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分粒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47684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06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分粒机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固定连接等距分布的支撑杆,所述筒体内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内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隔板上端筒体内固定连接有喷雾嘴,所述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筒体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筒体前端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视窗和对称设置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和另一滑动槽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筛箱,所述筒体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前端转动连接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凸块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该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分粒机构,保证从出料口出来的每个颗粒的独立性,并且不容易破坏颗粒的原本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分粒机构
本技术涉及分粒设备
,具体为一种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分粒机构。
技术介绍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氨基酸通过在人体内代谢后可以合成组织蛋白质、变成酸、激素、抗体、肌酸等含氨物质、转变为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和产生能量。随着氨基酸在食物营养中的作用逐渐被发现,各种含有氨基酸成分的药品或保健品的不断增加,但是氨基酸在人体内并不能直接被利用,因此需要加工成小分子后使用,市面上常见的氨基酸一般通过制粒机做成颗粒状,但是现有的制粒机在将氨基酸制成颗粒时一般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加入蒸汽,存在颗粒容易粘合在一起,手工分离容易损坏完整的颗粒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分粒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颗粒容易粘合在一起,手工分离容易损坏完整的颗粒结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分粒机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固定连接等距分布的支撑杆,所述筒体内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内固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隔板上端筒体内固定连接有喷雾嘴,所述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筒体内上端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分粒机构,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等距分布的支撑杆(2),所述筒体(1)内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3),所述隔板(3)内固定连接有电磁阀(4),所述隔板(3)上端筒体(1)内固定连接有喷雾嘴(5),所述筒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6),所述筒体(1)内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上端往筒体(1)外延伸,且转动轴(7)上端依次转动连接有联轴器(8)和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筒体(1),所述转动轴(7)在筒体(1)内的部分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切割刀(10)和搅拌杆(11),所述筒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酸用自动化制粒机的分粒机构,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等距分布的支撑杆(2),所述筒体(1)内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3),所述隔板(3)内固定连接有电磁阀(4),所述隔板(3)上端筒体(1)内固定连接有喷雾嘴(5),所述筒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6),所述筒体(1)内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上端往筒体(1)外延伸,且转动轴(7)上端依次转动连接有联轴器(8)和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筒体(1),所述转动轴(7)在筒体(1)内的部分从上往下依次固定连接有切割刀(10)和搅拌杆(11),所述筒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口(12),所述筒体(1)前端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视窗(13)和对称设置的滑动槽(14),所述滑动槽(14)和另一滑动槽(14)间设置有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筛箱(16),所述筒体(1)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8),所述第二电机(18)前端转动连接有偏心轮(19),所述偏心轮(19)凸块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0),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忠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中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