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该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包括:蓄能体,热电片,隔尘罩,以及除尘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蓄能体能够吸收烟囱中烟气携带的热量,并通过设置的热电片能够将烟气携带的热能转换成电能,为静电除尘网、光源和旋风器提供电力来源;静电除尘网能够有效去除烟气中携带的粉尘颗粒,设置的光触媒网在光源的作用下,能够将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分解,达到除菌杀毒的效果,而设置的旋风器能够促使烟气向除尘筒内涌入;蓄能体吸收了烟气中大量的热量,同时出气管内壁上的散热肋片又对烟气中剩余的热量进一步吸收,从而使散到外界空气中的烟气温度进一步降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过大影响。
A device for intercepting dust part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
本技术涉及到烟尘净化设备
,尤其涉及到一种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对烟囱的烟气排放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烟囱的排放达到超级清洁排放标准。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吸收塔出口的烟尘含量,通常在吸收塔出口至烟囱之间安装除尘器,利用除尘器收集烟气中细小颗粒物和各种粉尘物。烟囱排放烟气时仍具有较高的温度,但在排放过程中往往对其进行直接冷却后排放,不能有效利用烟气中携带的热能,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该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包括:蓄能体,热电片,隔尘罩,以及除尘筒;所述蓄能体设置在烟囱内部上端,所述热电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热端和冷端,且所述蓄能体和所述热电片均呈圆环形设置;所述热电片的热端与所述蓄能体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热电片的冷端与所述除尘筒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除尘筒上端外露在所述烟囱外,所述隔尘罩设置在所述蓄能体和所述除尘筒之间并罩住所述热电片;所述除尘筒下端设置有呈喇叭状的进气管;所述除尘筒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静电除尘网、光触媒网、光源和旋风器,所述热电片分别与所述静电除尘网、所述光源以及所述旋风器连接;所述除尘筒上端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散热肋片。优选的,所述蓄能体为陶瓷蓄能体;所述蓄能体的导热系数在600℃时大于5W/mk,在1200℃时大于3W/mk;所述蓄能体的密度大于2.8g/cm3;所述蓄能体的气孔率为18~22%;所述蓄能体的耐热温度为1500℃。优选的,所述热电片为利用西伯克效应制成的温差发电组件。优选的,所述光源为环绕所述除尘筒内壁设置的紫外线灯带。优选的,所述旋风器用于向所述出气管的一侧吹风。优选的,所述散热肋片为铜片。优选的,所述隔尘罩为隔热板制成的圆筒状罩体,所述隔尘罩上端与所述除尘筒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隔尘罩下端与所述蓄能体上端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的蓄能体能够吸收烟囱中烟气携带的热量,并通过设置的热电片能够将烟气携带的热能转换成电能,为静电除尘网、光源和旋风器提供电力来源;2、静电除尘网能够有效去除烟气中携带的粉尘颗粒,设置的光触媒网在光源的作用下,能够将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分解,达到除菌杀毒的效果,而设置的旋风器能够促使烟气向除尘筒内涌入;3、蓄能体吸收了烟气中大量的热量,同时出气管内壁上的散热肋片又对烟气中剩余的热量进一步吸收,从而使散到外界空气中的烟气温度进一步降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过大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出气管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的电路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请参阅图1~图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蓄能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出气管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的电路连接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该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包括:蓄能体1,热电片2,隔尘罩3,以及除尘筒4;所述蓄能体1设置在烟囱5内部上端,所述热电片2包括相对设置的热端21和冷端22,且所述蓄能体1和所述热电片2均呈圆环形设置;所述热电片2的热端21与所述蓄能体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热电片2的冷端22与所述除尘筒4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除尘筒4上端外露在所述烟囱5外,所述隔尘罩3设置在所述蓄能体1和所述除尘筒4之间并罩住所述热电片2;所述除尘筒4下端设置有呈喇叭状的进气管6;所述除尘筒4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静电除尘网7、光触媒网8、光源9和旋风器10,所述热电片2分别与所述静电除尘网7、所述光源9以及所述旋风器10连接;所述除尘筒4上端设置有出气管11,所述出气管11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散热肋片12。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的蓄能体1能够吸收烟囱5中烟气携带的热量,并通过设置的热电片2能够将烟气携带的热能转换成电能,为静电除尘网7、光源9和旋风器10提供电力来源,静电除尘网7能够有效去除烟气中携带的粉尘颗粒,设置的光触媒网8在光源9的作用下,能够将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分解,达到除菌杀毒的效果,而设置的旋风器10能够促使烟气向除尘筒4内涌入,蓄能体1吸收了烟气中大量的热量,同时出气管11内壁上的散热肋片12又对烟气中剩余的热量进一步吸收,从而使散到外界空气中的烟气温度进一步降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过大影响。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继续参考图1~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该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包括蓄能体1,热电片2,隔尘罩3,以及除尘筒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蓄能体1设置在烟囱5内部上端,蓄能体1为陶瓷蓄能体,蓄能体1的导热系数在600℃时大于5W/mk,在1200℃时大于3W/mk,蓄能体1的密度大于2.8g/cm3,蓄能体1的气孔率为18~22%,蓄能体1的耐热温度为1500℃。继续参考图1,热电片2包括相对设置的热端21和冷端22,热电片2为利用西伯克效应制成的温差发电组件。请结合图2,蓄能体1和热电片2均呈圆环形设置。在具体设置的时候,热电片2的热端21与蓄能体1上端固定连接,热电片2的冷端22与除尘筒4下端固定连接。除尘筒4上端外露在烟囱5外,隔尘罩3设置在蓄能体1和除尘筒4之间并罩住热电片2。具体的,隔尘罩3为隔热板制成的圆筒状罩体,隔尘罩3上端与除尘筒4下端固定连接,隔尘罩3下端与蓄能体1上端固定连接。隔尘罩3实现对热电片2的隔绝保护,并能有效避免烟尘对热电片2造成污染而导致热电片2损坏。继续参考图1,除尘筒4下端设置有呈喇叭状的进气管6,便于烟囱5内的烟尘进入除尘筒4内。在除尘筒4内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静电除尘网7、光触媒网8、光源9和旋风器10,请结合图4,热电片2分别与静电除尘网7、光源9以及旋风器10连接。光源9为环绕除尘筒4内壁设置的紫外线灯带。旋风器10用于向出气管11的一侧吹风。此外,除尘筒4上端设置有出气管11,如图3所示,出气管11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散热肋片12,散热肋片12为铜片。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的蓄能体1能够吸收烟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蓄能体,热电片,隔尘罩,以及除尘筒;所述蓄能体设置在烟囱内部上端,所述热电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热端和冷端,且所述蓄能体和所述热电片均呈圆环形设置;所述热电片的热端与所述蓄能体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热电片的冷端与所述除尘筒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除尘筒上端外露在所述烟囱外,所述隔尘罩设置在所述蓄能体和所述除尘筒之间并罩住所述热电片;所述除尘筒下端设置有呈喇叭状的进气管;所述除尘筒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静电除尘网、光触媒网、光源和旋风器,所述热电片分别与所述静电除尘网、所述光源以及所述旋风器连接;所述除尘筒上端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散热肋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蓄能体,热电片,隔尘罩,以及除尘筒;所述蓄能体设置在烟囱内部上端,所述热电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热端和冷端,且所述蓄能体和所述热电片均呈圆环形设置;所述热电片的热端与所述蓄能体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热电片的冷端与所述除尘筒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除尘筒上端外露在所述烟囱外,所述隔尘罩设置在所述蓄能体和所述除尘筒之间并罩住所述热电片;所述除尘筒下端设置有呈喇叭状的进气管;所述除尘筒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静电除尘网、光触媒网、光源和旋风器,所述热电片分别与所述静电除尘网、所述光源以及所述旋风器连接;所述除尘筒上端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内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散热肋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尘颗粒物拦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体为陶瓷蓄能体;所述蓄能体的导热系数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蓝科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