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过滤材料以及带电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5054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9 0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过滤性能优异的带电过滤材料以及带电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具备细纤维层和支撑纤维层层压一体化而成的带电层压体的带电过滤材料,尽管细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中值纤维直径小于2.1μm、且基重小于10g/m

Electric filter material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aims to provide a live filter material with excellent filtering performanc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live filter material. The invention is a charged filter material with a charged laminated body formed by laminating a thin fiber layer and a supporting fiber layer, although the median fiber diameter of the formed fiber of the thin fiber layer is less than 2.1 \u03bc m and the base weight is less than 10g / 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电过滤材料以及带电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电过滤材料以及带电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过滤材料中,期望一种粒子(例如,大气中所含的粒子或者从打印机等OA设备所排出的粒子等)的捕集效率高、且压力损失低的材料。但是,由于压力损失和捕集效率一般处于无法两立的关系,因此在为了使捕集效率提高而减小过滤材料的构成纤维直径的情况下,压力损失有上升的倾向,在为了使压力损失降低而减轻过滤材料的基重(单位面积重量,以下同样)的情况下,捕集效率有下降的倾向。因此,期望一种压力损失和捕集效率两者间的平衡优异的过滤材料(以下,有时称为过滤性能优异的过滤材料)。为了实现过滤性能优异的过滤材料,正在探讨具备带电的织物(例如,无纺布、纺织品、编织物等)的带电过滤材料。作为能够使织物带电的方法,已知的有使高电压作用于织物而带电的方法(电晕带电方法)、通过相互摩擦而使能够带电的两种以上的纤维摩擦带电的方法(摩擦带电方法)、或者在向织物赋予极性液体后,通过该极性液体向织物施加力而带电的方法(极性液体带电方法)等。在这些带电方法中,作为能够使织物的构成纤维整体均匀带电,并能够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带电性能的带电方法,已知的有极性液体带电方法。直接使用如上所述的带电的织物,或者,在与纺粘无纺布等的支撑体层压一体化的状态下使用,作为具备来自织物的纤维层的带电过滤材料。作为这样的带电过滤材料,例如已知以下的现有技术。日本特许公开2002-001020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作为能够提供给极性液体带电方法的织物,能够采用基重为5~60g/m2的织物,另外,能够采用由平均纤维直径为5μm以下的纤维构成的织物。而且,在实施例中公开了通过极性液体带电方法使由基重为20g/m2、平均纤维直径为1.6μm的纤维构成的熔喷无纺布带电而成的带电过滤材料。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热熔树脂或者超声波能够将极性液体带电的织物和支撑体层压一体化。日本特许公开2003-205210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了通过极性液体带电方法使由基重为41g/m2、平均纤维直径为5μm的纤维构成的熔喷无纺布带电而成的带电过滤材料。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内容:通过将织物与支撑体一起搬送的同时施加超声波振动,能够进行极性液体带电的同时使织物和支撑体熔接而层压一体化。日本特许公开2004-066026号公报(专利文献3):作为能够提供给极性液体带电方法的织物,公开了能够采用基重为5~100g/m2的织物,另外,能够采用由平均纤维直径为1~20μm的纤维构成的织物。而且,在实施例中公开了通过极性液体带电方法使由基重为40g/m2、平均纤维直径为2.9μm的纤维构成的熔喷无纺布带电而成的带电过滤材料。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能够层压织物和支撑体并进行极性液体带电。现有技术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公开2002-00102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公开2003-20521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公开2004-0660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基于上述见解,为了提供过滤性能优异的过滤材料(带电过滤材料),研究了将构成纤维的中值纤维直径为2.5μm、且基重为13g/m2的织物提供给极性液体带电。然而,如上所述制备的带电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无法令人满意。因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以提高过滤性能为目的,进而研究了将构成纤维的中值纤维直径更小,并且基重更小的织物提供给极性液体带电。但是,无法提供这样的带电过滤材料。即,由于纤维直径小且基重小的织物的强度、结构稳定性等差,因此在向织物赋予极性液体的工序、通过极性液体向织物施加力的工序、或者,从织物除去极性液体的工序等这样的极性液体带电方法所涉及的施加力的各工序中,织物上会产生裂纹、和/或者织物大幅度收缩或者伸长从而产生大的变形。其结果,无法制备过滤材料。该问题是在将中值纤维直径小于2.5μm、且基重小于13g/m2的织物提供给极性液体带电的情况时而产生的特异性情况,是现有技术没有公开的新的问题。此外,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考专利文献2的公开内容,研究了将织物与支撑体一起搬送并施加超声波振动,将织物提供给极性液体带电方法,并且使织物和支撑体熔接而层压一体化进行了研究。另外,参考专利文献3的公开内容,研究了在将织物和支撑体层压的状态下提供给极性液体带电方法。但是,在任一研究中,在极性液体带电方法所涉及的各工序中,由于向自由状态的织物施加各种力,因此,仍然存在织物上产生裂纹和大的变形的问题。因此,要求实现过滤性能优异的带电过滤材料,其具备中值纤维直径小于2.5μm、且基重小于13g/m2的带电的织物(来自织物的纤维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性能优异的带电过滤材料,该带电过滤材料具备中值纤维直径小于2.5μm,并且基重小于13g/m2的带电的纤维层。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方案1为一种带电过滤材料,其具备带电层压体,所述带电层压体由细纤维层和支撑纤维层层压一体化而构成,其中,所述细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中值纤维直径小于2.5μm,且基重小于13g/m2;其中,风速为10cm/s时的压力损失为24Pa以下,并且风速为10cm/s时的粒径为0.3~0.5μm的粒子的捕集效率为76%以上。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方案2为一种具备带电层压体的带电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制备细纤维织物的工序,其中,所述细纤维织物的构成纤维的中值纤维直径小于2.5μm,且基重小于13g/m2;以及制备支撑织物的工序;以及制备层压体的工序,在所述工序中,将所述细纤维织物和所述支撑织物层压一体化而制备所述层压体;以及以及使所述层压体带电的工序,在所述工序中,通过向所述层压体赋予极性液体,并通过该极性液体向所述层压体施加力,然后,从所述层压体除去所述极性液体从而使所述层压体带电。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电过滤材料,其具备带电层压体,所述带电层压体通过将细纤维层和支撑纤维层层压一体化而构成,其中,所述细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中值纤维直径小于2.5μm,且基重小于13g/m2。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带电过滤材料尽管具备构成纤维的中值纤维直径小、且基重小的细纤维层,然而,却是一种压力损失和捕集效率两者间的平衡优异的带电过滤材料,其中,当风速为10cm/s时的压力损失为24Pa以下,并且风速为10cm/s时的粒径为0.3~0.5μm的粒子的捕集效率为76%以上。另外,由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带电过滤材料的制造方法具有将构成纤维的中值纤维直径小于2.5μm、且基重小于13g/m2的细纤维织物与支撑织物层压一体化而制备层压体的工序,因此,细纤维织物能够在被支撑织物补强的状态下,提供给极性液体带电方法。因此,在极性液体带电方法所涉及的各工序中,由于在被支撑织物补强的状态下向细纤维织物施加各种力,因此能够防止在织物上产生裂纹或者大的变形的问题的发生。其结果是,能够制造风速为10cm/s时的压力损失为24Pa以下,并且风速为10cm/s时的粒径为0.3~0.5μm的粒子的捕集效率为76%以上的压力损失和捕集效率两者间的平衡优异的带电过滤材料。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提供过滤性能优异的带电过滤材料,例如可以适当地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电过滤材料,其具备:带电层压体,所述带电层压体由细纤维层和支撑纤维层层压一体化而构成,其中,所述细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中值纤维直径小于2.5μm,且基重小于13g/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24 JP 2017-0583841.一种带电过滤材料,其具备:带电层压体,所述带电层压体由细纤维层和支撑纤维层层压一体化而构成,其中,所述细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中值纤维直径小于2.5μm,且基重小于13g/m2;其中,风速为10cm/s时的压力损失为24Pa以下,并且风速为10cm/s时的粒径为0.3~0.5μm的粒子的捕集效率为76%以上。2.一种具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桥达朗田中广志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宝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