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胆管套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71569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鼻胆管套取器。所述鼻胆管套取器包括导丝,导丝对折后中部形成导丝环,还包括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和第三软管,第一软管套设于导丝环上,导丝的两端折合后形成手柄部,手柄部依次穿过第二软管和第三软管,且手柄部远离导丝环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三软管内,第二软管滑动设置于第一软管和第三软管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导丝,导丝对折后中部形成导丝环,能够由患者的咽部套取导引管,对患者的刺激较小;通过设置第三软管,固定导丝的两端,第二软管滑动设置于第一软管和第三软管之间,以调节导丝环的大小,操作简单,通过设置第一软管,避免导丝环直径过小损坏导丝。

A nasobiliary cath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胆管套取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鼻胆管套取器。
技术介绍
鼻胆管进行口鼻交换时,通常需要将导引管由患者的鼻腔插入,并由咽部取出。随后将鼻胆管与导引管对接,通过鼻腔拉出导引管,将鼻胆管放置入患者的鼻腔。传统方法为用手指或卵圆钳伸入患者的咽部取出导引管,对患者的刺激较大,易引起患者的恶心、呕吐,反应剧烈时有引起鼻胆管移位或脱出的风险。通过鼻胆管套取器进行鼻胆管的口鼻交换不仅能够减少患者痛苦,还能够减少医护人员被患者无意咬伤的风险。然而,现有技术中,鼻胆管套取器结构复杂,拆卸不便,因此难以进行清洁消毒,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且一次性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胆管套取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患者刺激较小。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鼻胆管套取器,包括导丝,所述导丝对折后中部形成导丝环,还包括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和第三软管,所述第一软管套设于所述导丝环上,所述导丝的两端折合后形成手柄部,所述手柄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软管和所述第三软管,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胆管套取器,包括导丝(1),所述导丝(1)对折后中部形成导丝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软管(2)、第二软管(3)和第三软管(4),所述第一软管(2)套设于所述导丝环上,所述导丝(1)的两端折合后形成手柄部,所述手柄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软管(3)和所述第三软管(4),且所述手柄部远离所述导丝环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软管(4)内,所述第二软管(3)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软管(2)和所述第三软管(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胆管套取器,包括导丝(1),所述导丝(1)对折后中部形成导丝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软管(2)、第二软管(3)和第三软管(4),所述第一软管(2)套设于所述导丝环上,所述导丝(1)的两端折合后形成手柄部,所述手柄部依次穿过所述第二软管(3)和所述第三软管(4),且所述手柄部远离所述导丝环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软管(4)内,所述第二软管(3)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软管(2)和所述第三软管(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胆管套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管(2)、所述第二软管(3)和所述第三软管(4)均与所述导丝(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软管(2)的内径大于所述导丝(1)的外径,所述第二软管(3)和所述第三软管(4)的内径均大于所述导丝(1)外径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胆管套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胆管套取器还包括导丝锁(5),所述导丝锁(5)包括调节件(51),所述导丝锁(5)被配置为当所述调节件(51)位于锁定位置时,所述调节件(51)挤压所述第三软管(4),以使所述第三软管(4)压紧所述手柄部;当所述调节件(51)位于解锁位置时,所述调节件(51)松开所述第三软管(4),以使所述手柄部能够滑入或滑出所述第三软管(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胆管套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锁(5)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和连接两个所述侧壁的底板(54),两个所述侧壁与所述底板(54)围设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