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5125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轨道交通供电领域,提供一种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包括底座、中间腔体和绝缘子;底座的相对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水平布置的一对长孔;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一对第一通孔;底座的相对两侧壁套设在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壁外,每对第一通孔及对应的一对长孔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且第一连接件在长孔内的位置可调;绝缘子的连接轴与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壁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通过调节第一连接件在长孔内的位置,进而达到调节中间腔体的水平位置的目的,从而调节绝缘子的水平位置,实现在供电轨的施工过程中准确调节水平位置的目的。

Power rail insulation support devic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ail transit power supply, providing a power rail insulation suppor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 intermediate chamber and an insulator; a pair of long holes arranged horizontally are arranged on the wall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base; a pair of first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wall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intermediate chamber; the wall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base are sleeved outside the walls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intermediate chamber, each pair The first through-hole and the corresponding pair of long holes are connected by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 in the long hole is adjustable; the connecting shaft of the insulator and the opposite side walls of the middle cavity can be rotatably connected. The insulating support device of the power rail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adjusting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of the middle cavity by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iece in the long hole, so as to adjust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of the insulator and realize the purpose of accurately adjusting the horizontal pos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power 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轨道交通供电
,尤其涉及一种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供电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供电轨的绝缘支撑装置也是一项重要的部件。在中低速磁浮线路中,供电轨采用接触轨侧部授流方式,固定于承轨梁上,承轨梁施工精度不高,且在曲线区段超高是通过F轨进行调节。供电轨及绝缘支撑装置需要根据承轨梁施工精度现状,并在曲线区段实现超高的仰俯角调节。现有的绝缘支撑装置不能满足供电轨施工过程的位置精确调节及角度精确调节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调节水平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包括:底座、中间腔体和绝缘子;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水平布置的一对长孔;所述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一对第一通孔;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壁套设在所述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壁外,每个所述第一通孔与一个所述长孔相对应;每对所述第一通孔及对应的一对所述长孔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长孔内的位置可调;所述绝缘子的连接轴与所述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壁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上均开设有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绝缘子的连接轴远离伞裙的一端开设有第三通孔,转轴可旋转地插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内。其中,所述绝缘子的连接轴靠近伞裙的一端开设有弧形通孔;所述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上均开设有一个第四通孔;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弧形通孔和一对所述第四通孔。其中,所述的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还包括:两个调节部件;所述绝缘子的连接轴靠近伞裙的一端开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五通孔;所述中间腔体的另一相对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第六通孔;所述调节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五通孔相连,所述调节部件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六通孔;且所述调节部件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六通孔的长度可调。其中,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连接块和调节件;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七通孔,所述调节件的一端连接有凹槽部,且所述凹槽部的两侧槽壁均开设有一个第八通孔;第三连接件穿过其中一个第七通孔及一对所述第八通孔,以使所述凹槽部套接在所述连接块的一端;第四连接件穿过另一个所述第七通孔及一个所述第五通孔通过,以使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绝缘子的连接轴相连;所述调节件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六通孔,且所述调节件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六通孔的长度可调。其中,所述的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还包括:支座;所述支座的一端与所述绝缘子的连接座相连,所述支座的另一端与供电轨相连。其中,所述支座包括:沿竖直方向呈对称式设置的两个L型卡块,以及沿竖直方向呈对称式设置的两个垫块;每个所述L型卡块的水平段上均设有凸起,每个所述垫块与所述水平段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凸起卡设在所述凹槽内;两个所述L型卡块的竖直段沿竖直方向依次与所述绝缘子的连接座相连,所述供电轨与两个所述垫块的外壁面相连。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两个平行布置的侧板;每个所述侧板的一端均与所述底板的一侧垂直连接;所述长孔开设在所述侧板上。其中,所述的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还包括:减震垫;所述减震垫设置在所述底板背离所述侧板的一侧。其中,所述中间腔体为方型中空腔体。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通过在底座的相对两侧壁上开设水平布置的一对长孔,以及在中间腔体的两对两侧壁上开设一对第一通孔,通过调节第一连接件在长孔内的位置,进而达到调节中间腔体的水平位置的目的,从而调节绝缘子的水平位置,实现在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准确调节水平位置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中底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中中间腔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中绝缘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中L型卡块和垫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中转轴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中连接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中调节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座;101-长孔;102-底板;103-侧板;2-中间腔体;202-第一通孔;203-第二通孔;204-第四通孔;205-第六通孔;3-绝缘子;301-伞裙;302-第三通孔;303-弧形通孔;304-第五通孔;305-连接座;306-连接轴;307-连接耳;4-L型卡块;401-第九通孔;402-水平段;403-竖直段;404-凸起;5-垫块;6-转轴;7-连接块;701-第七通孔;8-调节件;801-凹槽部;802-第八通孔;9-第二连接件;10-减震垫;11-供电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示出了本技术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该绝缘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中间腔体2和绝缘子3;底座1的相对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水平布置的一对长孔101;中间腔体2的相对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一对第一通孔202;底座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中间腔体和绝缘子;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水平布置的一对长孔;所述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一对第一通孔;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壁套设在所述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壁外,每个所述第一通孔与一个所述长孔相对应;每对所述第一通孔及对应的一对所述长孔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长孔内的位置可调;所述绝缘子的连接轴与所述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壁可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中间腔体和绝缘子;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水平布置的一对长孔;所述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一对第一通孔;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壁套设在所述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壁外,每个所述第一通孔与一个所述长孔相对应;每对所述第一通孔及对应的一对所述长孔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在所述长孔内的位置可调;所述绝缘子的连接轴与所述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壁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上均开设有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绝缘子的连接轴远离伞裙的一端开设有第三通孔,转轴可旋转地插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通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的连接轴靠近伞裙的一端开设有弧形通孔;所述中间腔体的相对两侧上均开设有一个第四通孔;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弧形通孔和一对所述第四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调节部件;所述绝缘子的连接轴靠近伞裙的一端开设有对称设置的第五通孔;所述中间腔体的另一相对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第六通孔;所述调节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五通孔相连,所述调节部件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六通孔;且所述调节部件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六通孔的长度可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轨绝缘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连接块和调节件;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冬亮孙维星徐鸿燕白利军龚孟荣王铁环单翀皞孔凡军王刘辉伍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