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覃绍坚专利>正文

一种可控温中心静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086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温中心静脉导管,属于医疗卫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尖端、内置管体、连接器、外延管体、电热丝、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包括低压电源、开关和保护电流装置,控制模块包括感温探头、声光报警器和数显温度调节仪。电热丝螺旋缠绕在内置管体和外延管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胶体内,与电源模块形成电路回路,电热丝在不需要加热时可起到支撑导管作用、避免导管发生折断和变形;当需要加热时,可通过开关启动电源,在防折断和变形的同时保证管腔内药液温度适宜,同时可实时监控导管内药液温度,降低病患痛苦。

A controlled temperatur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rollable temperatur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and health equipment, including a tip, a built-in tube body, a connector, an extension tube body, an electric heating wire, a power module and a control module. The power module includes a low-voltage power supply, a switch and a protective current device, and the control module includes a temperature sensing probe, an audible and visual alarm and a digital display temperature regulator. The electric hot wire is spirally wound in the colloid between the inner wall and outer wall of the built-in tube body and the extension tube body to form a circuit circuit with the power module. When the electric hot wire does not need to be heated, it can support the tube and prevent the tube from breaking and deformation. When it needs to be heated, it can start the power supply by turning on and off to ensure the proper temperature of the liquid medicine in the tube cavity while preventing the breaking and de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Monitor the temperature of the liquid medicine in the catheter in real time to reduce the patient's p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温中心静脉导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卫生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控温中心静脉导管。
技术介绍
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放置于大静脉中的血管内管,用于测量中心静脉压以及长期肠外营养和药液注射的给予,为反复输液的患者建立良好的输液通道,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广泛应用于麻醉科、急诊科、ICU病房、外科、内科、胸外科和血管外科等临床医学诊疗活动中。目前市面上多为普通型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的弹性、柔韧度和抗拉力较差,易被拉断或塌陷,特别是病人体位发生改变时导管打折发生率更高,同时在输液过程中由于药液冰凉易使病患发生寒颤发冷等不适,增加患者痛苦和降低护士的工作效率,严重者可能造成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温中心静脉导管,以解决现有中心静脉导管易折断塌陷及输液过程中病患寒颤发冷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尖端、内置管体、连接器、外延管体和电源模块,所述尖端位于内置管体的前端,所述连接器两头分别连接内置管体和外延管体,所述内置管体和外延管体中设置有电热丝,电热丝与电源模块连接形成电路回路。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电热丝呈螺旋缠绕状分布在内置管体和外延管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胶体内。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电源模块包括低压电源和开关,所述电热丝、低压电源和开关串联形成电路回路。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导管设置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电流保护装置。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控制模块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电子感温装置、温度报警器和电子温度调节仪。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温度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电子感温装置由1个以上感温探头组成,分布在内置管体和外延管体内。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尖端由蓝色聚脲胺酯材质制成,内置管体上标有长度刻度,以方便了解导管置入病患体内的深度。本技术与普通型中心静脉导管相比具有有下优点:1、导管内壁因有螺旋缠绕的电热丝作为管腔支架,使导管在横纵轴方向完全不会扭折,保证管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畅通,特别适用于各种体位的病人;2、低压电源、开关和电热丝串联形成电路回路,在药液温度较低或患者发生寒颤时启动开关,电热丝发热,在增强导管韧度的同时能给导管加温,保证管腔内药液温度适宜,降低患者不适感。3.可实时监控导管内药液温度并将温度调至适宜温度范围,有效避免输入药液过冷导致病患产生寒颤发冷等不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置导管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置导管的横切面图。附图标记:1尖端、2内置管体、3连接器、4外延管体、5电热丝、6低压电源、7开关、8保护电流装置、9声光报警器、10感温探头、11数显温度调节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单腔可控温中心静脉导管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单腔可控温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尖端1、内置管体2、连接器3、外延管体4和电源模块。尖端1位于内置管体2的前端,用于穿刺血管并定位导管,尖端1由蓝色聚脲胺酯材质制成,不透X线,可以随时确定医疗拍片中导管尖端1的位置;内置导管2和外置管体4是中间空心软管,药液通过管腔运输至病患体内;内置管体2插入病患体内,其外部标有长度刻度,便于观察了解导管置入病患体内的深度;连接器3两头分别连接内置管体2和外延管体4,同时起到固定导管的作用;内置管体2和外延管体4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胶体内设置有螺旋缠绕的电热丝5,在不需要加热时,电热丝5可支撑管壁,增强导管韧度和减少导管折断的可能,且当管腔内药液温度过低或病患感到寒颤发冷时,可通过电路加热电热丝5升温,保证管腔内药液温度适宜和减轻病患不适感,特别适合年迈体弱的老者;电源模块与电热丝5连接形成电路回路,在需要加温时启动电路,可对导管进行加温。电源模块包括低压电源6和开关7,为保证电流在人体安全使用范围内,本实施例采用迭层低压电池,迭层低压电池、开关7和电热丝5串联形成电路回路,在需要加温时可启动开关7连通电路,将导管加温至需要的温度,为防止过电流对病患产生二次伤害,在电源模块中还设置有保护电流装置8。同时导管还设置控制模块,包括感温探头10、声光报警器9和数显温度调节仪11,感温探头10为1个,设置在内置管体2与尖端1连接处,可实时监控管腔内药液温度,感温探头10一旦监控发现温度超出设定的人体正常体温范围时,将启动声光报警器9报警,此时病患可通过数显温度调节仪11调节通过电热丝的电量,控制导管温度进而将管腔内药液的温度调至适宜范围。为方便病患操作,声光报警器9和数显温度调节仪11设置在连接器3上。实施例2一种双腔可控温中心静脉导管如附图2所示的一种双腔可控温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尖端1、内置管体2、连接器3、外延管体2和电源模块。尖端1位于内置管体2的前端,用于穿刺血管并定位导管,尖端1由蓝色聚脲胺酯材质制成,不透X线,可以随时确定医疗拍片中导管尖端1的位置;内置导管2和外置管体4是中间空心软管,药液通过管腔运输至病患体内;内置管体2插入病患体内,其外部标有长度刻度,便于观察了解导管置入体内的深度;连接器3两头分别连接内置管体2和外延管体4,同时起到固定导管的作用;内置管体2和外延管体4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胶体内设置有螺旋缠绕的电热丝5,在不需要加热时,电热丝5可支撑管壁,增强导管韧度和减少导管折断的可能,而当管腔内药液温度过低或病患感到寒颤发冷时,电热丝5可通过电路加热升温,保证管腔内药液温度适宜和减轻病患不适感,特别适合年迈体弱的老者;电源模块与电热丝5连接形成电路回路,在需要加温时启动电路,可对导管进行加温。电源模块包括低压电源6、开关7和保护电流装置8,为保证电流在人体安全使用范围内,本实施例采用低压电源6为纽扣电池,纽扣电池、开关7和电热丝5串联形成电路回路,在需要加温时可启动开关连通电路,将导管加温至需要的温度。为防止过电流对病患产生二次伤害,在电源模块中还设置有保护电流装置8。同时在电源模块中还设置有感温探头10、光报警器9和数显温度调节仪11,感温探头有2个,分别设置在2根外延管体4的中间处,可实时监控导管管腔内药液温度,感温探头10一旦监控发现温度超出设定的人体正常体温范围时,将启动光报警器9报警,此时病患可通过数显温度调节仪11调节通过电热丝的电量,控制导管温度进而将管腔内药液的温度调至适宜范围。为方便病患操作,声光报警器9和数显温度调节仪11设置在连接器3上。虽然已经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和详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被所公开的示例所限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中得出的其它变化形式并不背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温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尖端(1)、内置管体(2)、连接器(3)、外延管体(4),所述尖端(1)位于内置管体(2)的前端,所述连接器(3)两头分别连接内置管体(2)和外延管体(4),其特征在于:导管还设置有电源模块,内置管体(2)和外延管体(4)设置有电热丝(5),所述电热丝(5)与电源模块连接形成电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温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尖端(1)、内置管体(2)、连接器(3)、外延管体(4),所述尖端(1)位于内置管体(2)的前端,所述连接器(3)两头分别连接内置管体(2)和外延管体(4),其特征在于:导管还设置有电源模块,内置管体(2)和外延管体(4)设置有电热丝(5),所述电热丝(5)与电源模块连接形成电路回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温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5)呈螺旋缠绕状分布在内置管体(2)和外延管体(4)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胶体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温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低压电源(6)和开关(7),所述电热丝(5)、低压电源(6)和开关(7)串联形成电路回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温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绍坚
申请(专利权)人:覃绍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