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液冷散热结构及电源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或储能电池热管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液冷散热结构及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热管理
,常用的散热手段就是风冷和液冷两种方式,动力电池出于续航里程的需求和有限体积的限制,电池采用高密度部署方式,电池采用储能密度高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电池的部署密度也异常高,风冷方式已不适用电池的有效控温,多采用液冷散热结构。针对柱状结构的电池,传统的液冷散热方式是采用铝扁管弯曲流道结构,这种方式中,冷却液从铝扁管一侧进入,另外一侧流出,铝扁管冷却流道方向上进出口温度差距较大,针对电池冷却的均温性较差;同时两排电池放入一个弯曲的间隙内,电池只有一侧与铝扁管有少量接触面积,且为保证电池与液冷铝扁管紧密贴合,在扁管与上需要贴一层导热胶垫。铝扁管方案,受限于空间因素,铝扁管材质不能做到太厚,所以耐弯折次数少,需要一次成型,成品率受弯折工艺影响,成本较高,同时铝的焊接也是一个工艺难题,同时电池与铝扁管接触面积小,同时需要导热胶垫实现电池与铝扁管的紧密接触,造成单体电池本身温度分布差异较大,对单体电池的寿命不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管、第一进液接头以及第一出液接头,所述液冷管具有用于供流体流通的第一液流通道,所述第一液流通道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将所述第一液流通道分隔形成迂回状,所述第一进液接头以及所述第一出液接头均连接所述液冷管且均与所述第一液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液接头内流入的流体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液流通道迂回流动至所述第一出液接头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管、第一进液接头以及第一出液接头,所述液冷管具有用于供流体流通的第一液流通道,所述第一液流通道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将所述第一液流通道分隔形成迂回状,所述第一进液接头以及所述第一出液接头均连接所述液冷管且均与所述第一液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液接头内流入的流体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液流通道迂回流动至所述第一出液接头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液冷散热结构还包括液冷侧板;所述液冷侧板呈曲面状,所述液冷侧板的外曲面与所述液冷管的外表面连接,所述液冷侧板的内曲面用于与电池单体接触配合,所述液冷管上连接有多个所述液冷侧板,多个所述液冷侧板呈顺序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具有连通于所述第一液流通道的第一进液口以及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接头连通于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出液接头连通于所述第一出液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位于所述液冷管的同一端部,以使得所述第一进液接头与所述第一出液接头位于所述液冷管的同一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呈扁平状,所述液冷管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均连接有所述液冷侧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液冷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史忠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