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叠式热氟融霜型冷冻和热水二联供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202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37
一种复叠式热氟融霜型冷冻和热水二联供机组,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热泵循环系统,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蒸发冷凝换热器、喷液电子膨胀阀、辅助冷凝器、第一制冷单向阀、第二制冷单向阀、高压储液器、第一干燥过滤器、双向电子膨胀阀、制冷蒸发器、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常闭电磁阀、第二常闭电磁阀、常开电磁阀、第一冷却截止阀、第二冷却截止阀和油分离器。热泵循环系统包括:热泵压缩机、同轴换热器、节流毛细管、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二干燥过滤器、热泵第一截止阀和热泵第二截止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冷库制冷的同时,回收系统排放的冷凝热,用以加热成60℃以上的热水,提供生产工艺所需或者生活热水所需,节能减排。节能减排。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叠式热氟融霜型冷冻和热水二联供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库制冷
,具体涉及一种复叠式热氟融霜型冷冻和热水二联供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冷库制冷系统一般注重制冷效果和冷库温度保证,制冷系统循环产生的冷凝热通常通过市政水冷却或者利用风机将热量直接排向空气中,对环境亦造成不利影响,也降低了能效的利用率。因此,如何利用这些会造成环境污染的能源,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可以提高能效,实现节能减排的双重效果。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叠式热氟融霜型冷冻和热水二联供机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0005]一种复叠式热氟融霜型冷冻和热水二联供机组,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热泵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蒸发冷凝换热器、喷液电子膨胀阀、辅助冷凝器、第一制冷单向阀、第二制冷单向阀、高压储液器、第一干燥过滤器、双向电子膨胀阀、制冷蒸发器、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常闭电磁阀、第二常闭电磁阀、常开电磁阀、第一冷却截止阀、第二冷却截止阀和油分离器,所述制冷压缩机的出口端通过油分离器与四通换向阀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通过第一气液分离器与制冷压缩机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与蒸发冷凝换热器连接,所述蒸发冷凝换热器通过常开电磁阀、第一制冷单向阀与高压储液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高压储液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制冷单向阀与第一干燥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干燥过滤器通过第一冷却截止阀、双向电子膨胀阀与制冷蒸发器连接,所述制冷蒸发器通过第二冷却截止阀、四通换向阀与第一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与制冷压缩机连接,所述辅助冷凝器通过喷液电子膨胀阀与制冷压缩机连接,所述辅助冷凝器通过第一制冷单向阀与高压储液器连接,所述辅助冷凝器通过第一常闭电磁阀与蒸发冷凝换热器连接,所述辅助冷凝器通过第二常闭电磁阀和第一干燥过滤器连接;
[0006]所述热泵循环系统包括:热泵压缩机、同轴换热器、节流毛细管、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二干燥过滤器、热泵第一截止阀和热泵第二截止阀,所述热泵压缩机与同轴换热器连接,所述同轴换热器与第二干燥过滤器连接,所述同轴换热器通过节流毛细管与蒸发冷凝换热器连接,所述蒸发冷凝换热器与第二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与热泵压缩机连接,所述同轴换热器与热泵第一截止阀和热泵第二截止阀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辅助冷凝器为翅片管风冷冷凝器。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提供冷库制冷的同时,回收系统排放的冷凝热,用以加热成60℃以上的热水,提供生产工艺所需或者生活热水所需,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
[0012]制冷循环系统100、制冷压缩机110、四通换向阀120、蒸发冷凝换热器130、喷液电子膨胀阀140、辅助冷凝器150、第一制冷单向阀161和第二制冷单向阀162。
[0013]高压储液器170、第一干燥过滤器180、双向电子膨胀阀190、制冷蒸发器1100、第一气液分离器1200、第一常闭电磁阀1301、第二常闭电磁阀1302、常开电磁阀1400、第一冷却截止阀1501、第二冷却截止阀1502和油分离器1600。
[0014]热泵循环系统200、热泵压缩机210、同轴换热器220、节流毛细管230、第二气液分离器240、第二干燥过滤器250、热泵第一截止阀261和热泵第二截止阀262。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6]实施例1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如图1所示,一种复叠式热氟融霜型冷冻和热水二联供机组,包括:制冷循环系统100和热泵循环系统200,制冷循环系统100包括:制冷压缩机110、四通换向阀120、蒸发冷凝换热器130、喷液电子膨胀阀140、辅助冷凝器150、第一制冷单向阀161、第二制冷单向阀162、高压储液器170、第一干燥过滤器180、双向电子膨胀阀190、制冷蒸发器1100、第一气液分离器1200、第一常闭电磁阀1301、第二常闭电磁阀1302、常开电磁阀1400、第一冷却截止阀1501、第二冷却截止阀1502和油分离器1600,制冷压缩机110的出口端通过油分离器1600与四通换向阀120连接,四通换向阀120通过第一气液分离器1200与制冷压缩机110的入口端连接,四通换向阀120与蒸发冷凝换热器130连接,蒸发冷凝换热器130通过常开电磁阀1400、第一制冷单向阀161与高压储液器170的入口端连接,高压储液器170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制冷单向阀162与第一干燥过滤器180连接,第一干燥过滤器180通过第一冷却截止阀1501、双向电子膨胀阀190与制冷蒸发器1100连接,制冷蒸发器1100通过第二冷却截止阀1502、四通换向阀120与第一气液分离器1200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1200与制冷压缩机110连接,辅助冷凝器150通过喷液电子膨胀阀140与制冷压缩机110连接,辅助冷凝器150通过第一制冷单向阀161与高压储液器170连接,辅助冷凝器150通过第一常闭电磁阀1301与蒸发冷凝换热器130连接,辅助冷凝器150通过第二常闭电磁阀1302和第一干燥过滤器180连接;
[0019]热泵循环系统200包括:热泵压缩机210、同轴换热器220、节流毛细管230、第二气液分离器240、第二干燥过滤器250、热泵第一截止阀261和热泵第二截止阀262,热泵压缩机210与同轴换热器220连接,同轴换热器220与第二干燥过滤器250连接,同轴换热器220通过节流毛细管230与蒸发冷凝换热器130连接,蒸发冷凝换热器130与第二气液分离器240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240与热泵压缩机210连接,同轴换热器220与热泵第一截止阀261和热泵第二截止阀262连接。
[0020]辅助冷凝器150为翅片管风冷冷凝器。
[0021]本专利技术构成制冷循环系统100的制冷压缩机110采用R448A环保制冷剂;构成热泵循环系统200的热泵压缩机210采用R1234yf环保制冷剂。其中,蒸发冷凝换热器130为制冷循环系统100和热泵循环系统200共用。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复叠式压缩方式替代传统的单级压缩方式,可以使冷库库温达到低于

25℃,并增加热泵压缩机210所在的热泵循环回路,通过制冷系统复叠,可以实现冷库低温工况

30℃蒸发温度制取高温热水大于60℃目的。在确保冷库安全运行的同时可以通过制冷剂冷凝热回收制取高温热水,节能环保,降低能耗。当冷库温度低于

20℃时,采用复叠式压缩方式可以降低各级压缩机的压缩比,低温压缩机排气温度以及压缩比都远低于压缩机允许的限制,大幅提升废热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叠式热氟融霜型冷冻和热水二联供机组,包括:制冷循环系统(100)和热泵循环系统(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系统(100)包括:制冷压缩机(110)、四通换向阀(120)、蒸发冷凝换热器(130)、喷液电子膨胀阀(140)、辅助冷凝器(150)、第一制冷单向阀(161)、第二制冷单向阀(162)、高压储液器(170)、第一干燥过滤器(180)、双向电子膨胀阀(190)、制冷蒸发器(1100)、第一气液分离器(1200)、第一常闭电磁阀(1301)、第二常闭电磁阀(1302)、常开电磁阀(1400)、第一冷却截止阀(1501)、第二冷却截止阀(1502)和油分离器(1600),所述制冷压缩机(110)的出口端通过油分离器(1600)与四通换向阀(120)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120)通过第一气液分离器(1200)与制冷压缩机(110)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120)与蒸发冷凝换热器(130)连接,所述蒸发冷凝换热器(130)通过常开电磁阀(1400)、第一制冷单向阀(161)与高压储液器(170)的入口端连接,所述高压储液器(170)的出口端通过第二制冷单向阀(162)与第一干燥过滤器(180)连接,所述第一干燥过滤器(180)通过第一冷却截止阀(1501)、双向电子膨胀阀(190)与制冷蒸发器(1100)连接,所述制冷蒸发器(1100)通过第二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帅冷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