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排行星轮系减速的扇中扇车间吊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8691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排行星轮系减速的扇中扇车间吊扇,包括驱动机构、减速器和风扇主体,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输入轴,所述的减速器包括上排行星轮系和下排行星轮系,所述的上排行星轮系包括上太阳轮、上行星轮、上行星架和上内齿圈,所述的下排行星轮系包括下太阳轮、下行星轮、下行星架和下内齿圈,所述的上行星架与下太阳轮连接,所述的上内齿圈和下内齿圈均固定不动,所述的风扇主体包括第一风扇主体和第二风扇主体,所述的第一风扇主体与上行星架连接,所述的第二风扇主体与下行星架连接,所述的输入轴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上太阳轮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可使第一风扇主体的转速比第二风扇主体的转速快,实现了扇中扇的目的。

A kind of ceiling fan in the workshop with two row planetary gear 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排行星轮系减速的扇中扇车间吊扇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风扇,具体涉及一种双排行星轮系减速的扇中扇车间吊扇。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电风扇的种类很多,功率小、转速快,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室、宾馆、医院以及学校等场所,不宜用于大型工业生产车间,尤其是大型机械生产车间。由于生产需要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大型机械生产车间空间大、密闭性差,不宜安装空调,普通电风扇难以适应不同环境的摆放,且风力小无法满足大空间的扇风祛暑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一些企业设计并制造了大型吊扇,用于大型工业生产车间,这些大型吊扇的设计思路还局限于一套风扇主体的模式,风叶直径一般为5~8m,甚至可达10m,额定功率大,扇风范围广,同时也解决了由于不同环境的摆放难的问题。但是,由于风叶直径大,限制了额定转速,因为u=rω,其中风叶半径r大,必须要降低角速度ω,否则风叶外边缘的线速度u过大,线速度越大,离心力越大,会导致应力越大,越不安全,所以额定转速一般限制在50~100r/min。风向圆中心相反方向聚集,离圆中心越远,线速度越大,风聚集得越多;反之,离圆中心越近,线速度越小,风聚集得越少。现有的大型吊扇都存在着离转动中心较远处可以达到所需的风力,离转动中心较近处风力很小。另外,风叶长度长,加工困难,对材料要求高,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双排行星轮系减速的扇中扇车间吊扇,打破了一台吊扇一套风扇主体的传统模式,设置有两套风扇主体,其中一套风扇主体的若干风叶呈环状分布设置在另一套风扇主体的若干风叶的外边,两套风扇主体分别由两排行星轮系控制的一级减速和二级减速而得到了两种不同的转速,形成了扇中扇。外风叶由二级减速而转速慢,内风叶由一级减速而转速快,解决了离转动中心较近处风力很小的缺点;由内叶片和外叶片组成代替了原来的一片长叶片,缩短了叶片的长度,提高了加工工艺,降低了材料要求,减少了制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驱动机构、减速器和风扇主体,所述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减速器的上方,所述的风扇主体设置在减速器的下方,所述的减速器包括上排行星轮系、下排行星轮系和外壳,所述的上排行星轮系包括上太阳轮、上行星轮、上行星架和上内齿圈,所述的上内齿圈固定不动,所述的下排行星轮系包括下太阳轮、下行星轮、下行星架和下内齿圈,所述的下内齿圈固定不动,所述的上行星架与下太阳轮同轴连接,所述的风扇主体包括第一风扇主体和第二风扇主体,所述的第一风扇主体与上行星架连接,所述的第二风扇主体与下行星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的结构,在行星轮系中,太阳轮齿数最少,行星架的当量齿数最多,而内齿圈齿数则介于中间。行星轮系的自由度为1,只需一个主动件,因为上排行星轮系中的上内齿圈固定不动,为了减速,将上太阳轮设置为主动件,上行星架设置为从动件,上行星架与第一风扇主体连接,上行星架输出的动力提供给第一风扇主体工作,得到第一种转速。又因为下排行星轮系中的下内齿圈固定不动,为了进一步减速,将下太阳轮设置为主动件,下行星架设置为从动件,上行星架与下太阳轮串联连接,下行星架与第二风扇主体连接,下行星架输出的动力提供给第二风扇主体工作,得到第二种转速。由于经第一次减速后的上行星架为下太阳轮提供动力,所以下行星架输出的第二种转速比上行星架输出的第一种转速慢,且只要选择合适的各齿轮的齿数,即可达到第一风扇主体和第二风扇主体的所需不同转速快,实现了扇中扇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行星架与上行星轮之间设置有上行星轮轴,所述的上行星轮轴穿过上行星架和上行星轮的内孔,下端轴环的轴肩与上行星架的下端面相抵触,上端的环形轴槽上设有上弹簧挡圈,所述的上行星轮轴与上行星轮的内孔之间设置有上轴套,所述的上轴套的外圆柱面紧固在上行星轮内孔中,上轴套的内孔活套在上行星轮轴外面;所述的下行星架与下行星轮之间设置有下行星轮轴,所述的下行星轮轴穿过下行星架和下行星轮的内孔,下端轴环的轴肩与下行星架的下端面相抵触,上端的环形轴槽上设有下弹簧挡圈,所述的下行星轮轴与下行星轮内孔之间设置有下轴套,所述的下轴套的外圆柱面紧固在下行星轮内孔中,下轴套的内孔活套在下行星轮轴外面。采用上述结构,加工、安装以及更换方便,且上轴套和下轴套可采用摩擦系数小、耐磨性好的材料,从而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外壳包括壳体、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的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上内齿圈和下内齿圈,所述的上端盖与壳体的上端面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下端盖与壳体的下端面通过螺钉连接。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加工、安装和调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输入轴,所述的电机通过螺钉安装在上端盖的上方,所述的输入轴的上部设置有轴向内盲孔和上轴颈,中部设置有轴头,下部设置有下轴颈,所述的轴向内盲孔的壁上设置有键槽并通过平键与电机的主轴连接,所述的上轴颈与上端盖的轴承座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的轴头穿设于上太阳轮内孔并通过平键连接,所述的下轴颈与上行星架的轴承座孔之间设置有深沟球轴承。采用上述结构,结构简单,同心度好,旋转精度高,既可承受径向力,又可承受轴向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风扇主体包括第一输出轴、小转盘和内叶片,所述的第一输出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盘,中部设置有上轴头和位于上轴头下方的轴颈,下部设置有下轴头和位于下轴头下方的外螺纹,所述的第一法兰盘与上行星架定位孔配合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上轴头穿设于下太阳轮内孔且通过平键连接,所述的轴颈与下行星架轴承座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的下轴头穿过小转盘内孔且通过平键连接,所述的外螺纹穿过第一防松垫片与第一防松螺母,且与第一防松螺母螺接,所述的轴颈与下轴头之间设置有轴身,所述的内叶片均布固装在小转盘直径方向上。采用上述结构,第一输出轴的动力既是第一风扇主体的动力,又是下排行星轮系的输入动力,两轴合一,大大简化了结构的复杂性,提高了同心度;第一法兰盘外圆与上行星架定位孔配合并通过螺钉连接,定位精度高;第二圆锥滚子轴承承受了第一风扇主体所产生的轴向力和径向力;采用第一防松垫片和第一防松螺母,保证了第一风扇主体工作的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风扇主体包括第二输出轴、大转盘和外叶片,所述的第二输出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盘,中部设置有轴颈,下端设置有轴头和位于轴头下方的外螺纹,所述的第二法兰盘与下行星架定位孔配合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轴颈与下端盖轴承座孔之间设置有第三圆锥滚子轴承,所述的轴头穿过大转盘内孔且通过平键连接,所述的外螺纹穿过第二防松垫片和第二防松螺母螺接,且与第二防松螺母螺接,所述的外叶片均布固装在大转盘直径方向上,所述的第二输出轴设有中心通孔,套装在第一输出轴的轴身外面,所述的第二输出轴和第一输出轴之间设有支承套。采用上述结构,第二法兰盘外圆与下行星架定位孔相配合,定位精度高;第三圆锥滚子轴承承受了第一风扇主体和第二风扇主体所产生总的径向力和轴向力;第二防松垫片与第二防松螺母螺接,保证了第二风扇主体的工作安全性;第二输出轴为空心轴,套装在第一输出轴外面,解决了两轴的同心问题,结构紧凑;支承套327的设置,减少两输出轴的接触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排行星轮系减速的扇中扇车间吊扇,其特征是:包括驱动机构、减速器和风扇主体,所述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减速器的上方,所述的风扇主体设置在减速器的下方,所述的减速器包括上排行星轮系、下排行星轮系和外壳,所述的上排行星轮系包括上太阳轮、上行星轮、上行星架和上内齿圈,所述的上内齿圈固定不动,所述的下排行星轮系包括下太阳轮、下行星轮、下行星架和下内齿圈,所述的下内齿圈固定不动,所述的上行星架与下太阳轮同轴连接,所述的风扇主体包括第一风扇主体和第二风扇主体,所述的第一风扇主体与上行星架连接,所述的第二风扇主体与下行星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排行星轮系减速的扇中扇车间吊扇,其特征是:包括驱动机构、减速器和风扇主体,所述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减速器的上方,所述的风扇主体设置在减速器的下方,所述的减速器包括上排行星轮系、下排行星轮系和外壳,所述的上排行星轮系包括上太阳轮、上行星轮、上行星架和上内齿圈,所述的上内齿圈固定不动,所述的下排行星轮系包括下太阳轮、下行星轮、下行星架和下内齿圈,所述的下内齿圈固定不动,所述的上行星架与下太阳轮同轴连接,所述的风扇主体包括第一风扇主体和第二风扇主体,所述的第一风扇主体与上行星架连接,所述的第二风扇主体与下行星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行星轮系减速的扇中扇车间吊扇,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行星架与上行星轮之间设置有上行星轮轴,所述的上行星轮轴穿过上行星架和上行星轮的内孔,下端轴环的轴肩与上行星架的下端面相抵触,上端的环形轴槽上设有上弹簧挡圈,所述的上行星轮轴与上行星轮的内孔之间设置有上轴套,所述的上轴套的外圆柱面紧固在上行星轮内孔中,上轴套的内孔活套在上行星轮轴外面;所述的下行星架与下行星轮之间设置有下行星轮轴,所述的下行星轮轴穿过下行星架和下行星轮的内孔,下端轴环的轴肩与下行星架的下端面相抵触,上端的环形轴槽上设有下弹簧挡圈,所述的下行星轮轴与下行星轮内孔之间设置有下轴套,所述的下轴套的外圆柱面紧固在下行星轮内孔中,下轴套的内孔活套在下行星轮轴外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排行星轮系减速的扇中扇车间吊扇,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包括壳体、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的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上内齿圈和下内齿圈,所述的上端盖与壳体的上端面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的下端盖与壳体的下端面通过螺钉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双排行星轮系减速的扇中扇车间吊扇,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输入轴,所述的电机通过螺钉安装在上端盖的上方,所述的输入轴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陈崇炯陈煦煦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