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覃绍坚专利>正文

一种抗弯折中心静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409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1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弯折中心静脉导管,属于医疗卫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尖端、内置管体、连接器、外延管体、弹簧。弹簧螺旋缠绕在尖端、内置管体、连接器和外延管体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胶体内,起到支撑管壁的作用,同时防止导管弯曲变形,保证输液畅通,减少病患痛苦和减轻医护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弯折中心静脉导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卫生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抗弯折中心静脉导管。
技术介绍
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放置于大静脉中的血管内管,用于测量中心静脉压以及长期肠外营养和药液注射的给予,为反复输液的患者建立良好的输液通道,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广泛应用于麻醉科、急诊科、ICU病房、外科、内科、胸外科和血管外科等临床医学诊疗活动中。目前市面上多为普通型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的弹性、柔韧度和抗拉力较差,易被拉断或塌陷,特别是病人体位发生改变时导管打折发生率更高,增加患者痛苦和降低护士的工作效率,严重者可能造成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弯折中心静脉导管,以解决现有中心静脉导管易折断塌陷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抗弯折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尖端、内置管体、连接器、外延管体和弹簧,尖端位于内置管体的前端,连接器两头分别连接内置管体和外延管体,尖端、内置管体、连接器和外延管体中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螺旋缠绕在尖端、内置管体、连接器和外延管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的胶体内。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弹簧的截面呈波纹状。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弹簧为金属弹簧或金属基复合材料弹簧,表面经过镀锌处理。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弹簧的直径为0.1~0.2毫米,每一个螺旋弹簧圈间隔0.2~0.4毫米。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内置管体和连接器中的弹簧呈双向螺旋缠绕。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金属弹簧为高强度镀锌钢丝弹簧。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连接器中弹簧的螺旋弹簧圈间隔为0.2毫米。>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尖端中弹簧的端部并紧,且端头磨成圆弧形或半圆形。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尖端由蓝色特殊聚脲胺酯材质制成。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内置管体上标有长度刻度,以方便了解导管置入病患体内的深度。本技术与普通型中心静脉导管相比具有有下优点:1、导管内壁因有螺旋缠绕的弹簧作为管腔支架,使导管在横纵轴方向完全不会扭折,保证管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畅通,特别适用于各种体位的病人;2、导管弹性佳,柔软性好,可减少刺破或损伤血管及神经;3、坚韧的弹簧支架与导管胶体融为一体,杜绝导管断裂的发生,降低医疗风险,避免医疗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使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置导管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置导管的横切面图。附图标记:1尖端、2内置管体、3连接器、4外延管体、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抗弯折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抗弯折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尖端1、内置管体2、连接器3、外延管体4和弹簧5。尖端1位于内置管体2的前端,用于穿刺血管并定位导管,尖端1由蓝色特殊聚脲胺酯材质制成,不透X线,可以随时确定医疗拍片中导管尖端1的位置;内置导管2和外延管体4是中间空心软管,药液通过管腔运输至病患体内;内置管体2插入病患体内,其外部标有长度刻度,便于观察了解导管置入病患体内的深度;连接器3两头分别连接内置管体2和外延管体4,同时起到固定导管的作用;尖端1、内置管体2、连接器3和外延管体4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胶体内设置有螺旋缠绕的弹簧5,弹簧5可支撑管壁,增强导管韧度和减少导管折断的可能,同时为增强弹簧强度,弹簧5的截面设置成波纹状。为达到更好的防折抗拉效果及保证使用安全,本实施例的弹簧5为高强度镀锌钢丝弹簧,高强度镀锌钢丝弹簧在内置管体2和外延管体4中的直径为0.2毫米,而其在尖端1中的直径为0.1毫米,每一个螺旋弹簧圈间隔0.4毫米,尖端1中高强度镀锌钢丝弹簧端部并紧一圈半,其端头磨成圆弧形,可有效防止高强度镀锌钢丝弹簧钻破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内置管体(2)置于体内,肉眼不可见,因此将其内部的弹簧(5)设置为双向螺旋缠绕,可有效增强抗拉抗压力度,保证使用安全。同时连接器(3)由于经常转动,其对抗拉抗压要求也较高,因此也将其中的弹簧也设置为双向螺旋缠绕,螺旋弹簧圈间隔为0.2毫米。实施例2一种三腔中心静脉导管如附图2所示的一种三腔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尖端1、内置管体2、连接器3、外延管体4和弹簧5。尖端1位于内置管体2的前端,用于穿刺血管并定位导管,尖端1由蓝色特殊聚脲胺酯材质制成,不透X线,可以随时确定医疗拍片中导管尖端1的位置;内置导管2和外延管体4是中间空心软管,药液通过管腔运输至病患体内;内置管体2插入病患体内,其外部标有长度刻度,便于观察了解导管置入病患体内的深度;连接器3两头分别连接内置管体2和外延管体4,同时起到固定导管的作用;尖端1、内置管体2、连接器3和外延管体4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胶体内设置有螺旋缠绕的弹簧5,弹簧5可支撑管壁,增强导管韧度和减少导管折断的可能,同时为增强弹簧强度,弹簧5的截面设置成波纹状。为达到更好的防折抗拉效果及保证使用安全,本实施例的弹簧5为高强度镀锌钢丝弹簧,高强度镀锌钢丝弹簧在内置管体2和外延管体4中的直径为0.15毫米,而其在尖端1中的直径为0.1毫米,每一个螺旋弹簧圈间隔0.3毫米,尖端1中高强度镀锌钢丝弹簧端部并紧一圈半,其端头磨成圆形,可有效防止弹簧钻破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内置管体(2)置于体内,肉眼不可见,因此将其内部的弹簧(5)设置为双向螺旋缠绕,可有效增强抗拉及抗压力度,保证使用安全。同时连接器(3)由于经常转动,其对抗拉抗压要求也较高,因此也将其中的弹簧也设置为双向螺旋缠绕,螺旋弹簧圈间隔为0.2毫米。虽然已经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和详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被所公开的示例所限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中得出的其它变化形式并不背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弯折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尖端(1)、内置管体(2)、连接器(3)、外延管体(4),所述尖端(1)位于内置管体(2)的前端,所述连接器(3)两头分别连接内置管体(2)和外延管体(4),其特征在于:尖端(1)、内置管体(2)、连接器(3)和外延管体(4)中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螺旋缠绕在尖端(1)、内置管体(2)、连接器(3)和外延管体(4)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的胶体内;所述尖端(1)中所述弹簧(5)的端部并紧一圈半,且端头磨成圆弧形或半圆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弯折中心静脉导管,包括尖端(1)、内置管体(2)、连接器(3)、外延管体(4),所述尖端(1)位于内置管体(2)的前端,所述连接器(3)两头分别连接内置管体(2)和外延管体(4),其特征在于:尖端(1)、内置管体(2)、连接器(3)和外延管体(4)中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螺旋缠绕在尖端(1)、内置管体(2)、连接器(3)和外延管体(4)的内壁与外壁之间的胶体内;所述尖端(1)中所述弹簧(5)的端部并紧一圈半,且端头磨成圆弧形或半圆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弯折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的截面呈波纹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弯折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为金属弹簧或金属基复合材料弹簧,表面经过镀锌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绍坚
申请(专利权)人:覃绍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