的食品经进样单元送入氨气分离分离单元,分离出的氨气进入冷凝管,第一阀门关闭,在第二冷凝腔中通入冷却水,通过设置支管,延长氨气的流动路径以及与冷却水的换热时间,部分氨气冷凝成液体后流至冷凝管底端,后续进入的氨气若在冷凝管流动过程中未实现冷凝,由于冷凝管底端形成液封,因此,这部分氨气将向上流动,重新进入支管中,直至冷凝成液体,通过控制第一阀门打开,将冷凝后的液体送入吸收瓶中,但要始终保证冷凝管底端留有液体。第二冷凝腔中的冷却水吸收热量后经导管进入预冷腔中,降温腔对导管中的冷却水进行降温,使得这部分冷却水进入预冷腔后可对冷凝管进行预冷,使冷凝管中的氨气初步冷却后再进入第二冷凝腔,提高冷凝效果和冷凝效率。进一步地,降温腔通过通入冷气进行降温,使降温腔处于较低的温度。进一步地,壳体外设有用于产生冷气的工作主体,工作主体通过冷气进管与降温腔下部连接,降温腔上部通过冷气回收管与工作主体连接。产生冷气的工作主体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地,导管绕隔离筒螺旋设置,有利于延长冷却水在降温腔中的流动时间,降低冷却水温度。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冷凝管底端设有浮球,浮球上方的冷凝管内壁上设有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和第一阀门均与控制器连接。随着氨气持续冷凝,冷凝管底端的液体逐渐增多,液面上升,带动浮球上升,当浮球触碰行程开关时,控制器接收信号,并控制第一阀门打开,使液体进入氨气测量单元,液面下降后,控制器再控制第一阀门关闭。当然,行程开关的碰压按钮应当设置在其下表面,避免受到向下流动的冷凝液体的影响。进一步地,氨气分离单元包括蒸汽发生器和蒸馏瓶,蒸汽发生器的蒸汽管伸入至蒸馏瓶下部,蒸馏瓶的上部通过样品进液管与进样单元连接,以及通过出气管与冷凝管顶端连接。进一步地,氨气测量单元包括吸收瓶和试剂瓶,吸收瓶通过吸收管与冷凝管底端连接,试剂瓶通过试剂管与吸收瓶连接,试剂管上设有试剂泵。进一步地,蒸馏瓶和吸收瓶的底部均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第二阀门。进一步地,进样单元为自动进样器,自动进样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冷凝管上设置若干支管,并在冷凝管的底端设置第一阀门,使得部分氨气冷凝成液体后流至冷凝管底端形成液封,这样,后续不断进入的氨气若在冷凝管流动过程中未实现冷凝,则向上流动,重新进入支管中,保证氨气全部冷凝为液体,显著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冷凝腔和第二冷凝腔,使氨气预冷后再冷凝,提高冷凝效果和冷凝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自动进样器,2-蒸汽发生器,3-蒸汽管,4-蒸馏瓶,5-排液管,6-第二冷凝腔,7-支管,8-第一阀门,9-吸收管,10-吸收瓶,11-第二阀门,12-试剂瓶,13-试剂管,14-试剂泵,15-冷却水进口,16-浮球,17-冷凝管,18-壳体,19-隔板,20-冷气进管,21-工作主体,22-冷气回收管,23-冷却水出口,24-预冷腔,25-隔离筒,26-降温腔,27-导管,28-行程开关,29-出气管,30-样品进液管。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食品检测用氮含量测定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样单元、氨气分离单元和氨气测量单元,氨气分离单元和氨气测量单元之间设有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壳体18和竖直设置在壳体18内的冷凝管17,壳体18内水平设置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将壳体18分隔为上下分布的第一冷凝腔和第二冷凝腔6,冷凝管17的顶端伸出壳体18顶部并与氨气分离单元连接,底端向下延伸至壳体18外并与氨气测量单元连接;位于第二冷凝腔6内的冷凝管17上连接有均匀分布且向上倾斜的支管7,冷凝管17底端设有第一阀门8;第一冷凝腔内的冷凝管17外套设有隔离筒25,以使第一冷凝腔和隔离筒25之间形成降温腔26,隔离筒25内形成预冷腔24;第二冷凝腔6下端设有冷却水进口15,降温腔26内设有导管27,导管27一端穿过隔板19与第一冷凝腔连通,另一端与预冷腔24连通,预冷腔24顶部设有冷却水出口23。本技术工作时,将消解后的食品经进样单元送入氨气分离分离单元,分离出的氨气进入冷凝管17,第一阀门8关闭,在第二冷凝腔6中通入冷却水,通过设置支管7,延长氨气的流动路径以及与冷却水的换热时间,部分氨气冷凝成液体后流至冷凝管17底端,后续进入的氨气若在冷凝管17流动过程中未实现冷凝,由于冷凝管17底端形成液封,因此,这部分氨气将向上流动,重新进入支管7中,直至冷凝成液体,通过控制第一阀门8打开,将冷凝后的液体送入吸收瓶10中,但要始终保证冷凝管17底端留有液体。第二冷凝腔6中的冷却水吸收热量后经导管27进入预冷腔24中,降温腔26对导管27中的冷却水进行降温,使得这部分冷却水进入预冷腔24后可对冷凝管17进行预冷,使冷凝管17中的氨气初步冷却后再进入第二冷凝腔6,提高冷凝效果和冷凝效率。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降温腔26通过通入冷气进行降温,使降温腔26处于较低的温度。壳体18外设有用于产生冷气的工作主体21,工作主体21通过冷气进管20与降温腔26下部连接,降温腔26上部通过冷气回收管22与工作主体21连接。产生冷气的工作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检测用氮含量测定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样单元、氨气分离单元和氨气测量单元,氨气分离单元和氨气测量单元之间设有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壳体(18)和竖直设置在壳体(18)内的冷凝管(17),壳体(18)内水平设置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将壳体(18)分隔为上下分布的第一冷凝腔和第二冷凝腔(6),冷凝管(17)的顶端伸出壳体(18)顶部并与氨气分离单元连接,底端向下延伸至壳体(18)外并与氨气测量单元连接;位于第二冷凝腔(6)内的冷凝管(17)上连接有均匀分布且向上倾斜的支管(7),冷凝管(17)底端设有第一阀门(8);第一冷凝腔内的冷凝管(17)外套设有隔离筒(25),以使第一冷凝腔和隔离筒(25)之间形成降温腔(26),隔离筒(25)内形成预冷腔(24);第二冷凝腔(6)下端设有冷却水进口(15),降温腔(26)内设有导管(27),导管(27)一端穿过隔板(19)与第一冷凝腔连通,另一端与预冷腔(24)连通,预冷腔(24)顶部设有冷却水出口(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检测用氮含量测定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样单元、氨气分离单元和氨气测量单元,氨气分离单元和氨气测量单元之间设有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壳体(18)和竖直设置在壳体(18)内的冷凝管(17),壳体(18)内水平设置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将壳体(18)分隔为上下分布的第一冷凝腔和第二冷凝腔(6),冷凝管(17)的顶端伸出壳体(18)顶部并与氨气分离单元连接,底端向下延伸至壳体(18)外并与氨气测量单元连接;位于第二冷凝腔(6)内的冷凝管(17)上连接有均匀分布且向上倾斜的支管(7),冷凝管(17)底端设有第一阀门(8);第一冷凝腔内的冷凝管(17)外套设有隔离筒(25),以使第一冷凝腔和隔离筒(25)之间形成降温腔(26),隔离筒(25)内形成预冷腔(24);第二冷凝腔(6)下端设有冷却水进口(15),降温腔(26)内设有导管(27),导管(27)一端穿过隔板(19)与第一冷凝腔连通,另一端与预冷腔(24)连通,预冷腔(24)顶部设有冷却水出口(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检测用氮含量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腔(26)通过通入冷气进行降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检测用氮含量测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8)外设有用于产生冷气的工作主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贵策朱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神龙粮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