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4952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8 23:56
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包括至少一台粉尘分离设备以及安装在粉尘分离设备出灰口外周围的密封围挡装置,所述密封围挡装置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一侧的柔性门帘,所述密封围挡装置包围粉尘分离设备的出灰口,且与粉尘分离设备围合形成一个粉尘容纳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通过在粉尘分离设备的出灰口增设密封围挡装置,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粉尘分离装置出灰口的粉尘被风吹散的现象;而密封围挡装置上设与负压抽吸装置连接的连接孔,便于快速、连续通过负压抽吸堆积在密封围挡装置内的粉尘,进而减小了人工铲运的粉尘进行再处理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粉尘再利用的成本。

A dedusting device for processing bamboo product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ust removal device for processing bamboo products,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one dust separation device and a sealing enclosure device installed around the dust outlet of the dust separation device. The sealing enclosure device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flexible door curtain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frame. The sealing enclosure device encloses the dust outlet of the dust separation device and forms a dust containing cavity enclosed with the dust separation device Body. The dust removal device for processing bamboo product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convenient use. By adding a sealing enclosure device at the ash outlet of the dust separation device, the dust at the ash outlet of the dust separation device in the prior art is effectively prevented from being blown away by the wind; and the sealing enclosur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on hole connected with the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devic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rapid and continuous passing The dust accumulated in the sealed enclosure is sucked by negative pressure, which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the cost of dust recyc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竹筷等竹制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分切、造型、打磨等工序,都会产生大量的竹屑和竹粉。目前,大部分竹筷生产企业会将各个生产过程的竹屑或竹粉从生产设备或生产车间内抽吸到制定的粉尘分离设备(脉冲除尘设备)内进行分离再利用,由于现有的除尘装置的出灰口是敞口的,或者其外周围没有围挡装置,尤其是大型的粉尘分离装置的出灰口排放出的粉尘遇到大风时,容易使加工厂区内导出弥散粉尘,且也不利于粉尘的后续处理;此外,粉尘分离设备的排气口排放的气体中仍然夹带了微量的粉尘,对竹制品加工厂区附近的空气质量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粉尘后续处理以及防止粉尘再次弥散(如被风吹而散漫在空中)的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以及进一步解决粉尘分离设备排出的气体夹带粉尘散漫至空气中导致环境污染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包括至少一台粉尘分离设备以及安装在粉尘分离设备出灰口外周围的密封围挡装置,所述密封围挡装置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一侧的柔性门帘,所述密封围挡装置包围粉尘分离设备的出灰口,且与粉尘分离设备围合形成一个粉尘容纳腔体。进一步,所述密封围挡装置的框架包括支柱和结构板,所述结构板固定在支柱上。在某一示范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围挡装置上开设与负压抽吸装置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负压抽吸装置的连接管连接,便于将堆积在粉尘容纳腔体内的粉尘在负压下抽吸至竹屑的再利用系统等再处理装置中。进一步,一种竹屑的再利用系统,包括燃烧室、冷却塔、储油池和储气罐;所述燃烧室包括多排地下燃烧室,每排地下燃烧室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每排地下燃烧室的前方一侧设置有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从地下伸出至地面;所述空气管道的地下部分与每排地下燃烧室的入气口连接;地下燃烧室的后侧设有用于点燃竹屑的火道;所述地下燃烧室的出气口连接储气罐的入气口;所述冷却塔的内腔设有多个烟气管,所述烟气管的下端连接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延伸至地下连接储油池,出油管还经鼓风机连接储气罐的出气管道;所述储气罐的一部分埋于地下,另一部分设于地上,储气罐的出油口连接储油池。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还包括水磨除尘装置,所述粉尘分离设备的排气口经排气导管进入水磨除尘装置的护罩内,所述护罩的下边缘离水磨除尘装置的上液面距离为5~30cm。在某一示范实施例中,所述水磨除尘装置包括底部为锥形的沉淀池以及安装在粉尘分离设备一侧的护罩,所述护罩安装座沉淀池上,且与粉尘分离设备的下端封闭连接,护罩上设有供排气导管穿过的通孔,通孔周边设有密封挡片。在某一示范实施例中,水磨装置包括一个气体分布管,气体分布管的下端面开设有若干个气孔,其上端通过联轴器与排气导管的下端轴接,且能相对排气导管旋转,气体分布管的下端面与沉淀池上液面相接。本专利技术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通过在粉尘分离设备的出灰口增设密封围挡装置,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粉尘分离装置出灰口的粉尘被风吹散的现象;而密封围挡装置上设与负压抽吸装置连接的连接孔,便于快速、连续通过负压抽吸堆积在密封围挡装置内的粉尘,进而减小了人工铲运的粉尘进行再处理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粉尘再利用的成本。密封围挡装置中的柔性门帘,既便于密封围挡装置与粉尘分离装置之间形成密封空间,便于负压抽吸装置抽吸分离的粉尘;也可以让工人进入粉尘容纳腔体内铲运粉尘。粉尘分离设备的废气经排气口经排气导管进入水磨除尘装置的护罩内,通过水磨除尘装置除去粉尘分离设备排放的气体中夹带的粉尘,减小环境污染,水磨除尘装置沉淀池内的水还能对粉尘分离设备的废气起到冷却作用,降低了废气对厂区空气环境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中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3中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4中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4中气体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粉尘分离设备,11—出灰口,12—排气口,13—进气口,2—密封围挡装置,21—框架,211—支柱,212—结构板,22—柔性门帘,221—配重块,3—分切设备,4—打磨设备,5—连接管,6—再处理装置,7—水磨除尘装置,71—沉淀池,711—上液面,72—护罩,8—排气导管,9—气体分布管,91—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4,本实施例的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包括2台粉尘分离设备1(附图1中的1A和1B)以及安装在粉尘分离设备1出灰口11外周围的密封围挡装置2,所述密封围挡装置2包括框架21和安装在框架21一侧的柔性门帘22,所述密封围挡装置2包围粉尘分离设备1的出灰口11,且与粉尘分离设备1围合形成一个粉尘容纳腔体。所述密封围挡装置2的框架21包括支柱21和结构板212,所述结构板212固定在支柱21上。所述粉尘分离设备1的进气口13与竹筷生产用的分切设备3、打磨设备4等竹屑生产设备的排废口连通。所述柔性门帘22的底部设有配重块221。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与实施例1相比,存在以下不同:所述密封围挡装置2上开设与负压抽吸装置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负压抽吸装置的连接管5连接,便于将堆积在粉尘容纳腔体内的粉尘在负压下抽吸至竹屑的再利用系统等再处理装置6中。一种竹屑的再利用系统,包括燃烧室、冷却塔、储油池和储气罐;所述燃烧室包括多排地下燃烧室,每排地下燃烧室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每排地下燃烧室的前方一侧设置有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从地下伸出至地面;所述空气管道的地下部分与每排地下燃烧室的入气口连接;地下燃烧室的后侧设有用于点燃竹屑的火道;所述地下燃烧室的出气口连接储气罐的入气口;所述冷却塔的内腔设有多个烟气管,所述烟气管的下端连接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延伸至地下连接储油池,出油管还经鼓风机连接储气罐的出气管道;所述储气罐的一部分埋于地下,另一部分设于地上,储气罐的出油口连接储油池。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与实施例2相比,存在以下不同:所述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还包括水磨除尘装置7,所述粉尘分离设备1的排气口12经排气导管8进入水磨除尘装置7的护罩72内,所述护罩72的下边缘离水磨除尘装置7的上液面711距离为5~30cm。所述水磨除尘装置7包括底部为锥形的沉淀池71以及安装在粉尘分离设备1一侧的护罩72,所述护罩72安装座沉淀池71上,且与粉尘分离设备1的下端封闭连接,护罩72上设有供排气导管8穿过的通孔,通孔周边设有密封挡片。粉尘分离设备1的废气经排气口经排气导管进入水磨除尘装置7的护罩内,通过水磨除尘装置7除去粉尘分离设备1排放的气体中夹带的粉尘,减小环境污染,水磨除尘装置7沉淀池内的水还能对粉尘分离设备1的废气起到冷却作用,降低了废气对厂区空气环境的影响。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与实施例2相比,存在以下不同:水磨装置包括一个气体分布管9,气体分布管9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台粉尘分离设备以及安装在粉尘分离设备出灰口外周围的密封围挡装置,所述密封围挡装置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一侧的柔性门帘,所述密封围挡装置包围粉尘分离设备的出灰口,且与粉尘分离设备围合形成一个粉尘容纳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台粉尘分离设备以及安装在粉尘分离设备出灰口外周围的密封围挡装置,所述密封围挡装置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一侧的柔性门帘,所述密封围挡装置包围粉尘分离设备的出灰口,且与粉尘分离设备围合形成一个粉尘容纳腔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围挡装置上开设与负压抽吸装置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负压抽吸装置的连接管连接,便于将堆积在粉尘容纳腔体内的粉尘在负压下抽吸至竹屑的再利用系统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竹制品加工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竹屑的再利用系统,包括燃烧室、冷却塔、储油池和储气罐;所述燃烧室包括多排地下燃烧室,每排地下燃烧室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每排地下燃烧室的前方一侧设置有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从地下伸出至地面;所述空气管道的地下部分与每排地下燃烧室的入气口连接;地下燃烧室的后侧设有用于点燃竹屑的火道;所述地下燃烧室的出气口连接储气罐的入气口;所述冷却塔的内腔设有多个烟气管,所述烟气管的下端连接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延伸至地下连接储油池,出油管还经鼓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小英袁志业
申请(专利权)人:蓝山县鑫旺竹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