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冷却管路和电池包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4701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2:38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冷却管路和电池包冷却系统,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本公开提供的电池包冷却管路和电池包冷却系统,包括主管路与多个分支管路,各分支管路分别与主管路连通,并与各子电池包连接,使得主管路中的冷却液能够分流进入各分支管路,通过各分支管路对各子电池包进行冷却,从而能够便捷地对电池包实现快速散热,冷却效率高且冷却均匀性较好。

Cooling pipe and cooling system of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冷却管路和电池包冷却系统
本公开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冷却管路和电池包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未来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电动汽车,其电池包内的温度环境对动力电池的整体性能,包括电池的容量、功率、充放电效率、安全性和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引入热管理系统对电池进行低温加热、高温散热以及保温管理。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电动车采用的是单电池包结构设计方案,但是将这种设计方案应用于一些大型车上(大巴、货车),则需要增加电芯数量,以提高功率,随着电芯数量的增加,将会造成电池包体积庞大,从而导致电池包散热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研究,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冷却管路和电池包冷却系统。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包冷却管路,包括主管路与多个分支管路;各所述分支管路分别与所述主管路连通,并与各子电池包连接,所述主管路中的冷却液能够分流进入各所述分支管路,以对各所述子电池包进行冷却。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管路包括进水管路以及回水管路,多个所述分支管路包括多个进水分支管路以及多个回水分支管路;各所述进水分支管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路连通,并与各所述子电池包连接,用于将所述进水管路中的冷却液输送到各所述子电池包;各所述回水分支管路分别与所述回水管路连通,并与各所述子电池包连接,用于将流经各所述子电池包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回水管路。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管路包括多个第一支管,各所述第一支管依次首尾连通,各所述进水分支管路分别与各所述第一支管连通;所述回水管路包括多个第二支管,各所述第二支管依次首尾连通,各所述回水分支管路分别与各所述第二支管连通。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冷却管路还包括多个第一接头;各所述第一支管通过各所述第一接头依次首尾连通,各所述进水分支管路通过各所述第一接头分别与各所述第一支管连通;各所述第二支管通过各所述第一接头依次首尾连通,各所述回水分支管路通过各所述第一接头分别与各所述第二支管连通。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管路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接头;所述进水管路的一端通过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接头与水泵连接;所述回水管路的一端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二接头与散热器连接,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水泵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冷却管路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以及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回水管路,用于检测所述回水管路中冷却液的温度信息;各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进水管路,用于检测所述进水管路中冷却液的压力信息;各所述温度传感器、各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使得所述控制系统在接收到各所述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息以及各所述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信息后,根据所述温度信息以及所述压力信息对冷却液的流量进行调节。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冷却管路还包括紧固件;所述主管路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于电池包壳体。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件设置有连接部与容置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池包壳体上的钣金孔匹配,所述容置部与所述主管路匹配,使得所述主管路能容置于所述容置部内,并通过所述连接部固定于所述钣金孔。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冷却管路包括多个第三接头;各所述第三接头设置于各所述分支管路靠近各所述子电池包的一端,各所述分支管路通过各所述第三接头与各所述子电池包可拆卸连接。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包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以及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管路;所述水泵和所述散热器分别与所述电池包冷却管路连接;所述水泵用于向所述电池包冷却管路提供冷却液,所述散热器用于对所述电池包冷却管路流出的冷却液进行温度调节。本公开提供的电池包冷却管路和电池包冷却系统,包括主管路与多个分支管路,各分支管路分别与主管路连通,并与各子电池包连接,使得主管路中的冷却液能够分流进入各分支管路,通过各分支管路对各子电池包进行冷却,从而实现电池包的快速冷却,冷却效率高且冷却均匀性较好,能够便捷地实现散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所提供的电池包冷却管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所提供的电池包冷却管路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所提供的进水管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所提供的回水管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所提供的第二接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连接方式示意图。图7为本公开所提供的进水分支管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公开所提供的回水分支管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公开所提供的压力传感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公开所提供的温度传感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公开所提供的紧固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公开所提供的紧固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标:10-主管路;11-进水管路;111-第一支管;12-回水管路;121-第二支管;20-分支管路;21-进水分支管路;22-回水分支管路;30-第一接头;40-第二接头;50-压力传感器;51-压力传感器插片;52-压力传感器进水口;53-压力传感器出水口;60-温度传感器;61-温度传感器插片;62-温度传感器进水口;63-温度传感器出水口;70-紧固件;71-连接部;72-容置部;80-第三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中的附图,对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公开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随着电动车逐渐普及,大型车(大巴、货车)也逐渐应用电力驱动技术,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电动车采用的是单电池包结构设计方案,这种设计方案应用于小型(功率)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种设计方案应用于一些大型车上(大巴、货车),则需要提高功率,为了提高功率,只能继续增大电芯数量或体积,电芯数量或体积的增大,将会造成电池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冷却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路与多个分支管路;各所述分支管路分别与所述主管路连通,并与各子电池包连接,所述主管路中的冷却液能够分流进入各所述分支管路,以对各所述子电池包进行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冷却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路与多个分支管路;各所述分支管路分别与所述主管路连通,并与各子电池包连接,所述主管路中的冷却液能够分流进入各所述分支管路,以对各所述子电池包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包括进水管路以及回水管路,多个所述分支管路包括多个进水分支管路以及多个回水分支管路;各所述进水分支管路分别与所述进水管路连通,并与各所述子电池包连接,用于将所述进水管路中的冷却液输送到各所述子电池包;各所述回水分支管路分别与所述回水管路连通,并与各所述子电池包连接,用于将流经各所述子电池包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回水管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包括多个第一支管,各所述第一支管依次首尾连通,各所述进水分支管路分别与各所述第一支管连通;所述回水管路包括多个第二支管,各所述第二支管依次首尾连通,各所述回水分支管路分别与各所述第二支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冷却管路还包括多个第一接头;各所述第一支管通过各所述第一接头依次首尾连通,各所述进水分支管路通过各所述第一接头分别与各所述第一支管连通;各所述第二支管通过各所述第一接头依次首尾连通,各所述回水分支管路通过各所述第一接头分别与各所述第二支管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冷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接头;所述进水管路的一端通过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接头与水泵连接;所述回水管路的一端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二接头与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起张旭王柱伟黎书杰王宇王娟张爱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鹏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