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机组件及具有该扣机组件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119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扣机组件,用于控制模具中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开合模顺序,包括固定板、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扣机组件的模具。通过挡杆和挡块的配合即可实现对第二模板行程的限定,从而控制开合模顺序,适用于需经多次开合模的模具。

Buckle assembly and die with the buckle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 button machine assembly for controlling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mode sequence of the first template and the second template in the mould, comprising a fixing plate and a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mold with the buckle machine component. The match between the stopper and the stopper can realize the limitation of the second template stroke, thereby controlling the sequence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die, and is applicable to the mould needing repeated opening and closing d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扣机组件及具有该扣机组件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扣机组件及具有该扣机组件的模具。
技术介绍
扣机是一种控制模具开合模动作顺序的机构。在二次分型、二次顶出机前模顶出等模具结构中,通常需要通过扣机组件来控制各模板开模顺序及开模行程。现有技术通常需要加大模架结构来设置扣机结构,这使得模具成本大大增加,同时增加了模具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扣机组件及具有该扣机组件的模具,用于控制各模板的开模和合模顺序。本技术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机组件,用于控制模具中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开合模顺序,所述扣机组件包括固定板、弹簧、挡块、推杆和挡杆,所述固定板内设有第一收容腔、第二收容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沿水平方向依次同轴延伸,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固定板,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二收容腔末端,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二收容腔中部;所述弹簧同轴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其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一收容腔的端壁上,且展开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长度;所述挡块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其一端端壁抵触在所述弹簧另一端上,挡块结构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相配合,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配合的第三通孔,且顶壁和正对第一通孔的一端端壁之间具有第一切面;所述推杆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模板,其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正对所述挡块的侧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底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切面相配合的第二切面;所述挡杆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模板,其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包括杆部和连接在所述杆部下方的卡设部,所述杆部和所述第二通孔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尺寸相同,所述卡设部沿第一收容腔延伸方向的长度小于杆部沿第一收容腔延伸方向的长度,使所述杆部和卡设部之间形成朝向第一收容腔的台阶结构;合模状态下,所述杆部位于第三通孔内,使挡块固定在第二收容腔内;开模时,所述推杆和第一模板向上移动至凸台位于挡块所在位置的上方,所述挡杆和第二模板向上移动至卡设部位于第三通孔内,所述挡块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第一通孔方向顶出;合模时,先向下移动推杆和第一模板至第二切面抵触第一切面,使挡块和弹簧复位后,挡杆和第二模板可向下移动复位。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为扁线弹簧。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扣机组件的模具,包括上述任一种扣机组件,所述模具还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底板,所述第一模板固定在所述推杆上;所述第二模板固定在所述挡杆上;所述底板设于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和下方;所述推杆和挡杆分别推动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与底板之间开合模。进一步地,所述模具还包括用于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固定板的第三收容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四通孔、以及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配合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三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固定板,所述第四通孔用于穿设所述推杆,所述第五通孔用于穿设所述挡杆。进一步地,所述模具还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模板和推杆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气缸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模板和挡杆上下移动。本技术提供的扣机组件结构简单,通过挡杆和挡块的配合即可实现对第二模板行程的限定,从而控制开合模顺序,适用于需经多次开合模的模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模具合模状态下的正视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扣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固定板的正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模具开模时的正视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模具合模过程中的正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此说明书中,定义开模方向为“上”,合模方向为“下”。本说明书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装置或部件必须特有的特定方位或位置关系。参考图1至图6,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扣机组件的模具,包括扣机组件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和底板4,所述扣机组件1用于控制第一模板2和第二模板3与底板4的开合模顺序,包括固定板11、弹簧12、挡块13、推杆14和挡杆15,所述固定板11内设有第一收容腔111、第二收容腔112、第一通孔113和第二通孔114,所述第一收容腔111和第二收容腔112沿水平方向依次同轴延伸,所述第一通孔113和第二通孔114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固定板11,且所述第一通孔113贯穿所述第二收容腔112末端,第二通孔114贯穿所述第二收容腔112中部;所述弹簧12同轴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111内,其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一收容腔111的端壁上,且展开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11的长度;所述挡块13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112内,其一端端壁抵触在所述弹簧12另一端上,挡块13结构与所述第二收容腔112相配合,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113相配合的第三通孔131,且顶壁和正对第一通孔113的一端端壁之间具有第一切面132;所述推杆14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113内,其正对所述挡块13的侧壁上设有凸台141,所述凸台141底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切面132相配合的第二切面1411;所述挡杆15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114和第三通孔131内,包括杆部151和连接在所述杆部151下方的卡设部152,所述杆部151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尺寸与所述第二通孔113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尺寸相同,所述卡设部152沿第一收容腔111延伸方向的长度小于杆部151沿第一收容腔111延伸方向的长度,使所述杆部151和卡设部152之间形成朝向第一收容腔111方向的台阶结构;所述第一模板2固定在所述推杆14上,所述第二模板3固定在所述挡杆上;合模状态下,所述挡杆15的杆部151位于第三通孔131内,使挡块13固定在第二收容腔112内;开模时,所述推杆14和第一模板2向上移动至凸台141位于挡块11所在位置的上方,所述挡杆15和第二模板3向上移动至卡设部152位于第三通孔131内,所述挡块13在弹簧12弹力作用下向第一通孔113方向顶出;合模时,先向下移动推杆14和第一模板2至第二切面1411抵触第一切面132,使挡块13和弹簧12复位后,挡杆15和第二模板3可向下移动复位。本实施例是通过挡板和挡块的相互配合限制第二模板的移动,能够方便地控制模具开合模顺序。进一步地,所述模具还包括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内设有用于收容所述固定板11的第三收容腔、与所述第一通孔113相配合的第四通孔、以及与所述第二通孔114相配合的第五通孔。本方案中,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扣机组件,通过设置固定板能够使得模具结构更稳定。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为扁线弹簧。本方案能够提高扣机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模具还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模板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模板和推杆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二模板连接,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模板和挡板上下移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扣机组件,用于控制模具中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开合模顺序,所述扣机组件包括固定板、弹簧、挡块、推杆和挡杆,所述固定板内设有第一收容腔、第二收容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沿水平方向依次同轴延伸,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固定板,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二收容腔末端,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二收容腔中部;所述弹簧同轴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其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一收容腔的端壁上,且展开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长度;所述挡块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其一端端壁抵触在所述弹簧另一端上,挡块结构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相配合,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配合的第三通孔,且顶壁和正对第一通孔的一端端壁之间具有第一切面;所述推杆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模板,其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正对所述挡块的侧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底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切面相配合的第二切面;所述挡杆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模板,其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包括杆部和连接在所述杆部下方的卡设部,所述杆部和所述第二通孔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尺寸相同,所述卡设部沿第一收容腔延伸方向的长度小于杆部沿第一收容腔延伸方向的长度,使所述杆部和卡设部之间形成朝向第一收容腔的台阶结构;模具合模状态下,所述杆部位于第三通孔内,使挡块固定在第二收容腔内;开模时,所述推杆和第一模板向上移动至凸台位于挡块所在位置的上方,所述挡杆和第二模板向上移动至卡设部位于第三通孔内,所述挡块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第一通孔方向顶出;合模时,先向下移动推杆和第一模板至第二切面抵触第一切面,使挡块和弹簧复位后,挡杆和第二模板可向下移动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扣机组件,用于控制模具中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开合模顺序,所述扣机组件包括固定板、弹簧、挡块、推杆和挡杆,所述固定板内设有第一收容腔、第二收容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沿水平方向依次同轴延伸,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固定板,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所述第二收容腔末端,第二通孔贯穿所述第二收容腔中部;所述弹簧同轴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其一端抵触在所述第一收容腔的端壁上,且展开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收容腔的长度;所述挡块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其一端端壁抵触在所述弹簧另一端上,挡块结构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相配合,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配合的第三通孔,且顶壁和正对第一通孔的一端端壁之间具有第一切面;所述推杆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模板,其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正对所述挡块的侧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底壁具有与所述第一切面相配合的第二切面;所述挡杆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模板,其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包括杆部和连接在所述杆部下方的卡设部,所述杆部和所述第二通孔沿水平方向的截面尺寸相同,所述卡设部沿第一收容腔延伸方向的长度小于杆部沿第一收容腔延伸方向的长度,使所述杆部和卡设部之间形成朝向第一收容腔的台阶结构;模具合模状态下,所述杆部位于第三通孔内,使挡块固定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胜超戴芳谭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