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散热的基站电池恒温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920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8:30
一种全方位散热的基站电池恒温柜包括:柜体、电池架、隔热板、控制器和温控系统,电池架设于柜体内,电池架上设有电池,隔热板固定于电池架上,控制器与温控系统连接,温控系统固定于柜体上;其中,温控系统包括:空调系统、侧部风扇系统、顶板风扇系统和背部风扇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采用隔热板设计,同时对柜体三面进行风扇安装。风扇安装采用滑轨卡扣设计,拆装方便,适合电池柜的便利性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方位散热的基站电池恒温柜
本技术涉及恒温柜,具体涉及一种全方位散热的基站电池恒温柜。
技术介绍
传统的基站电池需要恒温柜进行保护,防止过热问题的发生。目前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池的大小导致恒温柜的尺寸并不是统一的,这导致对散热量的把控、对安装上的便利都带来很多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方位散热的基站电池恒温柜,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全方位散热的基站电池恒温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电池架、隔热板、控制器和温控系统,所述电池架设于柜体内,所述电池架上设有电池,所述隔热板固定于电池架上,所述控制器与温控系统连接,所述温控系统固定于柜体上;其中,所述温控系统包括:空调系统、侧部风扇系统、顶板风扇系统和背部风扇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固定于柜体正面,所述侧部风扇系统固定于柜体内部侧面,所述顶板风扇系统固定于柜体内部顶端,所述背部风扇系统设于空调系统的背面;其中,所述侧部风扇系统包括:侧部风扇架、热流导风口、侧部风扇安装结构和侧部风扇,所述侧部风扇架与侧部风扇连接,所述热流导风口设于侧部风扇架两侧,所述侧部风扇安装结构与侧部风扇架连接;其中,所述侧部风扇安装结构包括:T型连接件、安装导轨、导轨孔和底部衬板,所述T型连接件一端与侧部风扇架侧端连接,所述T型连接件另一端与安装导轨的凹槽连接,所述T型连接件另一端两侧设有连接孔,所述安装导轨上设有导轨孔,所述安装导轨背部固定有底部衬板,所述安装导轨与底部衬板之间的间隙与T型连接件的T形端嵌入式连接。进一步,所述顶板风扇系统包括:顶板风扇架、顶板风扇安装结构和顶板风扇,所述顶板风扇架与顶板风扇连接,所述顶板风扇安装结构与顶板风扇架连接,所述顶板风扇安装结构与侧部风扇安装结构结构相同。进一步,所述背部风扇系统包括:背部风扇架、背部风扇安装结构和背部风扇,所述背部风扇架与背部风扇连接,所述背部风扇安装结构与背部风扇架连接,所述背部风扇安装结构与侧部风扇安装结构结构相同。进一步,所述柜体侧端设有柜门,所述柜体还包括:侧板、顶板和背板。进一步,所述隔热板包括:上下隔热板和左右隔热板,所述上下隔热板设于电池架纵向的中间处,所述左右隔热板设于电池架横向的中间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采用隔热板设计,同时对柜体三面进行风扇安装。风扇安装采用滑轨卡扣设计,拆装方便,适合电池柜的便利性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侧部风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顶板风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背部风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侧部风扇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柜体100、柜门110、侧板120、顶板130、背板140电池架200。隔热板300、上下隔热板310和左右隔热板320控制器400温控系统500、空调系统510、侧部风扇系统520、侧部风扇架521和热流导风口522。侧部风扇安装结构523、T型连接件5231、安装导轨5232、导轨孔5233和底部衬板5234。侧部风扇524、顶板风扇系统530、顶板风扇架531、顶板风扇安装结构532和顶板风扇533。背部风扇系统540、背部风扇架541、背部风扇安装结构542、背部风扇543和电池6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侧部风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顶板风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背部风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侧部风扇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全方位散热的基站电池恒温柜包括:柜体100、电池架200、隔热板300、控制器400和温控系统500,电池架200设于柜体100内,电池架200上设有电池600,隔热板300固定于电池架200上,控制器400与温控系统500连接,温控系统500固定于柜体100上;其中,温控系统500包括:空调系统510、侧部风扇系统520、顶板风扇系统530和背部风扇系统540,空调系统510固定于柜体100正面,侧部风扇系统520固定于柜体100内部侧面,顶板风扇系统530固定于柜体100内部顶端,背部风扇系统540设于空调系统510的背面。如图2所示,其中,侧部风扇系统520包括:侧部风扇架521、热流导风口522、侧部风扇安装结构523和侧部风扇524,侧部风扇架521与侧部风扇524连接,热流导风口522设于侧部风扇架521两侧,侧部风扇安装结构523与侧部风扇架521连接;如图5所示,其中,侧部风扇安装结构523包括:T型连接件5231、安装导轨5232、导轨孔5233和底部衬板5234,T型连接件5231一端与侧部风扇架521侧端连接,T型连接件5231另一端与安装导轨5232的凹槽连接,T型连接件5231另一端两侧设有连接孔,安装导轨5232上设有导轨孔5233,安装导轨5232背部固定有底部衬板5234,安装导轨5232与底部衬板5234之间的间隙与T型连接件5231的T形端嵌入式连接。如图3所示,顶板风扇系统530包括:顶板风扇架531、顶板风扇安装结构532和顶板风扇533,顶板风扇架531与顶板风扇533连接,顶板风扇安装结构532与顶板风扇架531连接,顶板风扇安装结构532与侧部风扇安装结构523结构相同。如图4所示,背部风扇系统540包括:背部风扇架541、背部风扇安装结构542和背部风扇543,背部风扇架541与背部风扇543连接,背部风扇安装结构542与背部风扇架541连接,背部风扇安装结构542与侧部风扇安装结构523结构相同。柜体100侧端设有柜门110,柜体100还包括:侧板120、顶板130和背板140。隔热板300包括:上下隔热板310和左右隔热板320,上下隔热板310设于电池架200纵向的中间处,左右隔热板320设于电池架200横向的中间处。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首先在顶部、侧面和后端设置了风扇,配合控制器400的监控系统进行对整个柜体内温度的控制,和传统的单风扇相比,这种三个方向,三重降温的方式更加合理高效。但是安装问题其实是其无法普建的主要原因。这其中设计到风扇的大小和柜体的大小之间没有统一的规格。导致往往风扇必须一开始就和柜体定制,更换也非常麻烦,往往风扇坏了无法维修,整个柜体就必须要更换。因此,以侧部风扇系统520为例,介绍本技术的改进处,首先,增加了侧部风扇架521,用以与侧部风扇524进行固定,相比于传统的整体契合,侧部风扇架521的定制成本就低了很多。然后在侧部风扇架521上安装T型连接件5231,然后在柜体上顶板下方固定对称设置侧部风扇安装结构523,然后T型连接件5231用来连接侧部风扇架521和侧部风扇安装结构523。其中侧部风扇安装结构523采用的多孔滑轨设计,针对不同大小和柜体设计,能根据侧部风扇524在安装导轨5232的槽内,上下移动进行安装调节,然后将T型连接件5231的T形侧两端的连接孔,用螺栓与导轨孔5233连接,而底部衬板5234结构则使T型连接件5231卡在里面形成更加稳定的固定形式。这种结构,拆装容易,适应性强。同时,上下隔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方位散热的基站电池恒温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00)、电池架(200)、隔热板(300)、控制器(400)和温控系统(500),所述电池架(200)设于柜体(100)内,所述电池架(200)上设有电池(600),所述隔热板(300)固定于电池架(200)上,所述控制器(400)与温控系统(500)连接,所述温控系统(500)固定于柜体(100)上;其中,所述温控系统(500)包括:空调系统(510)、侧部风扇系统(520)、顶板风扇系统(530)和背部风扇系统(540),所述空调系统(510)固定于柜体(100)正面,所述侧部风扇系统(520)固定于柜体(100)内部侧面,所述顶板风扇系统(530)固定于柜体(100)内部顶端,所述背部风扇系统(540)设于空调系统(510)的背面;其中,所述侧部风扇系统(520)包括:侧部风扇架(521)、热流导风口(522)、侧部风扇安装结构(523)和侧部风扇(524),所述侧部风扇架(521)与侧部风扇(524)连接,所述热流导风口(522)设于侧部风扇架(521)两侧,所述侧部风扇安装结构(523)与侧部风扇架(521)连接;其中,所述侧部风扇安装结构(523)包括:T型连接件(5231)、安装导轨(5232)、导轨孔(5233)和底部衬板(5234),所述T型连接件(5231)一端与侧部风扇架(521)侧端连接,所述T型连接件(5231)另一端与安装导轨(5232)的凹槽连接,所述T型连接件(5231)另一端两侧设有连接孔,所述安装导轨(5232)上设有导轨孔(5233),所述安装导轨(5232)背部固定有底部衬板(5234),所述安装导轨(5232)与底部衬板(5234)之间的间隙与T型连接件(5231)的T形端嵌入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方位散热的基站电池恒温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00)、电池架(200)、隔热板(300)、控制器(400)和温控系统(500),所述电池架(200)设于柜体(100)内,所述电池架(200)上设有电池(600),所述隔热板(300)固定于电池架(200)上,所述控制器(400)与温控系统(500)连接,所述温控系统(500)固定于柜体(100)上;其中,所述温控系统(500)包括:空调系统(510)、侧部风扇系统(520)、顶板风扇系统(530)和背部风扇系统(540),所述空调系统(510)固定于柜体(100)正面,所述侧部风扇系统(520)固定于柜体(100)内部侧面,所述顶板风扇系统(530)固定于柜体(100)内部顶端,所述背部风扇系统(540)设于空调系统(510)的背面;其中,所述侧部风扇系统(520)包括:侧部风扇架(521)、热流导风口(522)、侧部风扇安装结构(523)和侧部风扇(524),所述侧部风扇架(521)与侧部风扇(524)连接,所述热流导风口(522)设于侧部风扇架(521)两侧,所述侧部风扇安装结构(523)与侧部风扇架(521)连接;其中,所述侧部风扇安装结构(523)包括:T型连接件(5231)、安装导轨(5232)、导轨孔(5233)和底部衬板(5234),所述T型连接件(5231)一端与侧部风扇架(521)侧端连接,所述T型连接件(5231)另一端与安装导轨(5232)的凹槽连接,所述T型连接件(5231)另一端两侧设有连接孔,所述安装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正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帅冷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