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废气治理技术领域的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设备。该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之间留有第一间距,箱体设有温度传感器以及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间距内的第二冷却组件,还包括水箱和鼓风机;第二冷却组件包括外管道,外管道的内部套接固定内管道,外管道的一端设有与鼓风机接通的冷风进口;内管道的一端与箱体内壁固接,另一端设有与水箱接通的冷却水进口,内管道设有多个内出水口,外管道设有多个外出水口,外出水口与内出水口之间连接有连接管件,外管道的外周能够转动地安装有格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对箱体进行快速降温,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设备
本技术涉及废气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设备。
技术介绍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早期由木材、硬果壳或兽骨等经炭化、活化制得,后改用煤通过粉碎、成型或用均匀的煤粒经炭化、活化生产。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活性炭在结构上由于微晶碳是不规则排列,在交叉连接之间有细孔,在活化时会产生碳组织缺陷,因此它是一种多孔碳,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普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500~1700m2/g间。活性炭的吸附特性不但取决于其孔隙结构,而且取决于其表面化学性质:表面的化学官能团、表面杂原子和化合物。不同的官能团、杂原子和化合物对不同的吸附物质有明显的吸附差别。活性炭在吸附一定量的VOCs后发生饱和,饱和后无法继续使用。目前,一般是将有机废气输入活性炭吸附室,利用活性炭的吸附特性将有机废气吸附至活性炭内,从而避免有机废气被排入大气污染环境,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当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饱和后需要给活性炭危废进行处理,并且处理后的活性炭危废仍然会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在工厂化生产中活性炭的使用量大,使用成本高。因此,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技术,授权公告号CN207401320U,授权公告日20180525,名称为一种活性炭脱附设备,该设备在活性炭再生室内对吸附有机废气饱和后的活性炭加热至250℃-280℃进行脱附处理,同时脱附处理过程中被脱附出的有机废气被有机废气输送管输送至有机废气燃烧室进行无害化燃烧处理,有机废气在有机废气燃烧室进行燃烧分解后的产物水和二氧化碳再通过高空排放管排放至高空,整个过程环保无害,可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在活性炭再生室设有与外界水源连接并带有应急水泵的应急水管,同时还管道连接有补冷风机。但是,依旧存在如下问题,当脱附处理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此时,需要快速降温,如果设备过大,即使通过浇水进行快速降温,但是,由于浇水的范围比较有限,冷却水无法对活性炭进行充分接触,导致降温速度较慢,温度不断上升,当活性炭达到燃点,容易引起火灾,非常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降温的活性炭吸附脱附设备。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活性炭吸附脱附设备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底部设有脱附进口和废气出口,箱体顶部设置脱附出口和废气进口,箱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之间留有第一间距,所述箱体设有用于检测箱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降温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位于上活性炭层上方设置的第一冷却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间距内的第二冷却组件,还包括水箱和鼓风机;所述第一冷却件为与水箱接通的第一喷淋头,所述第二冷却组件包括横向设置在箱体内的外管道,所述外管道的内部套接固定有内管道,所述外管道的端部与内管道的端部外壁密封固定,外管道的一端设有与鼓风机接通的冷风进口,所述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形成与冷风进口接通的外通道,所述外管道的外壁沿轴长设有多组出风部,每组出风部包括沿外管道周向分布的多个弧形的导风管,多个导风管的弯曲方向为逆时针,每个导风管设有与外通道接通的冷风出口;所述内管道的一端与箱体内壁固接,另一端设有与水箱接通的冷却水进口,所述内管道周身沿轴向设有多个内出水口,所述外管道周身沿轴向设有多个外出水口,所述外出水口与内出水口之间连接有连接管件,所述外出水口的位置设有外喷淋头,外喷淋头通过连接管件与内出水口连通,所述外管道位于导风管和外喷淋头的的外周能够转动地安装有用于打散冷却水的格栅。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件一端与外出水口之间设有外密封环,所述内管道外壁位于内出水口的外周设有便于连接管件另一端插装的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与连接管件接触的内密封环。通过外密封环和内密封环的设置,使得连接管件密封连接在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使得冷却水不会进入外通道内。优选的,所述外管道与内管道之间设有用于过滤空气中灰尘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靠近冷风进口设置。通过过滤网的设置,将空气的灰尘滤除。优选的,所述箱体上端正对废气进口的下方设有均风板,均风板均布若干便于废气流通的均风孔。通过均风板的设置,在均风孔的作用下,保证废气均匀进入箱体。优选的,所述第一喷淋头通过第一水管与水箱连接,第一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优选的,所述冷却水进口通过第二水管与水箱连接,第二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间隔布置的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在上活性炭层的上方设置第一冷却件,在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之间设有第二冷却组件,在箱体的多个区域内进行冷却,通过第一冷却件和第二冷却组件的结合,对箱体内进行全面降温,提高降温速度;2、本技术通过第一冷却件的设置,第一冷却件为与水箱接通的第一喷淋头,通过第一喷淋头对上活性炭层进行浇水,同时对箱体的上部进行快速冷却;3、本技术在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之间设置第二冷却组件,对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同时降温,并对箱体下部进行快速降温,其中,第二冷却组件的外管道与鼓风机连接,将外界的冷空气鼓入箱体内,并且,外管道设有多个弧形的导风管,多个导风管的弯曲方向为逆时针,使得从导风管吹出的风逆时针环绕,从而吹动外周的格栅转动,与此同时,内管道与水箱接通,水箱中的冷却水依次经内管道、连接管件,然后从外喷淋头喷出,此时,通过转动的格栅,对外喷淋头喷出的水进行打散甩出,使得喷出的水滴变小,更加均匀,并且,打散后的小水滴分布的范围更广,对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进行充分接触,在冷风和冷却水的同时作用下,实现快速降温,从而提高降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风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其中,1脱附出口,2废气进口,3均风板,4均风孔,5第一喷淋头,6箱体,7第一水管,8上活性炭层,9格栅,10第一间距,11外管道,12外通道,13内管道,14内出水口,15外出水口,16连接管件,17外喷淋头,18脱附进口,19废气出口,20温度传感器,21第一水泵,22水箱,23第二水泵,24第二水管,25鼓风机,26冷却水进口,27冷风进口,28过滤网,29内密封环,30外密封环,31下活性炭层,32冷风出口,33导风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设备,包括箱体6,箱体6底部设有脱附进口18和废气出口19,箱体6顶部设置脱附出口1和废气进口2,箱体6上端正对废气进口2的下方设有均风板3,均风板3均布若干便于废气流通的均风孔4,箱体6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活性炭层8和下活性炭层31,上活性炭层8和下活性炭层31之间留有第一间距10,箱体6设有用于检测箱体6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0以及用于降温的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位于上活性炭层8上方设置的第一冷却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间距10内的第二冷却组件,还包括水箱22和鼓风机25;第一冷却件为与水箱22接通的第一喷淋头5,第一喷淋头5通过第一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底部设有脱附进口和废气出口,箱体顶部设置脱附出口和废气进口,箱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之间留有第一间距,所述箱体设有用于检测箱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降温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位于上活性炭层上方设置的第一冷却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间距内的第二冷却组件,还包括水箱和鼓风机;所述第一冷却件为与水箱接通的第一喷淋头,所述第二冷却组件包括横向设置在箱体内的外管道,所述外管道的内部套接固定有内管道,所述外管道的端部与内管道的端部外壁密封固定,外管道的一端设有与鼓风机接通的冷风进口,所述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形成与冷风进口接通的外通道,所述外管道的外壁沿轴长设有多组出风部,每组出风部包括沿外管道周向分布的多个弧形的导风管,多个导风管的弯曲方向为逆时针,每个导风管设有与外通道接通的冷风出口;所述内管道的一端与箱体内壁固接,另一端设有与水箱接通的冷却水进口,所述内管道周身沿轴向设有多个内出水口,所述外管道周身沿轴向设有多个外出水口,所述外出水口与内出水口之间连接有连接管件,所述外出水口的位置设有外喷淋头,外喷淋头通过连接管件与内出水口连通,所述外管道位于导风管和外喷淋头的外周能够转动地安装有用于打散冷却水的格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吸附脱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底部设有脱附进口和废气出口,箱体顶部设置脱附出口和废气进口,箱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上活性炭层和下活性炭层之间留有第一间距,所述箱体设有用于检测箱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降温的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位于上活性炭层上方设置的第一冷却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间距内的第二冷却组件,还包括水箱和鼓风机;所述第一冷却件为与水箱接通的第一喷淋头,所述第二冷却组件包括横向设置在箱体内的外管道,所述外管道的内部套接固定有内管道,所述外管道的端部与内管道的端部外壁密封固定,外管道的一端设有与鼓风机接通的冷风进口,所述外管道和内管道之间形成与冷风进口接通的外通道,所述外管道的外壁沿轴长设有多组出风部,每组出风部包括沿外管道周向分布的多个弧形的导风管,多个导风管的弯曲方向为逆时针,每个导风管设有与外通道接通的冷风出口;所述内管道的一端与箱体内壁固接,另一端设有与水箱接通的冷却水进口,所述内管道周身沿轴向设有多个内出水口,所述外管道周身沿轴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宇,陈平,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中润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