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平专利>正文

茶叶烘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5069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烘箱,包括箱体及箱体前侧中上部开设的敞口,所述的箱体敞口左右两侧的两侧壁之间水平向布置转轴,转轴的一端自一侧箱壁上穿过且延伸到箱体外部与动力驱动机构相连,箱体相对的两侧内壁处设置竖向布置的升降杆,升降杆与限位导套配合,升降杆与转轴之间设置曲柄连杆机构。茶叶烘网从敞口处放入和取出,通过转轴将烘箱外部的动力传递至烘箱内部,只需在箱体上开设一供转轴通过的圆形通孔,仅有转轴与通孔之间的间隙会有少量的热量损失,避免了箱体内各区域温度差异大影响了成品茶的品质,减少了的热量的损失。

Tea ove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ea oven,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nd an open opening at the middle and upper part of the front side of the box body. A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horizontally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ox body opening.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side box wall and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box body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drive mechanism. A vertically arranged lifting rod is arranged at the inner wall of the two sides opposite to the box body, and the lifting rod and the limit position are arranged The guide sleeve is matched, and a crank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lifting rod and the rotating shaft. The tea baking net is put in and taken out from the open area, and the power outside the oven is transmitted to the inside of the oven through the shaft. Only a circular through-hole for the shaft to pass through is opened on the box body. Only the gap between the shaft and the through-hole will have a small amount of heat loss, which avoids that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 each area of the box grea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finished tea and reduces the heat lo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烘箱
本技术属于制茶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烘干箱。
技术介绍
猴魁作为一种传统、健康的饮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猴魁在制作过程中的主要加工工艺一般为摊晾、杀青、捏尖与压扁成型、烘干等。烘干是猴魁制作的一道重要工序,主要目的是去除猴魁里的水分,同时达到猴魁定型及耐氧化的目的。猴魁烘干通常采用烘箱来完成,烘箱内最上层的烘网内的茶叶烘制完毕后被取出,再从最底层的烘网与敞口的上边沿之间的夹缝处置入一个烘网,抬升机构动作每次均能将最下层的烘网抬升适当高度并回落到止落板上,在止落板的止落限位作用下,直接担置在止落板上的最底层的烘网便与敞口的上边沿之间的夹缝供处置入下一个烘网。现有技术中,抬升机构包括位于箱体内的托撑杆,托撑杆靠近两侧箱壁且水平向布置,托撑杆上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升降杆,升降杆位于烘箱外部,升降杆与托撑杆通过杆件相连,箱体箱壁上必须开设通孔供杆件通过,该通孔为条形孔且其孔长方向的尺寸应当满足抬升行程的要求。由于该条形孔的开设,导致箱体内的靠近该条形孔部位及远离该条形孔的区域温度差异巨大,严重影响了成品茶的品质,同时还造成了热量的严重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烘箱,确保烘箱内温度场的均匀性并将少热量流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烘箱,包括箱体及箱体前侧中上部开设的敞口,所述的箱体的敞口左右两侧的两侧壁之间水平向布置转轴,转轴的一端自一侧箱壁上穿过且延伸到箱体外部与动力驱动机构相连,箱体相对的两侧内壁处设置竖向布置的升降杆,升降杆与限位导套配合,升降杆的上端与水平向布置于两侧内壁处的托杆相连,托杆上设置向上凸伸的顶柱,托杆位于两侧内壁处设置的托架杆的下方,升降杆与转轴之间设置曲柄连杆机构,升降杆向上移动时顶柱的上端高于托架杆;升降杆向下移动到低位时顶柱的上端等于或低于托架杆上杆面的高度;托架杆上方的箱体相对的两侧内壁处设置止落铰链板,顶柱上升至高位时的高度高于止落铰链板的悬置边转至高位处的高度。上述技术方案中,茶叶烘网从敞口处放入和取出,位于箱体外侧的动力驱动机构驱动与其相连的转轴转动,通过转轴将烘箱外部的动力传递至烘箱内部,只需在箱体上开设一供转轴通过的圆形通孔,避免了过多开孔,通孔较小且与转轴配合,仅有转轴与通孔之间的间隙会有少量的热量损失,避免了箱体内各区域温度差异大影响了成品茶的品质,减少了的热量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未放置茶叶烘网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提升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茶叶烘箱,包括箱体10及箱体10前侧中上部开设的敞口11,所述的箱体10的敞口11左右两侧的两侧壁之间水平向布置转轴40,转轴40的一端自一侧箱壁上穿过且延伸到箱体10外部与动力驱动机构相连,箱体10相对的两侧内壁处设置竖向布置的,与限位导套60配合,的上端与水平向布置于两侧内壁处的托杆70相连,托杆70上设置向上凸伸的顶柱71,托杆70位于两侧内壁处设置的托架杆12的下方,与转轴40之间设置曲柄连杆机构,向上移动时顶柱71的上端高于托架杆12;向下移动到低位时顶柱71的上端等于或低于托架杆12上杆面的高度;托架杆12上方的箱体10相对的两侧内壁处设置止落铰链板80,顶柱71上升至高位时的高度高于止落铰链板80的悬置边转至高位处的高度。上述技术方案中,茶叶烘网从敞口11处放入和取出,位于箱体10外侧的动力驱动机构30驱动与其相连的转轴40转动,通过转轴40将箱体10外部的动力传递至箱体10内部,只需在箱体10上开设一供转轴40通过的圆形通孔,避免了过多开孔,通孔较小且与转轴40配合,仅有转轴40与通孔之间的间隙会有少量的热量损失,避免了箱体10内各区域温度差异大影响了成品茶的品质,减少了的热量的损失,如图3,转轴40顺时针转动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带动升降杆50在限位导套60内向上位移至高位,则与升降杆50相连的托杆70及托杆70上的顶柱71随升降杆50向上位移至高位,由于顶柱71上升至高位时的高度高于止落铰链板80的悬置边转至高位处的高度,则顶柱71可将其上方的放置于托架杆12上的烘网抬升至止落铰链板80上方,升降杆50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回落时带动转轴逆时针转动,则与升降杆50相连的托杆70及托杆70上的顶柱71随升降杆50向下回落,由于止落铰链板80的止落作用烘网担置在止落铰链板80上,顶柱71继续回落至低位,此时顶柱71的上端等于或低于托架杆12上杆面的高度,在止落铰链板80与托架杆12之间放入茶叶烘网仍可抬升,如此往复的操作,递进式的将茶叶烘网不断叠放并提升至烘箱顶层,最上层的烘网上的茶叶完成烘焙后从烘箱的敞口11上部将茶叶烘网抽出,方便快捷。所述的转轴40轴芯方向垂直于敞口11左右两侧的两侧箱壁布置,曲柄连杆机构包括一端与转轴40固连、另一端与连杆55的一端铰接的摆动杆41,连杆55的另一端与升降杆50的中下段杆身部位铰接,连杆55两端的铰接轴芯与转轴40平行布置,限位导套60位于连杆55与铰接部位的上和/或下位置处。如图3转轴40顺时针转动时带动摆动杆41向上摆动,摆动杆41摆动时通过与摆动杆41和升降杆50铰接的连杆55带动升降杆50在限位导套60内上位移,升降杆50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回落时带动转轴逆时针转动回位。延伸到箱体10外部的转轴40的端部连接有摆杆31,摆杆31的一端与竖向布置拉杆34的下端铰接,拉杆34的上端与电机31的电机轴331上的转柄杆35铰接,铰接轴、电机轴331与转轴40平行布置。如图1、2,电机驱动转柄杆35与拉杆的铰接端从低位向高位转动时,驱使拉杆34向上位移,带动摆杆31及与摆杆31固接的转轴40绕转轴40的轴芯逆时针转动。拉杆34的下端和摆杆31的杆端分别与短链32的两端铰接。短链32受到拉杆的拉力向上位移,则驱动力仅能通过拉杆34传递至摆杆31无法从摆杆31传递至拉杆34,减少摆杆31与拉杆34相连的杆端在其他驱动力的作用下向上抬升时受到电机33及其连接件的阻力干扰,且避免对电机33及其连接件造成一定的破坏。延伸到箱体外部的转轴40的端部连接在摆杆31的中部,摆杆31的后端经连接件与电机轴331相连,摆杆31的前端与脚踏连杆37的一端相连,脚踏连杆37的另一端连接在踏杆36的中部,踏杆36的后端铰接在箱体侧壁上、前端呈自由态。如图1、2,摆杆31的前后端各连接一套动力,在电机33无法工作时可以采用人力踩动踏杆36带动摆杆31及固接在摆杆31上的转轴40转动,踏杆36拉动脚踏连杆37带动摆杆31及固接在摆杆31上的转轴40逆时针转动,未踩动踏杆36时在箱体10内部提升机构的重力作用下带动转轴40顺时针转动使踏杆36回到自由态。踏杆36自由态时前端高、后端低。踏杆36的前端为向下踩踏部分,较高的前端便于留下向下踩动的空间。转柄杆35的转动区域内设置接近开关20。转柄杆35每转动一周便将一个茶叶烘网向上提升同时与接近开关20接近一次产生一次信号,使得每次抬升仅抬升一个烘网避免过多烘网抬升至箱体顶部,通过记录信号产生的次数来记录已烘干的茶叶烘网和在烘箱内烘网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烘箱,包括箱体(10)及箱体(10)前侧中上部开设的敞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0)的敞口(11)左右两侧的两侧壁之间水平向布置转轴(40),转轴(40)的一端自一侧箱壁上穿过且延伸到箱体外部与动力驱动机构相连,箱体(10)相对的两侧内壁处设置竖向布置的升降杆(50),升降杆(50)与限位导套(60)配合,升降杆(50)的上端与水平向布置于两侧内壁处的托杆(70)相连,托杆(70)上设置向上凸伸的顶柱(71),托杆(70)位于两侧内壁处设置的托架杆(12)的下方,升降杆(50)与转轴(40)之间设置曲柄连杆机构,升降杆(50)向上移动时顶柱(71)的上端高于托架杆(12);升降杆(50)向下移动到低位时顶柱(71)的上端等于或低于托架杆(12)上杆面的高度;托架杆(12)上方的箱体(10)相对的两侧内壁处设置止落铰链板(80),顶柱(71)上升至高位时的高度高于止落铰链板(80)的悬置边转至高位处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烘箱,包括箱体(10)及箱体(10)前侧中上部开设的敞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0)的敞口(11)左右两侧的两侧壁之间水平向布置转轴(40),转轴(40)的一端自一侧箱壁上穿过且延伸到箱体外部与动力驱动机构相连,箱体(10)相对的两侧内壁处设置竖向布置的升降杆(50),升降杆(50)与限位导套(60)配合,升降杆(50)的上端与水平向布置于两侧内壁处的托杆(70)相连,托杆(70)上设置向上凸伸的顶柱(71),托杆(70)位于两侧内壁处设置的托架杆(12)的下方,升降杆(50)与转轴(40)之间设置曲柄连杆机构,升降杆(50)向上移动时顶柱(71)的上端高于托架杆(12);升降杆(50)向下移动到低位时顶柱(71)的上端等于或低于托架杆(12)上杆面的高度;托架杆(12)上方的箱体(10)相对的两侧内壁处设置止落铰链板(80),顶柱(71)上升至高位时的高度高于止落铰链板(80)的悬置边转至高位处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40)轴芯方向垂直于敞口(11)左右两侧的两侧箱壁布置,曲柄连杆机构包括一端与转轴(40)固连、另一端与连杆(55)的一端铰接的摆动杆(41),连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