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713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包括轴承盖主体,所述轴承盖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和轴承孔,且轴承孔与空腔相互连通,并在轴承盖主体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轴承盖主体位于底端的位置处开设有注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孔,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安装螺栓从而将轴承盖主体固定在轴承的一端,起到进一步加固的作用,避免轴承盖主体与轴承之间产生松脱现象,设置密封圈,当轴承转动时会产生噪音,传递到密封圈内侧的齿形边和通孔时,利用消音器消音的原理,对噪音实现阻挡减弱,从而起到一定的消音效果,设置的若干交替式分布的通孔因增大了密封圈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加强其散热性能。

A bearing cover for caster ro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
本技术涉及轴承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
技术介绍
在箱体的外侧,挡住轴承外圈,或者挡住轴承孔的端盖,叫轴承盖,大多数使用到轴承的机械都需要使用到轴承盖,比如连铸机的机辊也需要用到轴承盖。现在涉及到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首先,现有的轴承盖在长时间的旋转使用后,会造成松脱现象,造成一定的危险性,同时不能做到既对转轴滚动时起到降低摩擦作用也不能保证润滑剂不被甩出,最后,在轴承转动时会产生一定的温度和噪音,该问题不能做到有效的解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通过设置连接孔,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安装螺栓从而将轴承盖固定在轴承的一端,起到进一步加固的作用,避免轴承盖于轴承之间产生松脱现象,通过开设的注油孔,由轴向到径向的注入润滑油,保证轴承旋转顺畅,降低了摩擦力带来的影响,避免润滑油在轴承旋转过程中被甩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通过设置密封圈,硅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同时当轴承转动时会产生噪音,传递到密封圈内侧的齿形边和通孔时,利用消音器消音的原理,对噪音实现阻挡减弱,从而起到一定的消音效果,设置的若干交替式分布的通孔同时因增大了密封圈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加强其散热性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包括轴承盖主体,所述轴承盖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和轴承孔,且轴承孔与空腔相互连通,并在轴承盖主体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轴承盖主体位于底端的位置处开设有注油孔,所述轴承盖主体位于空腔内的部分为台阶状分布,且空腔内环到轴承孔外环的区域内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包括若干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且若干第一安装孔开设于轴承盖主体表面位于空腔外的区域内,呈环绕分布,若干所述第二安装孔开设于空腔内和轴承孔外的区域内,呈环绕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长是第二安装孔的两倍,且第二安装孔于空腔导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安装螺栓从而将轴承盖主体固定在轴承的一端,起到进一步加固的作用,避免轴承盖主体与轴承之间产生松脱现象。进一步的,所述注油孔呈L形分布,且注油孔的两端分别于外界和轴承孔导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轴向到径向的注入润滑油,保证轴承旋转顺畅,降低了摩擦力带来的影响,避免润滑油在轴承旋转过程中被甩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固定嵌入到位于空腔内的夹槽中,所述密封圈包括若干通孔和齿形边,所述通孔开设于齿形边内,且若干齿形边均匀分布在密封圈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为硅胶材质,相邻所述齿形边内的通孔呈上下交替式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为硅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同时当轴承转动时会产生噪音,传递到密封圈内侧的齿形边和通孔时,利用消音器消音的原理,对噪音实现阻挡减弱,从而起到一定的消音效果,设置的若干交替式分布的通孔同时因增大了密封圈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加强其散热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连接孔,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安装螺栓从而将轴承盖主体固定在轴承的一端,起到进一步加固的作用,避免轴承盖主体与轴承之间产生松脱现象;2、通过开设的注油孔,由轴向到径向的注入润滑油,保证轴承旋转顺畅,降低了摩擦力带来的影响,避免润滑油在轴承旋转过程中被甩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3、通过设置密封圈,当轴承转动时会产生噪音,传递到密封圈内侧的齿形边和通孔时,利用消音器消音的原理,对噪音实现阻挡减弱,从而起到一定的消音效果,设置的若干交替式分布的通孔因增大了密封圈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加强其散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的图3中局部结构A的放大图。图中:1、轴承盖主体;2、连接孔;21、第一安装孔;22、第二安装孔;3、空腔;4、注油孔;5、轴承孔;6、密封圈;61、通孔;62、齿形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考图1-4所示,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盖主体1,轴承盖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和轴承孔5,且轴承孔5与空腔3相互连通,并在轴承盖主体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连接孔2,轴承盖主体1位于底端的位置处开设有注油孔4,轴承盖主体1位于空腔3内的部分为台阶状分布,且空腔3内环到轴承孔5外环的区域内设置有密封圈6。参考图1和2所示,连接孔2包括若干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22,且若干第一安装孔21开设于轴承盖主体1表面位于空腔3外的区域内,呈环绕分布,若干第二安装孔22开设于空腔3内和轴承孔5外的区域内,呈环绕分布。参考图3所示,第一安装孔21的孔长是第二安装孔22的两倍,且第二安装孔22于空腔3导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22内安装螺栓从而将轴承盖主体1固定在轴承的一端,起到进一步加固的作用,避免轴承盖主体1与轴承之间产生松脱现象。参考图2所示,注油孔4呈L形分布,且注油孔4的两端分别于外界和轴承孔5导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轴向到径向的注入润滑油,保证轴承旋转顺畅,降低了摩擦力带来的影响,避免润滑油在轴承旋转过程中被甩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参考图3和4所示,密封圈6固定嵌入到位于空腔3内的夹槽中,密封圈6包括若干通孔61和齿形边62,通孔61开设于齿形边62内,且若干齿形边62均匀分布在密封圈6的内侧。参考图4所示,密封圈6为硅胶材质,相邻齿形边62内的通孔61呈上下交替式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6为硅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同时当轴承转动时会产生噪音,传递到密封圈6内侧的齿形边62和通孔61时,利用消音器消音的原理,对噪音实现阻挡减弱,从而起到一定的消音效果,设置的若干交替式分布的通孔61同时因增大了密封圈6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加强其散热性能。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首先,通过在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22内安装螺栓从而将轴承盖主体1固定在轴承的一端,起到进一步加固的作用,避免轴承盖主体1与轴承之间产生松脱现象,然后由轴向到径向的注入润滑油,保证轴承旋转顺畅,降低了摩擦力带来的影响,避免润滑油在轴承旋转过程中被甩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未注入润滑油之前必须清除异物和杂质,仅用压缩空气是不够的,在接受检验时使用磁铁检查,所有的轴向和径向孔的相关处必须清除毛刺,所有孔状结构的边缘均采用抛摩技术,此时密封圈6对轴承起到密闭作用,密封圈6采用硅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同时当轴承转动时会产生噪音,传递到密封圈6内侧的齿形边62和通孔61时,利用消音器消音的原理,对噪音实现阻挡减弱,从而起到一定的消音效果,设置的若干交替式分布的通孔61因增大了密封圈6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加强其散热性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盖主体(1),所述轴承盖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和轴承孔(5),且轴承孔(5)与空腔(3)相互连通,并在轴承盖主体(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连接孔(2),所述轴承盖主体(1)位于底端的位置处开设有注油孔(4),所述轴承盖主体(1)位于空腔(3)内的部分为台阶状分布,且空腔(3)内环到轴承孔(5)外环的区域内设置有密封圈(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盖主体(1),所述轴承盖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和轴承孔(5),且轴承孔(5)与空腔(3)相互连通,并在轴承盖主体(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连接孔(2),所述轴承盖主体(1)位于底端的位置处开设有注油孔(4),所述轴承盖主体(1)位于空腔(3)内的部分为台阶状分布,且空腔(3)内环到轴承孔(5)外环的区域内设置有密封圈(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机机辊用轴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2)包括若干第一安装孔(21)和第二安装孔(22),且若干第一安装孔(21)开设于轴承盖主体(1)表面位于空腔(3)外的区域内,呈环绕分布,若干所述第二安装孔(22)开设于空腔(3)内和轴承孔(5)外的区域内,呈环绕分布。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芳
申请(专利权)人:威尔机械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